知道了原因,事情就好解决了。
珍珍立刻化身知心大姐,讲了整整一天淑女在乎举止优雅而不是食量大小、靠食量判断别人的人很浅薄、吃自己的饭让别人说去吧才是个性无限云云。
最后,珍珍抛出杀手锏:她们吃得少很好吗?脸色不好看,皮肤也不好,以后还会是‘飞机场’,难道你想和她们一样?这句话击中了爱美小姑娘的心窝:我才不要做‘飞机场’,我要36D!问题就这么解决了,只是珍珍向我转述的时候,我忍不住笑得前仰后合。
现在的小姑娘真有意思!聪明妈妈智慧书我们都觉得生活和工作是两个范畴,不应该搅合在一起,把私事闹到工作环境里是非常失礼的行为。
那么对孩子来说,学校和家也应该是相对独立的两个世界。
有的父母为了了解孩子,事无巨细都要和老师联系询问,还时不时跑到学校亲身调查,这种行为过分频繁则会带来三大不良后果:1. 增加孩子的依赖性。
父母的不时出现会使他们不习惯自己思考和处理问题,而依赖于父母的决定。
2. 使孩子难以融入集体。
孩子普遍不喜欢和不熟悉的家长打交道,父母频繁出现会使其他孩子下意识地远离这个孩子,而和父母相处也会使孩子和伙伴相处的时间减少。
3. 引起孩子的情绪对立。
如果孩子独立性较强,父母过多插手干预会引起他的反感,而父母却会认为孩子不理解自己的关心,造成双方不愉快,甚至会使孩子更加叛逆。
不是疾病,非关食量为什么孩子明明能吃、爱吃,却不肯多吃呢?有时候问题出在心理而不是生理上。
常见原因一:怕别人说他吃得多。
吃得多这个形容总和猪这种动物联系在一起,如果孩子比较敏感、害羞,又遇上爱嘲笑别人的伙伴,那么很可能会为了逃避羞辱而克制自己少吃。
常见原因二:吃饭速度太慢。
有的孩子吃饭很慢,但在集体活动时怕伙伴离开自己,甚至因为老师的呵斥留下心理阴影,所以宁可吃不饱也要和大家一起结束用餐。
常见原因三:怕自己吃得太多。
现在流行以瘦为美,减肥风也吹到了未成年人身上。
一些小孩害怕自己长胖,也会有意少吃。
常见原因四:零食太诱人。
如果家里有太多美味的零食,那么孩子可能会刻意留出肚子而不在正餐时吃饱。
常见原因五:急于逃离餐桌的氛围。
如果父母老是在吃饭时教育孩子,那么孩子就会习惯于以结束进餐的方式来停止这个不愉快的话题。
7别饿着了喜羊羊主角:儿子 年龄:10岁国产动画终于争了口气,拍出了部老少咸宜的《喜羊羊与灰太狼》。
儿子对这片子爱得不行,买了不少相关的商品,笔袋是喜羊羊图案的,衣服是喜羊羊图案的,包书皮是喜羊羊图案的,书包是喜羊羊图案的……就这还不满足,成天缠着我要一只真正的喜羊羊。
我到哪儿去给他弄一只喜羊羊呢?就算我真去乡下买回一只羊,我家也没地方养。
不过细细思量了下,儿子未必就是非羊不可,心底只怕是希望家里多一只可爱的宠物。
养宠物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
刚好朋友家的猫咪生了小猫正到处送人,我马上去要了两只,一只是雪白的,一只是虎纹花猫。
儿子果然非常高兴,并不因为是小猫不是羊而失望。
这位《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粉丝坚持把白色的小猫取名喜羊羊,虎纹花猫只能屈尊做了灰太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