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听了更觉得自己说在了点子上:压力,一定要有压力,有压力才有紧迫感。
当晚回到家,小玲妈妈看着小玲慢吞吞地吃着饭,几乎是一粒米一粒米地磨牙,终于下定决心要给女儿一点儿压力了。
第二天,新政策出台:吃饭时间规定在一小时内,时间一到不管有没有吃完都收碗筷。
假如当天吃饭时间结束时小玲没有吃完,晚上的零食和水果都会被取消。
如果一周超过3次没有按时吃完饭,周末外出娱乐活动也会被取消。
任何激励要有效,最好是正反两面的措施都有。
小玲妈妈的大棒子出了,自然还有配套的胡萝卜。
假如当天按时吃完了饭,晚上就可以推迟半个小时睡觉,看下载的动画片。
如果连续一周按时吃晚饭,周末就可以自由提出去哪儿玩,公园、水上世界、游乐场或者吃大餐都行,父母必须无条件服从。
小玲妈妈还特别申明,每顿吃多少由父母规定,避免小玲饿着肚子提前结束用餐作弊。
这样的惩罚和奖励对一个孩子来说效果是无穷的,小玲吃饭的速度明显加快了起来。
就算偶尔走神慢了下来,只要小玲妈妈一提醒就会立刻加快,不会出现以前那种不耐烦的抵触情绪。
事情总算在压力的推动下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聪明妈妈智慧书不少父母害怕孩子缺乏营养,便不对孩子的饮食做出限制,让他沉溺在食物的海洋中。
这样做并不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一方面孩子食不定时,消化器官没有养成有规律的工作和休整的生物钟,对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达不到良好效果,甚至容易因为饥一顿饱一顿影响食欲,诱发胃病。
另一方面,孩子由于时时都可以吃,对于吃饭的时间重视不够,食不专心,消化器官不能满状态工作,也会造成消化不良甚至疾病。
而注意力分散也会造成进食慢、吃下冷却的食物造成腹泻等后果。
因此,要给孩子一定的压力,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进食,以便调整好器官作息时间,培养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你给孩子的压力合适吗?下列描述中,符合你家情况的得2分,不符合的得0分,不确定的得1分。
1. 你经常反复叨念孩子的某个毛病而没有告诉他如何改掉这个毛病的办法。
2. 你经常拿其他孩子的长处和自己孩子的短处比较。
3. 你对孩子抱有相当高甚至不切实际的希望并时时说出来,比如你以后要当个科学家,等等。
4. 你总是突然对孩子提出一个对他来说很高的要求。
5. 你给孩子的奖励、表扬和鼓励远远少于你对他的批评和惩罚。
6. 你对孩子的要求非常具体和繁苛。
7. 你经常把对孩子的失望表现出来。
8. 你是个很情绪化的人。
9. 你很少和孩子探讨他对你的要求和看法。
10. 你觉得世界上一定有个办法能立竿见影地解决孩子的问题。
得分在0~6分。
你有一定的教育技巧,明白循序渐进的道理,大部分的时候能对孩子做出恰如其分的要求,让他在不断达成目的中获得成就感和自我肯定,从而将压力转化为继续前进的动力。
得分在7~14分。
你知道一些教育的技巧,但仅限于理论,当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时,你会依靠情感而不是理智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你对孩子的要求虽然不过分,但起伏较大的情绪和缺乏恒定的态度则会让孩子产生迷惑,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做。
注意约束你的言行,你给孩子的压力才会变成能促进他良性发展的健康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