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互沟通。
聆听孩子的心声不光是为人父母者了解子女的机会,还是促进孩子自我表达、调整情绪、理清思绪以及自我认知的机会。
2. 肌肤之亲。
中国父母通常比较含蓄,不习惯将感情外露。
但是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肌肤之亲让他们直接感受到对方的关爱,从而带给他们安全感,使之获得一个良好的心理成长氛围。
3. 互动游戏。
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孩子不但有见识上的增长,更能提高集体相处的能力,在竞争中增长积极向上的良性思维,从取胜中产生自我效能感,让自尊心、自信心得到发展。
4. 教育辅导。
在交流沟通中纠正孩子的思想,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处理事情,孩子会逐渐累积这方面的经验,成为同龄人中更懂事的一员。
5. 阅读书籍。
对孩子来说,与父母的共同阅读是他们获取知识、发展创造力、想象力和培养亲情的重要手段。
在孩子大量识字能独立阅读前,如果父母能坚持每天和孩子一起阅读书籍一小时以上,孩子的读写能力和对文字的感受能力将大大强于同龄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也会成为他一生的良助。
亲子时间一览表4繁琐有繁琐的好处主角:小龙 年龄:10岁小龙出院了,这段时间可憋坏了这个喜欢运动的男孩,据说走出医院那会儿他高兴得跳起来,喊着要好好大吃一顿,把医生要少吃多餐、细嚼慢咽的叮嘱抛在脑后。
他来我家玩,我问他:胃还痛吗?还听着音乐吃饭吗?没有了,好麻烦的。
小龙记得听音乐按节拍吃饭是我的主意,非常不好意思地回答。
其实我也理解,毕竟数着数吃饭这种事情听着都不太正常,要求一个还没定性,甚至有点儿毛里毛躁的男孩子每顿饭这么做,实在有点儿强人所难了。
如果能在正常状态下把吃饭时间延长,而让小龙的注意力不再集中在有意充分咀嚼上,他心里的抗拒会减少很多吧?可是要怎样才能吃饭时让一切如常进行,时间却被拉长了呢?一连几天我都在想这个问题,连被珍珍拉出去喝茶都在开小差。
这家茶楼是新开的,环境和价位都是一流。
据说老板是个有点儿文化的富二代,一意追求茶道中的至善至美,因此这家茶楼一切都以顶尖的要求为标准。
珍珍有段时间刻苦研究过一番茶道,听说这里后就拉我来试试。
到了目的地,服务员先让我们在座位上坐了一小会儿,音乐隔着竹帘缓缓传来,说是让我们先静静心。
接着一个神情温婉的姑娘端着茶具过来,跪坐下,将茶壶、香炉、酒精灯和几个杯子一一放好。
然后不慌不忙地点起檀香,煮起泉水,用柔美的声音向我们介绍这些器具的名称和作用。
水沸腾了,冲了茶叶就能喝上好茶了?非也非也。
在此之前还要观赏茶叶、用沸水冲洗茶壶茶杯、清洗茶叶,最后才能把水倒入茶杯之中。
而这茶不是给你喝的,是给你闻的。
闻过之后,才能把茶水倒入品茗杯中。
然后一饮而尽?不,还有许多讲究。
再次闻香,欣赏颜色,喝也不能大口喝而要一小口一小口地抿,感受茶香在口腔里弥漫开来。
整个过程繁琐无比,那位姑娘的姿势优美舒展,和着音乐纯熟的手势仿佛舞蹈,每一个程序又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一切仿佛有魔力般让我和珍珍深深沉浸其中,一丝不苟地按照她的吩咐去做。
座位上青烟袅袅,丝竹声声,茶香盈盈,直让人生出不知今夕是何夕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