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耽误就是半个多小时,我们都已经吃饱下桌,儿子才结束了短信马拉松回到桌上,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糍粑。
啊呀,糍粑又变难吃了。
儿子一咬就觉得不对。
谁叫你玩那么久。
老公幸灾乐祸地说。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这句话倒触发了我的灵感:如果食物的味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吃得快就能吃到美味,吃得慢就只能吃到滋味平平的东西,孩子多数是馋嘴小猫,说不定就会因此提高吃饭的速度呢。
为了验证我的想法,我给小玲妈妈去了电话,她很兴奋地说试试。
几天后,小玲妈妈给我反馈:她做了一些热时好吃冷了滋味一般的菜,一句话没说,小玲吃饭的速度就主动加快了。
看来孩子们都很聪明:美食会衰变,那么一定要趁着美味没有消失之前吃掉它。
聪明妈妈智慧书食物的味道并不是恒定的,而是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根据食物味道和温度的关系,科学家将食物分成喜冷食品、喜凉食品和喜热食品。
喜冷食品指在0℃~6℃之间食用味道最佳的食品,例如冰激凌、汽水和冰咖啡;喜凉食品则在10℃左右食用味道最佳,比如果汁、西瓜和凉开水;喜热食品在60℃~65℃,例如热咖啡、热牛奶和热茶。
温度和味道的关系还可以用于烹饪,计算什么时候吃最适合家人的口味。
一般情况下,甜味的食物以37℃为中心呈正态分布,酸味的食物在10℃~40℃之间基本能保持味道的恒定,而温度越高,咸味和苦味则越明显。
冷了就不好吃的食物大全1. 冷了会变硬变干难以下咽:青团、面包、烧饼、大部分面食。
2. 冷了油脂会凝结感觉太腻:生煎包、葱油饼、小笼汤包、南瓜饼、糍粑。
3. 冷了缺少热辣香味:汆水腰片、炒粉、烧烤类食物。
4. 冷了腥味较浓:羊排、鱼汤、螃蟹、海鲜类食物。
7是胃的问题,还是脑的问题 ?主角:珍珍的女儿 年龄:12岁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
孩子长身体吃长饭的时候,饭量有时会相当惊人。
不少父母很乐于看见这种情况,但一个不注意,孩子就可能往小胖墩的方向发展。
珍珍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女儿放假在家,大赞家里伙食远胜学校,最近吃饭时又多又快,才一两个礼拜就长胖了一大圈。
我本想取笑她不是担忧女儿吃得少就是担忧吃得多,但是想想,她的担忧不无道理。
孩子虎头虎脑、白白胖胖的确惹人喜爱,也显得健康,所以父母往往更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偏胖而不是偏瘦,对孩子超重发胖的现象不够重视,或者干脆放任其更健康。
但是当体重超过正常体重10%以上的时候,问题就会显现。
体内脂肪过多可能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许多吃得多的孩子在年幼时身高体重的确超出同龄人不少,但是因为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发育会逐渐放缓,很早就出现长高缓慢甚至停止的情况,最终由同龄人中的高大者变为矮胖者。
而体重过高对孩子的身体均匀生长也大大不利。
孩子骨骼较软,整个身体结构并未定型,身体负担过重会导致脂肪、肌肉、骨骼等身体比例分配不合理,尤其是生长中的骨骼,如下肢,会因为负担太大而逐渐扭曲,形成O型腿或者X型腿。
除了生理方面的影响,孩子过胖往往会受同龄人排斥和讥笑,造成自卑、孤僻等等问题。
加上社会对女性形体的要求比男性苛刻,珍珍的女儿又即将迈入青春期,本身就面临青春期发胖的问题,难怪珍珍对女儿发胖的苗头如临大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