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营养师 > 第一章 挑嘴宝贝的创意“饲养法”(6)

第一章 挑嘴宝贝的创意“饲养法”(6)

2025-03-30 16:03:43

珍珍的女儿算是个特例,其实很多女性对肉类的热爱远不如男性。

虽然成年后三姑六婆聚在一起时,多半要讨论怎么消除这身赘肉,但是对于小女孩来说,减肥还是个比较遥远的话题,反倒是不肯吃肉比较让父母伤脑筋。

儿子小学一年级时的同桌小玲就是这样,明明瘦成一根豆芽菜了还是不肯吃肉,让她的父母十分担心。

在家长会上和小玲的父母聊过之后,我发现了他们的问题所在。

因为小玲不爱吃肉,所以小玲的父母总是苦口婆心地劝啊劝啊,语重心长地说啊说啊,还单独盛出一小碗肉放在小玲面前,看着她一点点吃下去。

这也许是很多父母对待孩子挑食的办法,但绝对不是一个好办法。

这种做法的害处在于使荤菜的地位变得突出,让孩子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一碗肉上,心中对肉的抗拒也随着荤菜地位的提升而提升。

父母如临大敌地对待,也会使孩子认为这是一件大事,不自觉地加重对吃肉的注意,很难在进食过程中得到愉悦的体验,反而会下意识地去寻觅讨厌的味道,加深对该食物的厌恶感。

另外,父母在旁边一直叨念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轻则厌烦,重则对立,这些负面情绪也会和吃肉联系起来,导致孩子潜意识中对吃肉这件事更加抗拒。

所以,这种行为加强了孩子对所抗拒食物的心理暗示,往往使他的厌恶愈演愈烈。

后来又在学校遇上小玲的妈妈,大家比较熟悉之后我给她出了一个主意:用有趣的进食过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她把重点放到有趣的事物上,而忽略对要吃不喜欢食物这个事实的关注,淡化暗示,减轻心中的反感。

小玲妈妈当晚回去就和小玲做了个动物吃什么的游戏。

小玲妈妈问:小白兔,小白兔,小白兔吃什么?小玲连忙在桌上找到青菜夹了一筷子:小白兔吃青菜。

小玲妈妈又问:黄鼠狼,黄鼠狼,黄鼠狼偷什么?小玲又夹了一块红烧鸡翅:黄鼠狼偷鸡吃。

小玲妈妈问了个刁钻的:大熊猫,大熊猫,大熊猫吃什么?小玲在桌上看了一圈,没有竹子,不知所措地望着妈妈。

小玲妈妈笑一笑,指着笋尖炒肉片说:这个也算是竹子,就这个。

于是小玲又吃了一口笋尖。

就这么一问一答,小玲吃下了比例不错的荤素菜肴,因为注意力集中在回答问题和在餐桌上寻找相应的食物,所以并没有太在意自己到底吃了多少爱吃的蔬菜和多少不爱吃的荤菜。

动物吃什么的游戏不能天天玩,会腻,于是小玲妈妈又开发出了很多和食物有关的问答游戏。

比如谜底是桌上一种食物的猜谜啊,和食物有关的历史掌故趣闻啊,浅显好记的关于食物的诗句啊,动漫人物的饮食偏好啊……小玲乐此不疲,一心以打败想难倒自己的妈妈为重点,对于具体吃了些什么,早不在乎了。

聪明妈妈智慧书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

孩子对世界的认知不够完全,很容易受周边人的影响。

尤其是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更是巨大,很多不经意的言行都会影响孩子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谨慎,不要一时疏忽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

三招让进食更有趣让菜肴原料成为趣味点。

像小玲妈妈这样以菜肴原料作为问题答案的办法,能使孩子把注意力转移到寻找答案上,制造出竞争氛围,从而忽略了对自己不喜欢食物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