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工厂的冠冕1. 欧美企业的保姆有人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城里的一户有钱人,雇佣了一个进城务工的打工妹做保姆。
保姆不但每天要为雇主做各种家务:做饭、洗衣、缝补等等,还要精心照顾雇主的孩子。
打工妹为此可以得到10美元的工资,她感到十分满足。
但打工妹却不清楚:雇主由于雇佣了她,就从那些辛苦而又不得不做的家务活中解脱出来,到外面去从事一些轻松体面、收入却10倍于保姆角色的工作。
城里的其他有钱人家也纷纷效仿,雇佣一些打工者为自己做家务,他们自己则解脱出来,去从事收入更高、干起来也更轻松的工作,财大气粗的大户人家甚至会同时雇佣很多个保姆,而那些打工者,也以能成为这些人家的保姆为荣。
这个看起来简单的故事,其实是一则寓言:那个有钱的雇主,影射美国著名企业耐克,而那个打工妹,则是一家为耐克公司代工的中国工厂。
打工妹所精心照料的孩子,意指一个众所周知的金娃娃——耐克运动品牌。
而其他的所谓有钱 大户,是包括宝洁、可口可乐、摩托罗拉、惠普等在内的众多著名的跨国企业,它们所雇佣的打工者,与耐克的保姆一样都是成千上万的中国代工工厂。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耐克公司每卖出一双耐克鞋,价格都在100美元以上,而它为此支付给中国代工企业的报酬却只有10美元。
作为世人眼中的世界工厂,中国成千上万的企业实际上不过是在为欧美企业做着保姆式的服务工作,既无技术含量,收益也极其微薄。
故事尽管很简单,却很有趣,因为它里面隐含着一个深刻的经济学理论,就是国际分工理论中著名的比较优势理论。
它解释了像耐克一样的跨国企业,之所以要来中国寻找代工企业进行产品生产的原因。
那个雇主为什么要雇佣打工妹做保姆?——是她的家务活做得比打工妹差?还是她对自己的孩子照料的不如打工妹细心?显然都不是。
雇主可能无论在照看孩子方面,还是在做饭缝补方面,都不比进城务工的打工妹做得差,甚至干得会比保姆更上心。
但她还是会让保姆代替自己去做这些家务,因为这样对雇主来说更有利。
雇主如果自己去从事这些家务,显然就不得不占用她很大的时间、精力,这就耽误了她去做其他工作的机会,而如果雇主在外面工作的收入很高,她的潜在损失就会很大。
此时如果雇佣一个保姆,她就能腾出这些时间去外面工作,只要工作所得的收入高于支付给保姆的工钱,对雇主来说就是划算的。
这就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内涵:保姆与雇主相比,尽管在做家务活或照看孩子方面的能力并不占优势,但只要保姆在成本上具有比较优势,雇主依然会把这些工作交由保姆去做。
正是因为这个道理,进城务工的打工妹才会有被雇佣的机会。
比较优势理论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它后来成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2. 沉重的冠冕明白了比较优势理论,再来看欧美企业到中国寻找代工工厂的原因,就显得十分清晰了:耐克鞋如果放在美国本土进行生产加工,或许它的生产效率和鞋的质量等方面会比中国代工企业做得更好,但由于中国企业在鞋的加工制造方面比美国企业具有成本上的比较优势,因而耐克最终还是会选择把生产加工环节放在中国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