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减轻负担,欧美国家的企业开始了大幅度裁员:仅在2009年1月16日这一天,全球就有20多家著名企业同时发布裁员令,其中GE宣布裁员万人,美国第二大汽车出租商赫茨公司裁员4000人,美国超威半导体公司裁员1100人,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和南非德比尔斯钻石公司也宣布大面积裁员。
从华尔街刮起的这场金融风暴,已给欧美实体企业带来一场百年不遇的灾难,危机让众多的实体企业的资金链条发生断裂,消费市场出现了萎缩。
金融系统的力量是强大的,这不仅表现在对市场发展的正向推动作用方面,也表现在当它自身出现问题时对整体经济的破坏作用方面——当血泵出现了故障,连接在金融血管上的所有经济体即刻处于失血、休克状态。
危机导致企业信用冻结,银行停止向贷款,企业周转运行的必要血液瞬时凝结,于是大批企业纷纷陷入泥潭中动弹不得,通用、福特、克莱斯勒这样的大家伙即是如此,而以短期借贷为主的中小企业的境况就可想而知,它们直接面临着倒闭的风险。
与此同时,危机让普通的美国民众也从美国梦中清醒过来,他们节省开支,减少消费,勒紧腰带攒钱。
而消费的减少更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回流,从而加重了企业的困境。
以往的美国人民一向是乐观主义者,他们很少存钱,喜欢用贷款去透支未来,因为他们普遍相信明天会比今天生活得更好——既然施瓦辛格这样的影星能做加州的州长,奥巴马这样的非洲移民后裔能当上美国总统,那自己的明天还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呢?于是在政府的宽松货币政策支持下,大家都在拼命消费,次贷之所以盛行,其社会根源也在这里,否则放在中国或是日本,人们只喜欢攒钱,危机就不会发生了。
但现在,危机一下把所有的美国民众都打懵了,无数通过次贷住进宽敞房屋的人,一夜之间就被驱赶出来,流离失所。
那些没有存款的人,未来一片渺茫。
于是,人们便开始节俭消费。
而消费的减少使得企业产品变得剩余,企业不得不减少开工、裁减人员、降低成本,这又影响到产业链条上的上游企业,使得经济复苏变得更加遥遥无期,市场回暖的历程将更加漫长,整个的美国经济便步入了一个下降通道。
众多的欧美企业在泥潭中挣扎,等待着拯救者的降临,而美国政府却力不从心——仅仅为了拯救两房、AIG等华尔街的几个金融寡头,美国政府就投入了几千亿美元的资金,而窟窿却越补越大,更多的金融企业难以自保,美国政府倾力出台的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已是杯水车薪。
因而对于众多处于困境中的实体企业而言,美国政府已无力救赎,只能任其自生自灭。
这就为那些希望出海并购的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极其难得的并购机遇。
2. 霸主轮流坐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是运动和变化着的。
这个观点用在历史发展观上也是如此:没有一个国家生来就是强国,也没有一个国家会永远强大下去,一切都在发展变化,相互转化。
这既适用于历史,也适用于现在和未来。
分析一下近代史就可以知道,在美国取得世界霸主地位之前,已有许多国家先后荣膺了这一称号,包括西班牙、荷兰、英国等。
这些国家之所以能在历史上的某一个时代崛起,占据世界市场的领导权地位,既有它自身发展的内因,也有大环境因素的扶持。
一个新的霸主能够兴盛起来,总是因为老一代的霸主国家国力逐渐衰落,从而给这一时代的其他国家留出了发展的空间。
此时那些能够抓住机会顺势而起的国家,就会成为新一代霸主,这与中国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是一个道理。
而这种机会往往是时隔百年才会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