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自己说多了,担心雪梅不愿听,便停了。
过半天,雪梅突然问:怎么不说了?我正认真地听着呢!我笑道:我怕你嫌?嗦。
怎么会呢!雪梅说。
其实,学写诗就两条。
我说,一条是读别人的诗,特别是好的古诗,体会诗人是怎么构思的,怎么观察事物的。
前面说过,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情时,感受是不一样的。
象李清照的《声声慢》,她晚年孤独,思念丈夫,在这种心情下,她对秋风秋雨,落花满地,孤雁南飞,都具有她独特的感受。
词的一开头就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明知丈夫去世多年,却还在左顾右盼寻寻觅觅,造成一种难以明状的凄凉心情,这种心情又岂能以‘三杯两盏淡酒’所能敌?何况‘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还‘点点滴滴’,这是她的心在流泪,在滴血。
在这样的时候,这种凄惨的心情又怎能用一个‘愁’字了却?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我正想说下去,现雪梅满眼泪水,便问:你怎么啦?怎么哭了?她擦着泪说:你讲得太好了,李清照太伤心了,太悲惨了。
我过去找不着你,就经常背这词。
我笑道:你这叫替古人担忧,为今人伤心。
为什么现在又流泪呢?她破涕一笑说:我不知道最近怎么搞的,动不动就好伤心,好流泪。
好吧!你这才说第一条呢!还有第二条呢?第二条,就是要写,要实践。
我说,道理好讲,写起来难,我自己也是。
所以,当自己有了新的感受,新的见解,立刻记下来。
往往灵感一来,稍纵即逝,先要记下来,哪怕不成句子,以后再不断观察,逐渐深化,因为事物在不断变化,人的心情也在不断变化,这就有一个认识再认识的过程。
好的文学作品,是不受时间限制的。
我说完这两条后,又补充道:你还想学毛笔字,练书法,我是门外汉。
不过,我觉得文学艺术是相通的。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它也是讲究形象、意境、韵味的。
如果说一副字反复看反复读,觉得很有味,就说明这副画或某个字,肯定写得很好。
譬如讲,某个字,一笔画在天山上,一笔点在东海里,细看:惊而无险,歪而不倒。
有些字,乍一看很?,再细细琢磨,很有味道,就说明这字写得不错。
自然界也是如此,我三次去黄山,所以百览不厌就是它有奇松、怪石、山峰拔地而起,又万丈深渊,加上云遮雾障,千姿百态,神秘莫测,韵味无穷,字也是这样。
所以**说‘无限风光在险峰’。
哎呀!我又说多了。
不多不多。
雪梅睁着两只大眼,我听得正出神呢!过去我很少听你说这些,没想到你一个初中生,知识这么渊博。
你到我们江汉大学去给中文系学生讲课肯定非常受欢迎。
我站起来哈哈大笑道:你过奖啦!在你面前,我放肆啊!说着我又贴着她的耳朵悄悄说,我想得到你的喜欢,博得你的爱,故意在你面前卖弄哎!她抬起头瞪我一眼笑道:你不卖弄我也知道。
你小时就很聪明能干。
譬如,你用高粱杆的皮给我做纺棉姑(象大蚂蚱)的笼子,还给我做了各种各样的纸花,泥娃娃,小木车、泥手枪等等。
我都忘了。
我笑着说,那时家里穷,你从上海带的一些玩具,时间长了都坏了,你没东西玩,乡里也没玩具卖。
你又天天跟在我后面吵着做这做那,我只好做呀!要不然小妹妹哭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