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父母官有血有肉的真情人生:箫声全集 > 第四十三章 右派的心声(1)

第四十三章 右派的心声(1)

2025-03-30 16:12:57

丁科长把像章藏好后,转身笑着说:是小老鼠来了,这家伙一来,现我有像章,必定把我抢去。

这小老鼠我也认识,是厂生产科的调度,真名叫呼延平,与丁科长在江城机电专科学校是同班同学,两人关系很好。

因为他个头矮小,又很精明机灵,不知谁给他送了个绰号叫小老鼠,就像我的绰号阿玉一样,全厂都知道,只喊绰号不喊真名。

丁科长将门一开,跟着呼延平进来的还有朴义,这人我也很熟。

呼延平进门就朝丁科长的肩上捶了一拳,笑道:你这家伙在忙什么?磨磨蹭蹭半天不开门。

丁科长笑着说:于主席和阿玉刚来,我忙着给他俩泡茶,谁知你这小老鼠大驾光临。

大家都笑起来,又都互相问好。

朴义问于主席和丁科长:二位到省委那里有两三天了吧?形势怎么样?于主席说:你是厂造反派的头头,你还不清楚?丁科长说:来来来,都请坐,家中作客,不谈国事。

朴义说:**说,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不谈国事,谈什么呢?随便聊聊嘛,搞那么正经干什么? 呼延平说着又对丁科长道,把你的好茶泡几杯来,我们品一品。

我最好的茶就是乌龙茶。

丁科长转身边泡茶边问呼延平:你说,中国人为什么叫泡茶品茶?呼延平说:我没研究过,你说为什么?丁科长将两杯茶放到他们俩的桌子面前说:我琢磨这一泡一品很有意味。

泡,可以泡时间、泡情趣、泡性格,把急性的人泡成慢性子。

这品嘛,既可品茶的味,也可品聊天时说的话的意味。

古时的文人墨客,经常要么借酒品诗,要么借茶品诗。

我一听忙说:有道理有道理。

这个‘泡’字,‘品’字用得太妙了。

呼延平坐不住,喝了一口茶,站起来走到宝书台前说:喂!丁科长,你的宝书台做得比我的还大嘛。

我是利用现成的纸箱糊的。

丁科长说,我想大就大一点,这样可以将所有的**著作都集中放在一起,用起来方便。

这办法好。

我那盒子小了一些,只能放一部分。

呼延平又看了看,说:你把纸箱两头都留这么大洞干什么?原来纸箱上就有孔,留着通风,也防止书上霉。

丁科长说着又敲敲呼延平的背,笑着说,不过,你这小老鼠可别从这洞钻进去啊!于主席敲着呼延平笑道:你若钻进去,丁科长第一个就饶不了你。

呼延平又问丁科长:嫂夫人呢?回娘家去了。

丁科长说。

那好。

我们在这打牌。

延平说,无人干扰,明天星期日,打他个通宵。

丁科长说:好。

于主席忙说他不行,说他明天还得到省委去维持秩序,要我打,我说不会。

他们三缺一,没打成。

大家又说笑一阵各自回去。

我一连几个晚上都出去串门,该看望该拜年的都拜了。

最后是去季忠星老师那里,他原在五中教书,是我初中的班主任语文老师,我表的第一诗,就是他叫我寄给报社的。

他对我爱好文学创作,可以说是非常关心的,我每年都要去看他几次。

这次,我特意安排在最后,因为除了去拜年,还带着我在杭州写的那诗。

想请季老师看看,听听他的意见。

季忠星老师本是北大毕业的高才生,他是很有才华的语文教师,曾在省报和其他报刊上表不少论文。

正因为这些论文,五七年反右派时,加上他又提校方一些意见,被打成右派。

从五中调到七中后,仍教语文,还教音乐,会作曲。

他现住在七中的一幢平房里,是一个小套房子,我去的时候,他正在洗锅碗。

一见我便高兴地迎了上来,问我是不是又有什么新作让他看。

这句话已成了我每一次去,他说的第一句话。

我笑着说,这次真的是带来一诗请他看。

他说:好哇,你的作品总是跟着时代走的,让我看看,也好洗洗脑子。

他说着就到厨房去洗手,又顺便带一杯茶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