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招 魔术师法大学时期我参加戏剧演出,为了剧情的需要,拜师学起魔术的表演,在那次的学习过程中,除了一窥魔术道具的玄机之外,对于魔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手法,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不是要读者去学习魔术,而是请你去回想一下表演魔术的画面。
魔术师通常都是一言不发地只做表演动作,但是他们也照样会跟观众互动沟通,靠的就是灵活的手势带领及解释。
那种近似哑剧表现的手势会创造出许多信息,让人不得不随着他们熟练的手法心甘情愿被骗。
那些传达信息的手势正是我们要学习的,现在的你有没有在脑中跳出一些魔术画面呢? 别急,咱们一步步来! 循序渐进 ◎ 准备一台V8及一面可照半身的镜子,另外杯子和手帕各一。
◎ 自己虚拟一段魔术脚本,也就是说你要变几种东西,而这个过程中你将要跟观众沟通些什么,这些先想清楚才正式变。
◎ 练习手势:出场问候、介绍助理、展示空手帕、展示空杯子、凭空抓取、凭空置入、邀请观众、灵光乍现等。
◎ 上述的练习手势,并非自己随便想一个动作练习,而是运用印象中有限的记忆去揣摩魔术师的基本动作。
注意事项 ◎ 魔术平日较少接触,要发挥较丰富的想像力,试着在练习时脑海中出现魔术师变魔术的影像画面。
◎ 练习时要能表现出一位魔术师的风度,建议你不妨想一想当年风靡一时的大卫魔术表演。
◎ 若是能够租到魔术表演的录像带,请仔细观察魔术师如何运用手势与镜头或观众做沟通。
成果展现 ◎ 体验运用简单的小动作表达意图并与人做沟通。
◎ 了解手势的多变性与灵活运用的可能性,有助于不便开口说话的解决之道。
◎ 多半魔术的手势皆意有所指,对在台上演讲时与听众间的气氛控制,有若干逗趣或暗示的效果。
虽然魔术师法谈的是手势的变化,如果你愿意的话,倒是可以学些魔术的玩意儿,平时容易与人打成一片,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成为出风头、受青睐的对象呢? 记得黄安在龙兄虎地节目中铆足劲儿地表演魔术吗?虽然并不是那么流畅,但是看在观众的眼中却觉得此人有心,而这颗心更被制作单位及张菲所青睐,有段时期还每周出现呢。
对于未来要在台上表演的人而言,不论艺人、讲师,还是政治人物,多变的表现方式总比一成不变要来得吃香。
以不变应万变的时代BYE-BYE了,一切要随缘多变,才能处处方便,人人赏脸!第四招 京戏表现法这个时代看京戏的人恐怕少得可怜喔!一来听不懂,二来可能也认为是过时的老玩意儿,所以也就很少有人关心过问,更别说钻研弘扬了! 不可讳言的,对于深奥渊博的京剧而言,其中可效法之处不胜枚举,就算是咱们无法进入精髓,但是学点皮毛却是对于手势的运用有着莫大的助益。
毕竟京戏中有许多的手势是如同哑剧般凭空虚拟,却又比哑剧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写实,单冲着这一点就得好好地练上一练,让自己的手更有戏感,更能有效地掌握精致的信息传递功夫! 来吧!用手做戏!循序渐进 ◎ 准备一台V8以及一面可照到半身的镜子。
◎ 设定几个家居生活的动作,例如:开门、关门、开窗、关窗、取杯、倒茶、喝水、跨门槛、捡东西、穿衣、穿裤、看书、挑水、提物、披衣、洗脸等。
◎ 站在镜前细微地模拟练习,动作不必太快,最好如同京戏中精准细致的功夫。
◎ 模拟练习时请注重手部的细微动作,身体姿势的配合次之。
注意事项 ◎ 不妨寻找一些相关书籍,以便更深刻了解京戏中的基本手势动作。
◎ 练习时的速度务必要比平日的正常动作稍慢,才能表现手部的细腻与灵活。
◎ 每一种动作在模拟练习时请严格要求自己能做出柔软与韵味儿,千万不要任由僵硬的钢爪东耙西抓! ◎ 从不断修饰中,让自己的双手越练越有戏感,如此才会将练习兴致不断提高。
成果展现 ◎ 借助手势模拟家居生活中的细节,进而软化平日较呆板不多变的双手,尤其是双掌、手指及手腕。
◎ 特别是京戏中的基本手势——云手,绝对是上台演讲的大功臣,主要是很多人一出手就是五指大开,难看又不专业,练会云手保证食指到小指乖乖并拢相依相偎,决不会轻言分开! ◎ 手势的多变很重要,尤其是当你说到任何状况或故事情景时,用双手稍做精准的模拟描述,立即出现画面,加深台下听众的印象,并对阁下的生动留下极佳好感,有心走上讲师一途的朋友,此法是台上见的致胜关键,不练就很难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