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戈壁水世界全集 > 第229章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二)

第229章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二)

2025-03-30 16:25:11

…糟咋那时。

北庭省的每一个人都将是八鲤集团的用户。

哪怕了。

每年只缴纳五十元钱,全省口多万人总计下来,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而且管理维护费用并不是很大。

更何况厂矿、企业、大型农场用水量非常大,一年下来的水费也是相当惊人的。

同时,以他和北庭省的良好合作关系,要想将现在零散分布在私人和企业或者政府手中的大小、水利设施收购过来,难度也不是很大,更何况未来自己能开出的水价绝对比大家想象的还低,毕竟成本在那里耸着呢。

而整个水系的总枢纽和总控制中心,则可以考虑设在八鲤湖旁边,因为只有这里的几十亿立方米储备水,才能满足前期的水系供水需要。

而且从地势上来说。

虽然北庭省北部是荒原,南部多山,但其实海拔却是非常明显的北高南低,利用此自然现象,可以大幅减少电能消耗和人员管理。

除了此项工程以外,就是应对自然条件恶化,海平面上升的问题。

虽然已经找到了对应的解决办法,佃是李大山知道,这同样也是自己趁势扩张的一个好机会。

一是自己可以大量储备生活急需的物质,在紧急情况供应市场,获取超额利润;二是灾难来临时,沿海的土地、资产都会大幅贬值,甚至归零,如果自己愿意出钱,相信能廉价买到不少好东西。

等到灾难过去,自己就可以出手牟利。

当然,这些手法,他都只是想针对国外那些发达国家1赚穷人的钱,对他来说,实在没有任何意义。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将有钱人用不完的钱,拿来给那些没有钱用人。

虽然李大山已经知道如果没有根本性的拯救措施,日后地球将重新变成水世界,但是他也知道,随着气候的日益恶化,不仅是冰雪雨水天气会增多,间或的干旱及暴风天气也会随时光顾。

平时看新闻就能发现。

最近一段时期。

各种恶劣的天气已经是越来越频繁了。

相比以前,可能增长了数倍不止。

不过,李大山所设想的几个,大事情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

前段时间,因为找不到好的办法,八鲤集团对外捐增了刃亿元的现金支持试验区的民生事业。

虽然李大山到现在也一点不后悔当初的决定,但是八鲤集团现在可以动用的资金确实是不多了。

随着春天的临近。

灵石农场的改造即将开始。

前期结余的几十亿元基本上都要供应它。

除此以外,牧业学校老校区的商业化改造工程也到了关键时期,尽管很快就可以开始楼盘预售1但是之前的建设资金还是要集团垫付才行。

为了资金问题。

杨一平一直在克服各种客观难题,加快工程建设。

从目前的进度来看。

开春复工以后,再有三四个月,商业楼盘就能达到预售的要求。

到那时,整个,资金链就全活了。

四周的商业楼盘开发之后,中间的酒店项目就将进入冲刺阶段。

从楼盘销售部收集的情况来看,该项目的商业楼盘将会出现火爆的抢购行情。

目前,全国的楼市都非常热,这一方面是经济面向好,另一方面是因为国人对不动产的强烈爱好。

虽然有很多人要求订购某某位置的铺面,并愿意缴纳几万至十几万不等的定金,但李大山还是没有答应这种变相的炒楼花行为。

因为他希望日后购买铺面的人就是经营铺面的人,至少他也应该是长期持有出租的投资客。

不然。

自己的铺面在炒客们的恶意炒作之下,肯定会出现二次价格飙升,随之带动该地带的租金大幅上扬,这对日后真正的经营看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该商业楼盘出手以后。

八鲤建设至少能够进账六十亿元。

但这对李大山的计划来说1显然不够。

为此,回到家中的李大山一直在琢磨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筹集到最大额度的资金。

看着李大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忙碌不已1李春花非常纳闷。

以至于在早春即将来临之际,李春花为他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李大山也没有将心思全部放到小家伙身上。

除了晚上一定会陪她们母子俩以外,白天他都在召集人手。

不知道在分析研究些什么。

特别是草原商业银行那边,李大山已经让宁强停止一切大额贷款(除政策性贷款以外)。

集中精力筹集资金,为即将到来的灾难做最充分的准备。

虽然宁强不知道李大山的动机的什么,但是因为李夫山从来不做无准备之事,而且每次的提早谋戈1都为集团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所以现在他的决定在集团上下总能得到最彻底的贯彻落实,宁强也是一样。

立卑按照他的要求行动起来。

经过测算,日前草原商业银行还有可货款余额如多亿元,央行授予的丑乙元信贷支持。

再把一些临时性贷款收一收,加起来大约能集中到元。

草原商业银行之所以能在几年时间内发展得如此之快,全都得益于宁强的辛勤件出和试验区的照顾性政策扶持。

当然,李大山和八鲤集团的好名声也为银行开展业务打下了很好的信誉基础。

因为李大山也不知道真正的危机什么时候会来,所以他和宁强商议决定,成立一家金融期货投资公司,将这沏亿元全部转移到该公司,进行金融产品投资。

公司交由宁强全面负责,专业人员也由他招骋,银行这边的运行体制已经很顺畅,而且大额贷款停了以后,他也没有多少事情可做。

对于李大山的这个决定,宁强是高兴得直想跳,因为对于金融及期货投资他已经研究了很久了,但是李大山一直在进行实业投资,资金吃紧,而且李大山比较求稳,那时候根本不可能让他去搞金融投资。

不过,现在形势很危急,李大山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干脆孤注一掷,让宁强去尝试一下。

沏亿元对于金融市场来说虽然不算很大一个数字,但是考虑到其扛杆效应,应该还是可以有一番作为的。

(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