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初步方案,李大山召集李贺、李春花、黄教授等人,说了初步的思路,大家对阳平镇的惨状都很同情,现在得知当地政府同意参照日新村的模式进行改造试点,大家都觉得是个不错的主意,一致同意有空去楼坪村考察看看。
场领导统一意见以后,刘福他们就将农场形成的初步方案正式通知了阳平镇的领导。
对方听了之后,非常高兴,立即邀请李大山等人实地考察。
李大山也觉得先仔细看一看,对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不然以后中途出了问题,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
这天,李大山带着相关人员,早早的来到了楼坪村,围着村子周围仔细的查看起来。
确实,就像刘福他们介绍的一样,楼坪村位于八鲤农场的东面,直线距离一公里左右,中间是一片荒地,大约四千来亩。
而且非常巧合的是,其中一千多亩本是抵押给当地农信社的,现在已经属于八鲤农场了。
李大山原来只知道有几块地离自己很近,从没具体查看过,没想到这次刚好可以利用上。
楼坪村的房子比起阳平镇中心区域的村社来,差的太多,也就比日新村好上那么一点,难怪当地领导会选择这里做试点。
一穷二白,正好描绘最美好的图画。
他们才转了一会儿,阳平镇的领导就到了。
经过介绍,李大山认识了镇上的书记王德一,镇长刘珊平。
两人或许是临危授命、下车伊始的缘故,没有一点点官架子,给李大山他们的印象如同两个村干部。
他们来的时候,楼坪村的支书、村长也都到了,两人都姓娄,对李大山他们的态度比镇上的领导还要热情些。
人员会合以后,大家就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认真参观楼坪村的里里外外。
楼坪村全村125户,人口524人,农房都是普通的平房。
全村土地面积四千多亩,其中在利用面积不到二千亩,另外,宅基地、自留地面积五百多亩。
由于该村主要以旱地种植为主,所以土地面积反而比以放牧为主的日新村小,但是土地的可利用率要高出很多。
不过这些对李大山来说,都是小问题,他也没有在意。
从走访的情况来看,李大山发现,楼坪村的老百姓生活比日新村要好一些,但是比起老家东风村来,又要差不少,算是能勉强混个温饱。
在阳平镇大力发展小尾寒羊养殖的时候,该村也响应号召,七十多家农户开始了小尾寒羊散养工作,多的养了百来头,少的养了十几头,存栏量一共三千多头。
不过,就在他们养了一年多,期待收获的时候,一场大疫情就席卷了全镇。
在政府的严格管制下,该村的小尾寒羊也被屠杀一空。
老百姓得到的补偿款基本上够当初买小羊的成本,但是饲料、人工就白糟蹋了,村民或多或少都有些怨气。
看完以后,大家来到村委会进行第一次的磋商。
才刚刚坐下,镇党委书记王德一就迫不及待的问李大山:李总,你看怎么样?李大山呵呵一笑,回道:王书记,我们才走马观花的转了一圈,实在是说不上有什么倾向性的意见。
我们场里面几个回去还得认真商量商量,才能给您答复。
王书记一听李大山有推辞之意,非常着急,站起身来说道:李总,我们镇里已经研究决定,而且已经给罗平区主要领导做了口头汇报,一定要把楼坪村这个试点搞成,不然全镇的养殖业就没有抓手!你们有什么难处,全部都提出来,我们会全力支持配合!实在没有办法解决的,我们也会请求上级政府给予支持!李大山见王书记这么耿直爽快,也就不好意思再使拖延计了:王书记,我们企业做什么事情首先要考虑一个经济回报率的问题,其次就是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扩展业务。
楼坪村这个项目很有发展潜力,我们也有兴趣参与,但是土地转让手续的问题必须尽快明确,一旦我们和楼坪村的乡亲达成合作协议,那么就必须办理相关手续,不然后续的管理和业务工作都没有办法开展。
再有就是新村建设的配套问题,水、电、路、网络、电话这些东西可能都得你们给予资金和项目支持。
王书记对此显然有些准备,略一思考,就点头答应道:这两个问题很重要。
前期我们和楼坪村的干部已经初步商议同意,村民以承包土地入股,其他土地则算做集体股份。
上次给区里面汇报的时候,领导也初步赞成这种方案。
我想再做做村民的工作,办理土地转让手续应该问题不大。
而新村建设的配套问题,我们镇里面会全部负责,不要你们费心。
李大山见王书记准备充分,也就落了心,接着他又问道:王书记,楼坪村和八鲤农场之间的那块地,我听说,是属于镇上的一块荒地,不知道……王书记听李大山话里的意思,觉得这事儿应该马上可以启动,也就大方了起来:嗯!那块地大概三千亩的样子。
我记得不错的话,旁边好像还有一块地是属于你们农场的!李大山听了点点头,心里想,这人对土地归属这么清楚,看来事先做了不少准备工作。
虽然我们镇上还没有开会研究这个事情,但是我可以先表个态,只要你们和楼坪村的合作能够成功达成,那块地我们镇可以免费划拨给八鲤农场!反正现在荒弃在哪里也没有什么用处。
呵呵!李大山一听,开心不已:这领导说话就是厉害,这一表态,就送出了三千亩地的大礼。
就算一千元一亩,这个礼也价值三百万!虽然说王书记是为了拉拢八鲤农场帮助帮助楼坪村的老百姓发家致富,但是对于李大山来说,这却是一份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这时,楼坪村的村支书老娄也上来表态:自从王书记指示我们先收集村民意见后,我们已经和村里面的各方面代表进行了试探性谈话。
虽然我们没有明确表示,要将大家的土地都收起来,交给八鲤农场集中经营,但是由于现在引水成本太高,大家都觉得种地算账下来,根本赚不到钱,每家每户都没有什么积极性了。
如果到时候李总能多给老百姓考虑点股份,我想他们一定会同意的!王书记听了前面的话,还端坐在那里,没有什么反映,等听到娄书记争取股份的时候,他就有些不高兴了:现在说这些干什么!虽说土地可以折算成股份,但是就你们那点破地能值多少?李大山听了,连忙插言:土地的问题,我们会慎重考虑,尽量让每个村民满意,既不会损害村民的利益,同时保证企业的盈利。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如果不把这个解决好,以后企业的发展也就没有稳定的保证。
王书记听了,面色才好一些。
娄书记在旁边还有些紧张,李大山上去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不必紧张。
实际上,李大山很赞赏娄书记的做法,如果他不多为村民考虑,这种干部怎么能让人信任呢?第二卷 觅地再起 第090章 土地集中流转(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阳平镇的王书记和刘镇长这心,把自己的前程和楼坪村的未来交给李大山了。
自从楼坪村考察结束以后,王书记基本上是隔天一个电话,向李大山报告事情的进展。
最新的消息是,罗平区的主要领导已经发话,鉴于双方已经达成初步合作意见,区里面会将楼坪村与八鲤农场的合作纳入全区土地集中流转试点,享受统一的财政补贴:凡农业种植大户或农业龙头企业在一年内承包或受让土地亩以上(含亩)建立示范基地的,区财政一次性给予补助1元,依次可以累加,上不封顶。
也就是说李大山受让楼坪村5000亩地,还可以得到元的政府补贴,也算是一笔小财。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这补贴虽少,却代表着政府的态度和政策取向。
农村土地流转就是土地使用权流转。
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集中流转则是指,一定行政区域内的农户将土地交还集体,再由集体以租赁或是入股的形式,给企业或种养殖大户有偿使用,农户享受租金或是股份分红。
更深入的模式就是将这些农户中的合格劳动力招聘为员工,经过培训后,上岗工作,从而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型。
而这正是李大山准备使用的方式甚至更进一步,将村民集中安置起来,在生产生活各方面改变村民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打造新一代农民。
至此,上层的工作就算全部做通,接下来就看楼坪村老百姓的决定了。
几天后,在阳平镇政府组织召开的楼坪村土地集中流转动员大会上,王书记就土地流转的好处以及必要性做了着重强调:乡亲们,同志们!今天,我们开这个会是要大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确理解土地集中流转政策。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的要求。
乡亲们都知道,我们楼坪村这些年来过的是什么日子。
十年前一亩地还能净收入元以上,大家还能吃个饱饭。
这些年,因为引水困难,一亩地光是浇地就得一百多,加上种子、肥料价格上涨,最后算账下来,根本就赚不到钱,仅仅是勉强糊口而已。
听了这话,下面的群众议论纷纷,显然这话勾起了他们美好的回忆。
乡亲们们的处境,我们上级政府都知道,也想过很多办法。
但是草原市本就是北庭省乃至西北地区自然条件最恶劣的地区之一,经济基础薄弱,政府财力非常有限,根本不可能拿出大笔的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发展,最多就是能救个急什么的。
我们镇新上任的一班领导,在阳平镇遭受小尾寒羊疫情重大打击的时候临危受命,就是要按照上级领导的指示办法破解当前这个困局。
我们也知道,光靠我们乡亲们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显然是不现实的。
而且以前自然形成的养殖模式所造成的无序、混乱,已经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所以我们一开始,就希望引进规模大、发展好的龙头企业来组织乡亲们改种改养习现代化养殖模式,走产业富民的路子。
经过多方努力我们终于联系上了八鲤农场的李总。
我想乡亲们对八鲤农场这个名字应该不陌生吧。
对,就是出产八鲤牌鲜鱼的那个农场实离大家也很近。
我们和李总已经有过几次商谈,为了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乡亲李总答应放宽合作条件,增加土地折算股份的比例。
具体的条件,我们就请李总来说吧,大家掌声欢迎!听了这话,下面的躁动更大了,很多人都想站起来看看李大山是个什么模样。
一些人也响应号召,鼓了鼓掌。
这时,李大山开始介绍拟定的合作方案:乡亲们,这次我们八鲤农场受邀,参与此次楼坪村的土地集中流转,一是为了扩大农场的养殖规模,二是为了带领大家摆脱贫穷,共同过上富裕的生活。
目前,根据你们村提供的资料,全村共有土地,其中耕地亩,村民个人承包的土地占一半,大约2500亩,其他的是集体土地,另外村里面还有500亩属于宅基地和自留地。
现在我们农场提出的方案是这样的,亩耕地全部折算成股份,在我控股的福司里面,占股,这些股份全部从我所拥有的股份中…听到这话,站在旁边刘福和刘善成都急了,因为这事儿李大山没有和任何人商量过,现在这样,等于刘福和刘善成逼着李大山让出了自己的部分股份。
刘福小声的对李大山说道:兄弟,你这样可不成!要划转也得划转我们俩的股份!李大山微微一笑:哪那么多讲究。
你们就那么一点股份,再一分,就没了!那不显得我太不地道了吗?不要再说了,这样虽然看上去我的股份少了,但是公司的规模大了,不还一样吗?按下俩人的话头,李大山接着对村民说道:大家不看小看这5%的股份。
刘福、刘善成两位,可能你们大家都听说过,他们的养殖场、小尾寒羊现在已经全部合并到了福成公司里面,每人才占股1。
福成公司目前有滩羊、小尾寒羊九万多只,标准生态养殖场三千亩,整个规模已经相当大了。
说到这里,刘福、刘善成起身,对大家鞠躬示意。
底下的老百姓对二人早就闻其名,只是未见其人,现在听说他们都加盟了李大山的企业,对自己的未来开始有了信心,眼中的热望开始灿烂起来。
不过。
这都是年轻人开了眼界之后地看法。
一些老人听说自己地土地要被别人收走。
以后就只能拿一点微不足道地分红。
脸色开始变了。
村里地老刘头更是激动地站了起来。
娄书记上前一下也没有拉住。
老刘头对着李大山喊道:我不管你们搞什么名堂。
反正不能收我地地!要是我以后没有了地。
你们搞养殖又搞亏了。
分不到钱。
让我喝西北风去呀!说完。
竟是哽咽了起来。
其他村民听了。
原本高涨地热情也像被泼了一瓢冷水。
迅速降温了。
看到这种情形。
王书记有些着急了。
起身对大家说道:乡亲们。
这次合作有合同约束。
一旦八鲤农场达不到承诺地分红底线。
那么大家有权收回土地地。
而且八鲤农场现在经营得非常好。
产业发展顺利不说。
李总还控股了一家银行。
大家还担心拿不到分红吗?李大山见村民听了王书记地话。
又开始了憧憬。
最后竟是游离不定了。
李大山也知道。
不可能开一次会就解决所有地问题。
他清了清嗓子。
对村民们说道:大家也不要急于做决定。
毕竟这是一件大事!大家这段时间可以到去年搬迁到八鲤农场东北角地日新村去看一看。
听一听当地村民地意见。
他们地情形和你们差不多。
到时候大家有了比较。
再做决定不迟!王书记见李大山胸有成竹地样子。
也就只好宣布散会。
让大家先了解一下日新村地情况再说。
不要说楼坪村地老百姓没有去日新村参观过。
就是王书记也是一直忙于具体工作。
只是知道李大山帮扶了一个村子。
但还没有实地考察过。
接下来地半个月。
楼坪村地乡亲开始源源不断地向日新村进发。
去看看李大山所说地新村新貌。
结果他们才一进村子就惊呆了。
因为他们实在没有想到。
离自己家只有一公里多点地地方。
竟然有这么一座绿树环绕。
房屋明亮。
街道干净地村落。
由于李大山早就打了招呼。
所以唐书记安排了一些老年人全程陪同讲解。
结果楼坪村地乡亲一路走下来。
不停地被各种场景所震惊。
没有人想到每家每户都有那么大一个牲口圈舍,没有人想到所有的人畜排泄物都倒入沼气池发酵处理,没有人想到每天村民还要带羊儿外出散步,没有人想到每个老年人都过着快乐幸福的后现代娱乐生活,更没有人想到这一切变化全都在短短的一年半时间里完成!就连阳平镇的领导也齐口称赞李大山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扶贫及产业开发模式。
不过,更让他们搞不懂的还是日新村村民的巨大变化。
现在每个村民脸上都显露出自信、喜悦的神色,自从滩羊第一次繁殖以后,大家开始对李大山刻意要求的养殖规定深信不,每天必经的各个养殖环节都严格按照农场的要求,定时定量,有些村民甚至喂草都要仔细检查干燥度,称一称重量,带羊外出散步也严格按照农场规定的时间,不够时间一般不会回家。
反正大家放羊都在一起,趁机还可以交流养殖经验,或是向养殖大队的人请教自己感到惑的问题。
第二卷 觅地再起 第091章 令人敬佩的老刘头在楼坪村的老百姓越看越欢喜,满心期待美好明天福也按照李大山的安排,与参观结束、回到家中的老刘头深入交换了意见。
刘福由于养殖小尾寒羊在阳平镇享有特殊的社会地位,尽管已经闹了一次会场,但老刘头对他的来访还是有些拘束。
刘福笑嘻嘻的上前和老刘头打招呼:呵呵,怎么啦,老刘叔,不欢迎我来吗?老刘头听他这声称呼,才知道人家不是来兴师问罪的,而且这称呼也道出了两人的本家关系,他听着也就放下心来:那哪能啊,来来来,快请屋里坐!两人走进老刘头破旧不堪的房子里,刘福找了个凳子坐下,老刘头想给他擦擦,也被他拒绝了。
老刘头的情况,他们已经了解清楚。
老刘头全名刘长德,今年五十二岁,年轻的时候曾结过婚,但是没几年,老婆就病死了,他一人带着一个女儿生活了十几年,尽管日夜劳作,但因为劳动力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前些年,女儿嫁到外地后,老刘头就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
由于女儿家里情况也不算好,给父亲的贴补少得可怜,加上年龄大了,种不起地,老刘头的手头更紧了,所以他家的房子在楼坪村算是最差的。
刘福了解这些农村人的心理,开门见山的问道:老刘叔,你也看了日新村,觉得怎么样?老刘头想了想,似乎还沉浸在参观的喜悦和震撼之中,忍不住问道:刘老板,要是我们答应和农场合作,真的能过上日新村那样的生活吗?刘福一听,立刻就明白老刘头的心思已经活了通他的工作非常容易。
刘福笑着答道:八鲤农场与你们的合作是有合同约定的,而且政府也要监督,所有承诺的事情,我们一定会办到。
不过要想过上好日子仅仅是钱的问题,还得转变自己的旧观念,掌握现代农业技术。
如果有了点钱,还像以前我们镇那些村子的人一样,早晚还得祸害掉!老刘头听了,立态:不会,不会!大家上次受了那么大的损失,就是我养的五头羊也被政府给杀了,以后我肯定会好好做事会胡来的。
只是……,不知道我们这些老东西还学不学得会农场说的那些东西哦?万一学不会,那农场不要我们可就糟了!以前是不愿意入股,现在怕人家不要,刘福发现这人变化得还真快。
不过他还是耐心的给老刘头解释:老刘叔,你的年纪也大了其实可以不用再做事了。
虽然农场分给楼坪村的股份只有5%,但是据我估算,你一人有承包地十二亩,一年下来,分到的红利足够你生活开支了。
老刘头一,就有些急了:难道农场不要我这样的人吗?我还能做事的看,这些年都是我一个人种这十二亩地,只有秋收忙得行了才雇人的!刘福一听,也是心里一惊,有想到老刘头这么大年纪了然还种了这么多地。
老刘叔,大家都知道缺水种地不划算种这么多地干什么?老刘头尴尬地笑了笑:我那女儿在里打工认识了现在地女婿。
后来嫁到了东山市。
由于家里没了老人生了孩子后。
我女儿这些年一直在家带孩子。
他们那里也是缺水缺地厉害而且村子旁边还建了一个水泥厂。
灰尘大得很。
附近地好地都给毁了。
他们家只有我女婿一个人在城里打工挣钱。
日子也难过得很。
我多种些地。
也就贴补贴补他们。
嘿嘿……刘福没有想老刘头看上去老实巴交地。
为了帮助女儿。
竟然一个人种这么多地。
他也被感动了。
刘福问道:那你种地一年能挣多少钱?到老本行。
老刘头给刘福了一笔帐:一亩地小麦播种要十八斤种子。
种子一般二元一斤。
一袋肥料一百多元。
浇一亩地八九十元。
把浇地、打药、肥料算一块。
种一亩小麦得四百多元。
我们这里地薄。
亩产也就七百斤。
每亩小麦毛收入六百多元。
扣除成本。
一亩纯收入只有不到二百元。
另外就是种一季玉米能挣二三百元。
这还是好地时候。
碰上天旱。
浇水费用太大。
算账下来。
几乎挣不到钱!不过。
我就一农民。
除了种地。
其他地活路都不会。
所以上次农场要收地。
我一下子就着急了!没想到给你们添这么大地麻烦。
真是…不好意思。
……刘福也是多年没有种地了。
听了老刘头地话。
才发现在草原市。
常规地农业生产竟是这么低产低效。
老百姓要想过上好日子实在是太难了。
他动情地说道:老刘叔。
你这人我算是看走眼了。
我要向你道歉!刚开始你在会场一通言论险些使一件大好事落空。
我还觉得你是老思想作怪。
舍不得自己地那点地。
没想到你竟是为了你地女儿和外甥。
这些年。
你不容易啊!这点钱你拿着先应急。
说着。
刘福拉着老刘头地手。
硬塞给他三千元钱。
可是老刘头怎么也不肯接下。
最后是还给了刘福。
搞得刘福不知怎么办才好。
最后他表态道:老刘叔。
你年龄越来越大了。
这样帮你女儿也不是个办法。
我看哪天你让他们两口子到我公司来一趟。
如果能通过考核。
就留在公司做事吧。
待遇上我会照顾一些。
这样你们一家人也能团聚。
到时候你就帮他们带带孩子!老刘头没想到今天竟然大喜临门。
嘴唇哆嗦着。
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眼角也噙满了感激地泪水。
双腿微曲。
竟是想给刘福下跪感谢!刘福赶忙一把拉住他。
说道:老刘叔。
你这是干什么!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
我们也算是一家人。
千万不要让我这个做晚辈地难堪!大侄子。
你可是帮了我地大忙!孩子她娘死地时候别地什么都没说。
就只要我把孩子照顾好。
我这些年虽然累死累活。
可惜只能做点笨活。
挣不到大钱。
孩子地日子过得不好。
我对不起死去地娘啊!说着说着。
老刘头蹲在地下。
呜呜地哭了起来。
刘福也明白老刘头这是多年来生活重压得到缓解的情感释放,也就由他先宣泄一阵。
过了一会,刘福才耐心的劝慰他,向他描叙未来的美好生活,希望他能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
老刘头听了之后,开始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同时他还告诉刘福,自己一定会同意农场和楼坪村的合作,到时候他会第一个签字表示支持!刘福也感谢他的理解和支持。
第二卷 觅地再起 第092章 与楼坪村签约到农场,刘福将商谈的情况报告了李大山,李大山听甚感慨:西北大地虽然贫瘠,但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没有屈服,而是顽强的和命运相抗争。
这些年因为人口增加,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要想在这里生存下去,也是越来越困难了。
听说刘福答应老刘头的女儿女婿到福成公司上班,李大山非常高兴的表扬了刘福,说积一善,而得百福,就是应该这么做。
楼坪村的老百姓见老刘头都坚定不移的支持农场兼并土地,加上已经看过了日新村的新房新生活,大家都转而同意此次的合作。
从娄书记了解的情况来看,现在全村1的人都赞成,并且希望能早点开始项目建设。
听了这个消息,王书记和李大山都松了一口气,王书记还特别打电话感谢李大山,说如果没有李大山预备在前,这次的合作行为多半就泡汤了。
李大山早前开展日新村扶贫计划,其实根本不是为了给日后的兼并行为做个样板工程,现在有这么好的示范效果,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各个准备环节都完成以后,阳平镇政府就正式举行了楼坪村与八鲤农场合作签约仪式。
由于此次合作涉及到的土地面积达近5000亩,规模很大,罗平区的很多重要领导都出席了签约仪式。
在仪式上,李大山代表福成公司在合作协议上签了字主任老娄则代表楼坪村签了字,镇政府作为监督机构也由刘镇长签字监章,另外全村125户的户主也都在合同的附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协议详细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时间期限为50年。
至此,楼坪村亩耕地,500亩宅基地、自留地就全部并入了八鲤农场的福成子公司李大山有意而为的农场扩张行动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少量的土地流转经镇政府相关部门批准就可以了,但是楼坪村的项目涉及到5000亩地,所以全程都由罗平区农业局经办、审核。
由于有市、区主要领导的关照,区里面的工作部门对李大山倒是很客气,没有刁难和克扣,各个该走的程序都是按时间要求及时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楼坪村搬迁工作。
李大山也多次和场领导协商此事,大家都认为,如果还像日新村那样,新村建设占地上千亩,是对本就紧缺的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最后李大山决定在日新村旁边为楼坪村的老百姓修建新居,这样公共绿地和水电设施都可以共用,避免重复建设,而且搬迁之后,楼坪村的村民也可以多向日新村的老百姓学习学习。
要想实施此计划难度并不大,因为现在这些土地基本上都已经确定属于八鲤农场,日新村的村民已经好几次要求和农场办理土地转移手续了。
福成公司成立以后,李大山别的都没有管。
但是在他的强烈要求下,九万多头滩羊、小尾寒羊彻底实现了杂交。
尽管刘福和刘善成都不理解李大山为什么这么做是当他们知道八鲤农场原有的滩羊的杂交繁殖率后,都闭上了嘴巴。
此时已经到了十一月份,检验此举成败的时候到了,结果,九万多头滩羊、小尾寒羊中的五万只成年母羊一共生下了十一万只小羊羔,这么高的生产率甚至达到了良种小尾寒羊的繁殖率,让刘福、刘善成两人惊讶不已!不过惊讶归惊讶,刘福、刘善成以及他们的几十个手下立即陷入了照顾小羊羔的无尽忙碌之中,连牧草、粗粮等都从其他草场调拨了不少。
不仅福成公司取得了大丰收,日新村的村民员工也迎来了杂交滩羊的第二次生产。
原本180只左右的种群又增加了1C0多只小羊羔群扩大到了300只左右。
只用了短短的一年半时间,每个村民原来的50只滩羊就增长了6倍!如果是完全市场化的养殖,等这些小羊长大些只至少价值500元,增加的250只总价值竟然达到了12.5万元!不过民都清楚,没有李大山和农场工作人员的帮助和指导有农场提供的种羊和牧草,这些都是梦中花月望而不可得。
所以没有一个人心存抱怨,也没有一个人提出来要单干。
不然不仅他们自己的良心过不去,就是家里、族里的老人也要拿最犀利的话语咒骂这些吃饱了忘记恩人的家伙。
正因为如此,唐书记几次向李大山提出到上级部门办理土地转让手续。
现在,李大山正好需要利用日新村的土地,所以也就答应了下来。
长风县的领导也多次来日新村考察过,对该村的巨大变化都有深刻印象,加上当地村民都签字同意转让土地,在请示草原市的领导同意以后,按照原来的合同规定,要求土地管理部门为八鲤农场办理了日新村九千亩土地的无偿划拨手续。
这样,李大山除了八鲤农场的三万亩地,从银行购买的十二万亩地,加上新添置的楼坪村五千亩,及日新村的九千亩,李大山现在一共拥有超过十六万亩地,折合一百零六平方公里!虽然这些土地的利用率还很低,但是只要给李大山一些时间,完成这些土地的改造工作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虽然楼坪村和日新村并不在一个行政县域内,但是当地的老百姓听说李大山要在日新村旁边为他们修建新房,一个个高兴得嘴都合不上了,哪管这地是哪个县,哪个区的。
不过李大山还是就搬迁计划请示了阳平镇的王书记,对方现在是一心期待李大山带领当地老百姓发家致富,对这些小问题并不在意,没怎么想就答应了。
反正这些村民、土地都还在,只是换个地方、换个主人而已。
按照当初的协议,李大山负责给楼坪村的农户修建新房,每户面积不少于1平方米,以上(人)每增加一人,就增加住房面积20平方米。
这个政策和日新村当初差不多,大家觉得完全够用,也就同意了。
以此为代价,村民将自己的自留地和宅基地无偿交给福成公司使用50年。
按照每户农房修建成本7万元计算,福成公司花了930多万购买了这500亩地,而且各种配套设施还得花上一些钱,价格可算贵的。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