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替代如果工资下降,雇主们就会使用更多的劳动力和更少的机器设备微弱利润与投资间联系更低的工资意味着更高的利润率,这会激励资本家们进行更多的投资微弱争夺工作的竞争减少薪水可能会让你得到其他公司或地区的工作零(净值)中央银行行为工资需求的结构性衰弱可能会允许更低的利率存在中等降低工资导致更少工作的途径:消费支出更低的工资意味着更少的工人消费支出以及更少的需求和生产中等劳动力纪律把工资降得过低会减少劳动成果,降低生产率和利润微弱让我们从降低工资能促进更多就业的途径开始。
一旦公司决定了它们想要生产多少产品,它们就有了一定的自由空间来选择如何进行生产。
具体来说,它们在如何组合劳动力、资本以及其他投入品来生产需要的产出方面会有一定的弹性。
在大多数行业,技术非常刚性地决定了资本和劳动力的使用。
为了能竞争性地生产任何现代的、高技术的产品,公司不能再使用传统落伍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法(即使劳动力很廉价)。
它们必须使用现代的技术和设备。
偶尔有时候,低工资也会让1名雇主用少量多余的工人来替代机器使用:想象一下1家园林公司会使用10名廉价的工人而不是一台挖土机来挖一条沟。
然而,这些情形都十分少见,而且这种工人和机器之间产生的替代功能远不足以自动地实现完全就业。
而基于许多其他的原因,在经济中使用落后的、劳动密集型技术是非常不可取的(即使工资很低)。
因此,工资与就业水平之间的这种联系十分微弱。
我们在上文中讨论过,如果降低工资导致产生更多的公司利润,这样做就可能会促进更多的投资继而带来更多的工作岗位创造。
这一结果取决于尽管工资下降经济中仍然有足够购买力来购买所有的产品继而产生更多的利润。
然而,即便是那时候,就像我们在第12章中提过的,利润和投资之间的关系仍不确定。
从与其他公司竞争的单个公司的角度来看,如果公司自身具体的劳动力成本下降,其增长就会得到加强。
公司的产品就会更具竞争力地出售而其市场份额也将扩大。
然而,记住一家公司市场份额的扩大会造成其他公司在产出(继而就业)上抵消性的收缩——由于其更高的工资而丧失了销售市场。
因而一家公司削减工资最终并不能增加整体就业;它至多不过是将就业从一家公司转移到另一家公司。
更有甚者,其他公司很可能会同样通过削减工资做出回应——这种情况下对就业根本就没有什么影响(甚至如果消费支出因此而减少则更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同样的逻辑也适用试图通过削减工资从其他地区或国家窃取工作岗位;全球总就业量不会改变,而其他地区最终很可能也通过削减其自身工资予以回应。
或许降低工资与提高就业之间最为重要的经济联系是上文讨论过的工资走向和中央银行间存在的间接的、政策驱动性的关系。
中央银行通过严格控制整体经济的增长来限制工资上涨并保护利润率。
不管基于什么原因,一旦工资需求减弱,银行家们就会让经济增长得快一些。
这种整体上的联系根源于中央银行的银行家们认为工资压力是通货膨胀最为主要的来源以及假设不可能存在其他同时实现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