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面试的误区(7)

2025-03-30 16:28:21

一天一个美国加州的家庭主妇在开罐头的时候,刚上了几天幼儿园的儿子对着罐头上指示打开的Open说,妈妈,这个是字母O。

母亲听完称赞了孩子几句,回头把幼儿园告上了法庭,在起诉书中她说:我的儿子在上幼儿园之前见到这个形状,会说是太阳、月亮、圈圈和球等等圆形的东西,上了幼儿园以后,他只知道这是字母O了。

法庭没有接纳这个诉讼,于是她上诉到更高的法院,并且把教育局也告进去了,面对教育局庞大的律师团,她败诉了。

于是她开始联络幼儿园的家长们,向最高法院发起了集体诉讼。

在做控方总结陈词的时候,她说了一个故事:她80年代曾经去过中国北京动物园,在天鹅池里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天鹅池没有任何围栏设施,但天鹅就是不飞走,她非常好奇,于是询问管理员,管理员告诉她,他们修剪了天鹅一边的翅膀,这样天鹅起飞时动力不均衡,总是打圈圈,只要计算好打圈圈的半径和水塘的半径,天鹅没有足够长的起飞水域,便永远飞不起来。

她虽然非常佩服中国人的智慧,但她觉得现在儿子就像那只被剪去一边翅膀的天鹅。

这个故事打动了大法官,她胜诉了。

法官还颁发了一个地方法令:从此在这个地区的幼儿园教师,只有解答问题的义务,没有传授知识的权利。

第一则小故事告诉我们,美国的教育模式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传授如何获得知识。

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获得知识的途径、工具、方法,很多看似大学生都难完成的任务,小学生一样能完成。

第二则小故事说的是,学校里填鸭式传授知识就像是剪去了天鹅的翅膀。

讲这两个故事主要想说明的是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这也会影响到未来在工作中的工作方法。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礼记?学记》中曾说过:学,然后知不足。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前几天有个家长问我现在学什么专业对将来最好?我说,你指的将来是多久?没有一个专业一定好,没有一个专业一定不好,世事变化太快,今天这个专业热门,很多人涌进去,明天可能就人才过剩了。

在西方,百年大专比比皆是,他们从来不想升级到大学,因为大专有它存在的必要,大专主要开设一些技能型专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学习的最大目的是学以致用,学习的方向要从用的角度出发,学习最有用的技术、知识、技能,而且最好在用中学,那样掌握得最快。

学习要专,在这个知识爆炸时代,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素质。

关键学什么?怎么学?相信很多人已经发现了:学习的结果不是发现自己懂得越来越多了,而是不懂的东西越来越多了。

行业分工越来越细,无选择性贸然学习一个新方向的结果就是,发现打开一扇门,外面是茫茫大海。

其实学精了一门,自然触类旁通,再学其他的就相对比较容易。

最忌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不精。

要学习工具性的知识,人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会使用工具,各行各业都有其独特的工具,工具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记得我在北美第一份工作的老板曾经告诉我:你如果有问题,一定要问我,如果听不懂,再问第二遍、第三遍,我非常乐于给你解答。

我很佩服西方人在技术方面的耐心,我也养成了耐心解答问题的习惯。

学问、学问,最重要的不是学,而是问!在学习的阶段,要经常问自己问题,然后由问题倒推的学习方法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