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性面试一般包括几个步骤:1简历评估这一步骤大多是先由电脑审核再人工审核。
主要看你是否真的符合公司的基本标准,你简历中的关键点是否满足公司需求。
为了过这一关,你必须花时间认真修改简历,恰当使用应聘职位所属行业里的术语、关键字(Key Word),合理安排简历版式。
2电话面试你的简历是否属实?从电话中听上去如何?你也许不知道电话里的人在你求职中的重要性如何,可以先假定对方是最终决定是否录用你的人(详见电话面试)。
3笔试主要是一些基础标准问题,考验你的基本功,西方面试中很少有笔试,就算有也是问一些别开生面的问题,而且放在后面。
但是在中国,通常把笔试放在前面,主要是为了从大量应聘者中,用这种廉价的方式,筛选出基本功扎实的面试者。
0对于笔试,我一直很不感冒,在北美基本上我会拒绝那些先要求笔试的公司。
首先,要求笔试的公司的领导不是能力有限就是不负责任,不是他没有辨别良莠的能力和自信,就是既想择优录取,又想走捷径、节省资源。
这是很不负责任的,至少从IT行业来看,理论考试并不能真实反映一个人的能力和潜力,IT产品越来越多,程序动辄数百万行,非一人之力能完成的,需要协同工作,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
加上现在软件的帮助文档已经极其完善,真正能为公司做出大贡献的员工,都是分析能力出众,思维活跃,开创性强的人。
这些人往往在小节上有些欠缺,这样的人在笔试中被淘汰对公司来讲是很可惜的,对个人的自信心更是个打击。
其次,先要求笔试的公司基本都是短视公司,只想现阶段榨取劳动价值,不考虑员工的长远发展,这类公司大多工作强度大,福利待遇差(真的没时间,完全可以花钱请中介公司进行前期筛选,连这点钱也不愿出的公司,可能给员工好的福利吗?),公司管理制度死板,人事关系混乱,即使只为了获取工作经验,这类公司的Reference也没什么价值。
第三方面试你的能力是否与你所说的相符,是否能做到公司想要你做的事,审核者可以是第三方,如独立的猎头公司顾问,也可能是招聘机构代表,甚至可以是一个心理学家。
通常这些人在提取信息和评价人才方面会比决定录用与否的公司面试官更专业。
许多公司内部有专门审核人才的面试官,这些面试官对求职者进行分类,决定是否把他们的资料递交给公司的决策者。
记住:尽管他们通常不能决定是否要你,但他们可以决定不要你。
情景面试一些公司会采用情景面试来选拔人才。
面试中,考官会询问你之前对一些事情的处理方法或让你处理某些特定情况。
通过你以前如何处理某种情况可以预测你未来会有怎样的表现。
面试官可能会编造一些情况,然后问你怎样处理。
他们可能会要求你讲述与同事的某一次不和,或是某一次遇到的棘手项目,你是如何处理这些情况,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等等。
面试官通常在这方面接受过专门培训,也有些面试官会创造某种情景来考核你的抗压能力,例如:面对一个怒气冲冲的顾客,如何应对最后期限(Dead Line),等等。
小组或团队面试这类面试会由一定人数的面试官(通常3~5个)同一时间在同一个屋子里主持,你会见到你的合作伙伴、团队伙伴,未来与你共事的人。
这类面试中你可能会交到比较好的伙伴,他们想知道你可以为这个职位带来什么,你在过去怎样完成某一具体任务,什么事会让你很兴奋或抓狂,与你共处或共度时光会怎样,而你也同样想了解有关他们的这些信息,这是一个让你了解团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