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获得面试(12)

2025-03-30 16:28:23

1.列举成年的亲戚。

2.列举亲密朋友。

3.列举以前或现在的邻居。

个人通讯录:1.列举你知道的专业人士。

2.列举你的律师,会计,经纪人,保险公司,承包商以及和你做过生意的专业人士。

3.列举在家教或社会组织中认识的人。

专业人士:1.列举专业组织中认识的人。

2.列举在过去5年内和你一起工作过的同事或经理。

3.列举以前公司工作中认识的其他人。

4.列举和你工作过的卖主或供应商。

专业人士的联系:5.列举以前的客户。

6.列举以前的竞争对手。

7.列举以前公司的前任顾问。

8.其他。

那些直接认识你的人或许不能提供岗位给你,或者他们只能起到宣传作用,这张名单上的联系人会把你推荐给第二个联系人,第二个联系人会把你介绍给你想要的公司或者你以前没考虑到的公司。

假设把一个卵石扔到水里,水面上会泛起涟漪,同样,建立人际关系,首先要从你最了解的人开始,然后在人际关系中拓展,扩大范围增加人际关系圈中人的数量。

据研究表明,一个人一生中,认识的能叫出名字的人一般在250个左右,如果你通过这250人的人脉网络,那你的理论人脉网络就扩大到6万人以上了。

也就是说在一个300万人左右的城市里,任何两个陌生人,只要讲到第三个名字,就一定可以找到联系。

在感叹世界太小的同时,你会发现人际关系的魔力。

人脉关系网只要你愿意去建立,就可以扩大得很快。

但是大的人脉关系网的维护是个很费资源的事,考虑到成本,并不是人脉网络阔得越大越好,只需好好维系现有的人脉关系网,等你真有需求的时候,网络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辐射出去。

人际关系就是在主要的关系网中与人交流,寻求帮助以便获得:1.信息2.建议3.想法4.他人的联系方式5.支持在多种人脉关系网中,有几种是对找工作最有效的,一定要把这几种关系维护好:1老师、同学和同行专家。

学生时代结下的友谊是比较牢靠的。

因为相处的年龄是比较纯真的时候,所以中学同学感情最好,但是中学同学分专业后基本从事的都是不同的职业,所以在找工作的帮助上,仅限于帮忙介绍,混个脸熟而已。

大学是性格定型的时代,而且同学的专业相同,大学同学在专业上的帮助比较大,但是地域分布又比较广,同城的不多,在找工作方面帮助也并不大。

要想在找工作方面得到帮助,最理想的是同城的师兄、师姐。

所以在学校多认识师兄、师姐,维护好关系,将来在找工作时会给你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他们还可以做你的介绍人。

还有就是老师,桃李满天下,又基本都是行业专家,如果他们愿意做你的推荐人,一个顶一百个。

老师和同行专家还是解答问题的最佳人选,每次面试回来,不懂得如何回答的问题要及时请教,这样才能不断提高。

记得我完成IT课程第一次参加招聘会时,我在一家公司展台前停下来,递上简历,对方看了一眼,问:这个项目里每个程序大约写多少行代码?那个是一个实习项目,我只做了很小的一部分,每个程序大约150行,于是我放着胆子说:大约300到400行。

对方叫我回去等电话,说有消息会通知我。

我回家把这个问题问了我的IT师傅,他听了大笑:四五百行的程序什么也不是,少说也得说5000行以上,最好说8000行,然后说其中40%是注释,就比较专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