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手身影:中国商业原生态实战案例 > 第二章组织再造与公司估值(4)

第二章组织再造与公司估值(4)

2025-03-30 16:29:04

如果抽掉复杂和烦琐的人头盈利量测算和多少有些微妙而武断的市盈率定位,那么这个估值过程可以表达为如下这样一个傻瓜测算:新东方价值=(35万人次×250~300元利润/人次)×50倍市盈率=50亿元新东方值50亿元,创业元老或关键人物如果变身为公司股东,谁都可以变成亿万富翁。

和君咨询的这个论断对所有新东方人来说,是震撼性的和激动人心的,同时也是疑惑不解的和将信将疑的。

那时候的新东方,是一个即将散架的乱摊子。

有业界人士笑话说:和君咨询真敢胡说八道,新东方也值50亿元?一群教书匠刚挣了点小钱就奢望成为亿万富翁?做梦!和君咨询抛出的这个50亿元的大饼,逆转性地让新东方乱局中的所有事主改变了看待利益大小的口径和视角。

他们之间一直以来纠缠不息的眼前利益纷争,陡然变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或不足挂齿。

人们开始审视自己的真正利益所在,开始考虑如何寻求妥协和保持合作以求那份真正利益的到来。

五、面对公司政治:义与利的平衡木新东方进入乱局和走出危机的整个过程,一直纠缠着复杂和痛苦的人际旋涡和公司政治,剪不断、理还乱。

其中的关键事主是新东方三巨头——校长俞敏洪、副校长徐小平和王强。

王强是俞敏洪在北大时候的同班同学,徐小平是俞敏洪在北大念书期间的青年教师。

三人在北大时候就相知相熟。

后来徐小平、王强留学北美,分别在加拿大和美国安家立业。

1995年,国内创业将近5年而且初成气候的俞敏洪专飞北美,以机会、梦想和激情力邀徐、王回国加盟新东方,同追两个梦想,共创一番伟业。

两个梦想和一番伟业是:发财梦和哈佛梦——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办成一所像哈佛那样的私立大学。

徐小平、王强毅然放弃北美生活,义无反顾地回国投身于新东方的事业。

从此,以俞敏洪为头马、以徐小平、王强为其余二马的新东方三驾马车齐拉共跑,带领新东方走出了一段狂奔突进的崛起和欢歌岁月(1995~1999年)。

图21《东方马车》封面(作者:卢跃刚)2000年前后,大家共事的蜜月期和高潮期永远地结束了。

新东方已然做大了,但新东方是谁的一直没有解决。

民办公有的新东方学校产权状况,像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笼罩着新东方的创业功臣们。

俞敏洪及其家族成员一直把持着新东方的关键部位,行使着这样那样的肥缺分配和管理权力,但在收入提成、分灶吃饭的利益模式下,有谁能够放心和相信俞敏洪的管理地位和权力不会夹带自利企图呢?各路诸侯渐次壮大,互相攻伐,浸染领地,争夺地盘,灵魂人物兼管理者俞敏洪顾头难顾尾,使出浑身解数化解是非纷争、平衡各方利益,但总是吃力不讨好,安抚了这个又得罪了那个。

三番五次下来,俞敏洪的管理权威和公信度受到全面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