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集体,一群人,权威既失,秩序大乱;公信迷失,人心离散。
先是说理,后是争论,再后是指责,再后来是谩骂和哭闹,再再后来则是下台的下台、辞职的辞职、栽赃的栽赃、告状的告状、跳槽的跳槽、另起炉灶的另起炉灶……大作家卢跃刚在关于新东方的报告文学《东方马车》(见图21)中这样描述:新东方团队迷茫、困惑、痛苦,失去了方向,陷入了互相猜忌、怀疑、批判、攻击的信任危机之中。
内耗多于建设,利益抛弃友情,情绪覆盖理智,遍体鳞伤,概莫能免。
直至最后,无论是争权夺利,还是人身攻击,都白热化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
恶性的公司政治肆无忌惮地全面爆炸,新东方风雨飘摇,眼看着就要局毁人散、灰飞烟灭!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两个梦想和一番伟业哪里去了,没人关心!在新东方的管理乱局和政治危机中,和君咨询因专家身份而一度成为新东方各派人士共同指望的对象,俞敏洪、徐小平、王强等都希望和君咨询能够主持公道、评判是非、斡旋关系、说服异己,最终给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他们之间连吵架、骂仗和人格攻击都会在和君咨询的会议室里展开。
面对这样的局面,作为专业机构的和君咨询,一旦失去应有的操守和把持,后果将不堪设想。
此时,两个梦想和一番伟业,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和君方面的主事人王明夫的咨询角色,成为王明夫在整个过程的各种场合中表明态度、发表观点、斡旋关系、引导事态、提出主张、勾画方案的基础立场和道义底线。
新东方要想走出乱局,以下三点是关键:首先,大家必须确立看待问题的正确立场和态度。
通过历史分析大家可以看清楚:乱局是在新东方长大的过程中一步步形成的;问题的出现是历史上分封聚众、坐地分银模式的必然结果,而与哪个人的道德和人格无关。
管理的问题需要依据事实和逻辑,通过理性的和客观的管理方案来解决,而不能转向道德和人格,人为地将问题复杂化、人格化和微妙化。
大家放弃道德怀疑和人格攻击,重新建立信任关系,回到客观地看待问题的立场中来,是解决问题的首要前提。
其次,从义方面重新燃烧起新东方事业的理想主义光芒。
新东方人多是北大骄子,是读书人,大多有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精神气质。
《孟子》(见图22)曰:士何事?尚志!《礼记》曰:士不可不弘毅!1995年底,徐小平问俞敏洪:你现在有钱有事业,还有什么问题?俞敏洪思忖片刻说:还缺点崇高感!如今,新东方人围绕一己利益扭打混战、纠缠计较、精神疲惫、形容枯槁,浩然之气尽失,两个梦想和一番伟业不翼而飞,我们志在哪里,谈何弘毅?志不立,毅不弘,崇高感从何谈起?真是应了朱子的那句话:志不立,则一齐放倒了!英国人为他们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而自豪和自信,他们有个说法:只要牛津、剑桥还在,英格兰民族就不会没落。
今天,我们的国人还值得因为哪所大学的精神而自豪和自信呢?在中国的现时代,独立、自由、深厚、沉雄的大学精神亟待复兴,办成一所哈佛式的中国私立大学是国家和民族的时代召唤。
传统体制下的中国大学已经步履沉重甚至积重难返了,中国的教育事业需要有着新理念、新精神和新体制的新东方。
造就一所哈佛式的中国私立大学的梦想不能丢。
我们读书人,一生何求?岂可因私利而忘大义,贻笑于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