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公司治理和经营主导方面:2002年之前的新东方经历着复杂和痛苦的公司政治斗争,俞敏洪几度从核心领导地位上下岗,公司治理和经营几度陷入危局。
2002年之后,俞敏洪以其难以替代的经营能力和胸襟气度而最终确立起绝对权威和经营主导权,其他第一代创业元老变身为股东后退居二线,俞敏洪带领第二代骨干人才把新东方推上了全新的发展阶段,直至今天。
(2)在经营形势方面:新东方的增长趋势不减当年,广州、上海、深圳、武汉、西安、长沙、成都、沈阳、扬州等地新东方学校陆续开张,形势喜人(见图23)。
截至当前阶段,新东方在全国的学员已达到100万人次/年。
图23新东方大厦(3)在经营模式和组织功能方面:新东方彻底改变了分封割据、收入提成的个体户经营模式,逐步过渡到组织化和流程化的运行体系。
公司在决策机制、产品研发、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品牌建设和传播、财务管理、组织管控、信息系统等方面,初步建立起一整套相对完整的规章制度、功能体系和企业文化。
在新东方的规范化建设和组织功能发育过程中,普华永道继和君咨询之后成为新东方的咨询顾问。
(4)在私募融资方面:2002年国内某证券机构出资现金2亿元,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取得新东方15%的股权。
后因该机构的入股动机偏向于股市投机而被新东方及时识出,经双方友好协商决定,新东方对该证券机构作出了退资处理。
2004年12月,美国的老虎环球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正式投资入股新东方,出资2250万美元,占新东方10%的股权,并以合同条款约定:凡是新东方私募融资,老虎环球基金拥有优先认购权。
事实上,自从2003年开始,新东方就已经成为私募资本机构追逐的目标。
高盛、鼎晖、华平、IDG等投资机构皆委托过和君咨询约见新东方,表达了想投资入股新东方的强烈意愿。
新东方股权已然成为投资界的抢手货,但优先认购权已被老虎环球基金锁定,其他资本机构只能望而兴叹。
(5)IPO和纽约上市:2006年9月,新东方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挂牌,IPO及SECONDLYOFFER募集资金约15亿美元。
截至2007年5月,新东方总市值约17亿美元(约合120亿~130亿元人民币,是6年前和君咨询估值50亿元的两倍多)。
以私募估值和上市交易为契机,持有股权的一批新东方人成为千万富翁和亿万富翁,一个新东方富豪群在中国财富界一夜之间冒出,关键人物全部成为声名显赫的财富新贵。
其中,俞敏洪持股价值约30亿~40亿元,被媒体称为中国5000年历史上最富的教师。
早已退居二线的新东方元老徐小平和王强的持股价值约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