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手身影:中国商业原生态实战案例 > 第五章外销企业的国内营销(5)

第五章外销企业的国内营销(5)

2025-03-30 16:29:05

但是,HY如果不能成为B市场的强者,上述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形成。

在可预见的2~3年内成为B市场中的强者,也就是后来居上者,是HY国内市场战略的关键目标。

(2)HY怎样才能赢得在B市场的领先与成功?审视B市场的竞争对手,HY似乎胜算不大,机会渺茫。

我们在第一部分已经罗列了一批相对领先的竞争者,如松下、三雄极光、奇利等,这些企业虽然不能成为行业统治者,尚无行业领袖的地位,但其相对优势也很明显:一是行业先进入优势;二是初步的品牌优势;三是经济区位优势,即地处古镇或珠江三角洲,在那里灯具灯饰企业云集,有很强的区域专业化协作优势,信息广、距离近,使生产组织快捷、成本低廉。

我们要做品牌,但打品牌我们打不过已经在T8支架格珊领域已经有知名度的领先品牌。

我们要追求高品质,但短期内我们没有全套高效的灯具生产线,以及阵容强大的专业设计队伍。

我们要控制成本,但我们没有能与古镇相比的区域专业协作优势,甚至我们部分地需要他们来为我们OEM,成本优势的潜力难以占先。

(3)作为后来者,HY采取跟随战略的结果会是什么呢?HY采取跟随战略,切入B市场,就是要在多点上全面努力,保持在各个面上跟进竞争对手,在每一点上能够超越更好,不能超越则尽可能拉近差距。

全面拉近差距,困难重重。

努力之后,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我们将不可避免地付出很大代价:一是短期之内进行较高的资源投入;二是仍然不能进入品牌的第一方阵,虽有了一定知名度,也有了品牌影响,但仍是在这个市场的二流品牌队伍里面。

这是由于对手已经形成的优势所决定的。

这样的预期如果实现,从经济绩效角度来讲,HY是有收获的,并且在国内工程照明市场中有了地位。

但是,市场经济的规则,决定了只承认第一第二的企业,跟随者是这个市场的边际供应商,其不稳固地位决定了他们只能看天吃饭,摆脱不了领先者的挤压与蚕食,企业运营在高风险的区域内。

同时,HY作为这样的跟随者,是不能为其光源产品带来一个美好未来的。

总之,简单地按照市场上什么好卖就卖什么,什么挣钱就做什么的思路,而不去充分发挥HY的优势与潜力,是不能把HY带入长久未来的。

(4)HY要成为市场领先者,唯一的道路是颠覆工程照明市场的固有格局。

目前工程照明的现有产品格局是这样构成的:光源方面是T8普通直管荧光灯为主流;核心器件方面是电感整流器;灯具方面是与上述产品相配套的支架与格珊。

直管荧光灯的购买行为,有指定品牌购买的,也有被经销商推荐而购买其他品牌的。

经济发达地区的消费观念相对成熟,指定购买远远多于推荐购买。

直管荧光灯的品牌,从高到低分别是:跨国品牌(飞利浦、欧司朗、GE)、国内品牌(佛照、电工、华强等)以及国内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