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龙飞凤仵 > 第30章 宋主任呐

第30章 宋主任呐

2025-03-21 22:51:37

被打了一棍子。

宋宁动了动右胳膊,不在意地道:没伤着骨头,休息几天就好了。

人太多了,打斗的时候,她的力不从心主要来自于体力,不过这些能很快就能改变,她并不担心。

至于受伤。

打架不受伤那是神仙吧,她早习以为常了。

鲁伯伯您有没有受伤?宋宁问鲁彪。

鲁彪揉着后腰:胳膊和后背都有打了,刘家人像狗一样,打架不懂规矩,纯粹瞎打。

你这话说的没道理,打架不瞎打还有规矩?鲁张氏哭笑不得地看着丈夫,又担忧地看着他们两个人,要不,去看看大夫吧!鲁彪摇头:哪用看什么大夫,抹点药酒就行了。

那我去买药酒。

鲁张氏说着就去买药酒了,在门口碰到提着一筐子包子的鲁苗苗,他乐呵呵地给鲁张氏塞包子,口齿不清地道,娘,您吃两个再出去。

你受伤了没有啊?鲁张氏问他。

鲁苗苗左动右动,指着自己的屁股:屁股疼,有人踹、踹我屁股了。

鲁张氏点头,小跑着去买药酒了。

宋宁和鲁苗苗一起吃了近二十个包子,才觉得活过来了,瘫在椅子,只想睡觉。

鲁家的人中午在这边吃过午饭才回去。

宋宁揉了药酒,睡了一个下午,才觉得舒服了许多,但浑身开始酸疼,她揉着胳膊在院子里活动,虎子在院子外探头探脑的,她招了招手:干什么呢?你受伤了吗?虎子打量她,今天的架那么激烈。

宋宁一副被冒犯的表情:怎么可能,我可是宋主任,从不受伤。

虎子满眼的崇拜,眼巴巴地看着她:不过,为什么苗苗叫你宋主任?官号,我爱听!宋宁指着正堂里放着的梨,自己拿了吃。

虎子摇着头,左右看看,一副间谍的样子:大家都在议论你呢,但都害怕你,没人敢来找你麻烦。

你是一战成名,连外面的人都晓得,刘家祠堂被你砸了。

厉害!虎子崇拜地道。

宋宁点头,一副老大的样子:以后有人欺负你,报我名字!真的啊,好!虎子一副被光环笼罩的幸福表情,得意洋洋地道,我要打遍天下无敌手。

说着,腰板笔挺地出了院子,气势极足。

宋宁哈哈大笑。

笑什么?刘杨氏从外面进来,虎子刚才来过了?宋宁点头:您去哪里了?我将刘大荣的衣服鞋袜都收拾好送到磨坊里了,等明天他从横梁放下来,会来拿走的。

刘杨氏从怀里将和离书拿出来,看了又看,又泪眼朦胧地看着宋宁,娘看了一下午了,到现在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以后您就是单身女士。

宋宁搂着她的肩回家,以后你只管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就行!杨氏噗嗤笑了起来:什么女士,奇奇怪怪的话,娘都听不懂。

娘年纪大了,还打扮什么,你能好好的,娘就心满意足了。

宋宁摇头,把新买的铜镜放在她面前:您看看,您这张脸多好看,不买点胭脂水粉花布衣裳金银首饰,就是暴殄天物!你这丫头。

杨氏看了看镜子,想到以前的光景,顿了顿点头道,改天和你张伯母约了去逛逛。

宋宁点头:买买买!是,买买!杨氏噗嗤一笑,想到什么,正好有空,我们想一想明天请客的事。

母女两人把菜单商量了出来。

阿宁,宋主任!鲁青青气喘吁吁地跑进院子,扶着她家门框喊道,你、你没事吧?杨氏哭笑不得:快进来喝口水,怎么跑的这么急。

鲁青青抹着汗坐下来,好一会儿才喘匀了气:我、我在对岸听到二条巷打架的事,就拼命跑回来了。

你没事吧?我今天就不该出门!鲁青青一脸懊恼,这么大的事,他要是在好歹能帮她一把。

宋宁看着他:我没事。

倒是你怎么一脸红痕,还晒的黑红黑红的?秋香家对岸的晚稻熟了,我已经割了两天了,还有一天才能弄完。

鲁青青疲惫不堪地灌着水。

杨氏给他拿中午热在锅里的包子:我记得她家就三亩还是四亩来着?她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还有他爹娘一起,四亩地还要做三天?鲁青青塞了三个包子吞了:没、没这么多人,就我一个人在地里。

她爹腰疼,弟弟要读书,大哥要在家陪她有孕的嫂子,就、就只能我一个人能干活了。

杨氏一脸惊讶,好半天心疼地给他擦汗:丁家有福气,寻到你这样的好女婿。

真爱啊!宋宁拍了拍鲁青青的肩膀,明晚上我在家请客吃饭,亲自下厨,你早点回来啊。

鲁青青眼睛一亮:好啊!不过,你会做饭吗?不要小瞧我,我浑身都是本事。

宋宁道。

鲁青青偷偷翻了个白眼,擦了一把汗:我还要回去,稻挑回去,免得晚上被人偷了。

他又急匆匆走了。

宋宁无语。

第二天宋宁锻炼回来,母女两人带着蹭吃蹭喝的鲁苗苗一起去菜市。

去了菜市,宋宁才真的知道,什么叫一战成名。

阿宁娘,这就是阿宁吧,这丫头真是越长越好看了。

一进菜市,就有婶子伯娘的上来围着她们说话,打量她。

昨天的事我们可都听说了。

把刘家祠堂砸了吧?!砸的好,刘家那一窝子人成天恶心人。

有位年纪大的奶奶道,那年江水上涨,县衙要挨家挨户点头头堆圩埂,没有人愿意和二条巷刘家人一起干活。

对,我也记得。

刘家人赖在圩埂睡觉,真的又懒又不要脸。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着话,围着夸宋宁。

要我说,不要住二条巷,不行来三条巷住。

刘大荣那破房子也不好住人,花个十几二十两,就能新买个比他那个好的了。

杨氏头疼,说了一圈她就不知道怎么回这些人的话。

不等她开口,宋宁已经握着年纪最大的那位奶奶道:您说的对,这种人就是不能惯着,该收拾的就得收拾,打怕了,以后看见你他贴墙走。

对,对!奶奶觉得遇到了知音,我当年就和你们巷口那个花媒婆打架了。

她站在人群里既出挑又和谐,让杨氏想到那年破圩发大水,县令在老百姓当中,安慰大家和大家说话的情景。

还真有点官样子。

杨氏收回思绪哭笑不得。

她和鲁苗苗两个人去买菜,等买好了,发现宋宁的周围已经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半菜场的人了。

话题已经从打架,聊到了母猪下崽的事,宋宁和那位婶子道:……您将母猪和小猪分栏,每隔一个时辰轮流抱过去喂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