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龙飞凤仵 > 第448章 来的奖赏

第448章 来的奖赏

2025-03-21 23:03:11

赵炽奖励了一只金翅鸟,寓意大鹏展翅,大展抱负。

让计春亲自往济南府送。

计春连走前去宋府。

宋延徐休沐在家,听闻计春来了,迎到了门口笑着道:计公公您如何亲自来了,可是圣上有吩咐?是大喜呢。

计春让随从将装着金翅鸟的匣子打开,这可是圣上赏赐的。

宋延徐楞了一下,随即大喜:这、这是圣上赏给微臣的?差不多。

计春笑着道,给小宋大人的,这不,让杂家跑腿去济南。

宋延徐脸上的笑容瞬间龟裂,他面皮抖了抖,难堪地道:是、是差不多,圣上抬爱了。

是吧。

杂家这就要走,想着拐着来问一问宋大人和老夫人,有没有东西要给小宋大人捎过去的?送什么?送他一顿板子差不多。

宋延徐强颜欢笑道:有有有,她祖母就惦记着她,给她做了几身衣服,还劳驾公公您捎去。

成,杂家等一等,宋大人你去取吧。

宋延徐让柳青梅去宋世安房间找了两件新的夏衣包着,又去了宋老夫人房里,道明了来意。

宋老夫人冷笑一声:送什么,送她一面镜子最好。

可嘴上这么说着,还是乖乖让人段妈妈收拾点心、鞋子包好了拿去了外院。

冤孽。

宋老夫人摔了门。

宋世青挽着柳青梅的胳膊低声道:祖母一面恨死了她,恨不得嚼碎了吞掉,一面又不得不装作疼爱的,真够累的。

不要乱说。

柳青梅低声道,这才开始而已,大小姐这官做的很好,将来啊……不定还有让她更难堪的局面。

柳青梅将东西送给宋延徐。

宋延徐带着人提着两个包袱到外院,千恩万谢的让计春将包袱带去济南。

计春从江记鱼馆下路过,罗子章站在楼上看着,他的同僚问道:罗大人,圣上这一次赏的倒是很有排场,让计春亲自送去了。

您说,圣上会不会将小宋大人调回京城?罗子章摇了摇头:应该不会吧,一是他确实年轻,需要资历,二则,让他回京安排在哪个位置,都不合适。

也是,这么年轻的后生,又是个不安分精明能干的,确实不好安排。

罗子章想到宋宁就觉得有意思:不过,还是是盼着他早些回京吧。

平凉那边没消息来吧?没有。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啊!罗子章刚说完,楼下他的随从上来,回道,大人,袁成桥给大理寺递状纸告小宋大人了。

告什么?罗子章一愣。

随从回道:告小宋大人利用金沙矿煽动民心,想借机搞个人崇拜,还暗示民众爱戴崇敬他,分明就是意图不轨,居心不纯。

诉求呢?诉求是年轻狂浪撤职查办。

罗子章凝眉:唐大人这是什么意思,人告他就敢收……为什么不早点,偏在圣上赏赐走了以后。

让人不解。

计春隔日到的济南府,他的随从提前通知了宋宁。

宋宁又让人去告诉了王福贤等三位大人。

计春进城的时候,鞭子挥响,百姓都上街看热闹,挤挤攘攘要看圣上又赏赐给宋宁怎样的宝贝。

计春也给面子,将金翅鸟捧在手里,一路走去府衙。

路上百姓嗡嗡议论着,每个人都喜气洋洋。

这么大的鸟,宋大人应得的。

有人笑着道,怎么不多赏赐一些呢,宋大人最近那么辛苦。

是哦,回来的时候我看到了,都晒黑了人也瘦了。

金沙矿的案子太累人了。

大家聊着,跟着计春往府衙去,计春目不斜视,但耳朵都听着的。

到府衙门口,宋宁亲自迎到门口。

计春当街展开圣旨,周围的百姓跟着一起跪下来。

圣旨读完,满街的人跟着宋宁一起谢圣恩,一起欢呼喝彩。

与有荣焉。

鲁苗苗,去买鞭炮,买糖来!宋宁笑着道。

是!鲁苗苗还没有去,百姓就已经将鞭炮点了,杂货铺子里挑了一箩筐的糖,沿街发,人人有份。

热闹劲儿比过年还甚。

计春也跟着吃了一颗糖,和宋宁道:这济南府热闹,人人欢声笑语,杂家这辈子还是头一回见呢。

都是因为圣恩,大家沐圣恩,高兴!宋宁道。

计春笑着应是:杂家要去给齐王爷请安,宋大人您和齐王爷熟,领个路吧!不用,王爷在衙门呢,您进去就能见着了。

还真的是……捕头?计春小声问道。

宋宁点头:王爷高兴。

可不,王爷不高兴做的事,谁能强迫他呢。

计春进衙门,老远就看到赵熠和宋元时对面坐着在说话。

赵熠穿着捕快服,明明普通的一件衣服,就是让他穿的器宇轩。

奴婢给王爷请安。

计春上前去行礼。

赵熠看向他扬眉问道:来干什么?小宋大人立功了,奴婢奉命来给小宋大人送赏赐,正好也王爷您捎带了几包鲜花饼。

计春道,昨儿御膳房刚做的,照着您喜欢的口味做的,您尝尝?说着给赵熠拆开食盒。

心中很忐忑。

有心了。

赵熠拿起一块咬了,微微颔首,还不错,你也吃。

计春受宠若惊,忙回道:特意给您送来的,您吃,您吃。

赵熠颔首:难得来,住几日?不敢住几日,圣上跟前没人伺候奴婢不放心,这来和您请安,奴婢就折返回去了。

计春道,王爷要是吃着好,改几日奴婢再给您送一些来。

赵熠回道:不用了,这里能做。

说着对门口的阑风道,送计公公。

阑风应是,去送计春。

计春当天下午就返回京城。

第二天下午进宫,赵炽正好散朝回来,他收拾妥当进金殿回禀。

将一路见闻,济南府见闻都说了一遍:……说一句太平盛世也不过如此,所有人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要说多敬怕宋大人,那是没有,可每个人都拿着他当自己人,他刚说放鞭炮庆祝,那边百姓早就备好了,自发点炮仗,整整放了半个时辰。

不但济南府,说是莱县那边还要给他建功德碑。

赵炽扬眉:那齐王呢?齐王理刑馆做事百姓不知道,但奴婢一路打听,这一次金沙矿的事,因为银两不够退,大家又不相信通威银庄,于是齐王府出面担保了。

百姓们都说齐王好,虽说平日不见人做的事也不多,可他能由着山东地界上的官员实施新政,由着济南府孙维力和宋世安折腾,也是他的好了。

赵炽揉了揉眉心,没有说话。

……你去理刑馆,他果然穿着捕快服?计春应是:改过绸缎料子做的,穿在齐王爷身上,器宇轩昂。

赵炽靠在椅子上,闭目没有接话。

还有一件事。

计春回道,不是有个新政,让女子免费读书吗?奴婢一路过来,可看见不少女子出来做事了。

荒地也开的多。

奴婢还特意让人去瞅了一眼他们办的砖瓦坊,生意特别好,一天到晚炉子都不歇。

砖瓦需求量大,就说明盖房子的百姓多。

百姓盖房子多的根源在于,日子好了。

有钱才能盖房。

这是一个良性的表现。

也就两年,济南府和山东那边和别处甚至京城就不一样了。

赵炽没有发表意见,指了指桌子上:袁成桥写状纸告宋世安,唐太文将状纸递交了,你看看。

计春一怔,打开状纸看了看,就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但也一点不奇怪,这就跟小孩打架一样,拳头乱挥不显累,但凡一拳打到你肉上,他就值得。

圣上您这是准备……训斥吗?计春问道。

刚刚赏赐送过去,又训斥宋宁,对宋宁倒没什么,但别人会觉得赵炽朝令夕改反复无常。

唐太文他们对宋世安,纯粹是报他们儿子的仇,没别的。

你再看桌子上的另外一封。

赵炽道。

计春来回四天,状纸送上来不说还有一封联名的信,证明袁成桥的能力,和这一次差一点酿成的大祸,而如果没有宋世安这个祸变的难以收场。

请圣上不要理睬袁成桥。

这……山东所有官员联名的?计春觉得不可思议,今天刚送到吗?赵炽颔首。

这、小宋大人确实了得。

计春笑着道。

赵炽颔首,道:放她在济南府做个推官,倒是可惜了。

计春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