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龙飞凤仵 > 第496章 山中有兽

第496章 山中有兽

2025-03-21 23:04:31

乔四带人进去找人,宋宁喊了阑风:把啸天老爷请来。

阑风回去将啸天找来了。

啸天看见宋宁就扑上来个,宋宁摸着它厚脊和圆肚子:啸天老爷,您这入赘的生活过的滋润啊,眼下媳妇儿是不是又得怀狗崽子了?再生就阉割了。

赵熠冷飕飕地道。

啸天肉一抖,夹着个尾巴躲宋宁后面看赵熠。

别躲了,你自己克制一点,生那么多你那点钱可养不活自己孩子了。

宋宁将他提溜出来,指着地上的包袱,去闻闻那包袱,进山找人去,看看你的本事了。

啸天汪汪笑着,跑去闻闻包袱,蹿进了山里,一副好好表现莫要阉割的表情。

你吓唬它干什么,要割就割,别吓唬人,这样不对。

宋宁道。

赵熠点头:你说的有道理。

众人无语。

我们从北门进山,去重走一趟吕止当是走过的路。

宋宁和赵熠以及赵熺带着人往北门去。

如今皇宫羽林卫的指挥使名叫尹治,今年三十六,没有武功,但他的副手韦通达武功高强。

宋宁听说过韦通达武功,高到什么程度呢,京城人称小随将军。

随将军是谁?是宋世安和宋世宁的外祖父随将军。

他在军中是传说,武功盖世。

宋宁很好奇,问赵熠:韦通达的武功和你谁更好一点?客观说,我力道一定不如他,但他的灵活度比不过我,最重要的,天底下无人兵器能出我左右。

赵熠用最平淡的语气说厉害个话。

听的宋宁一愣一愣的。

真的?她问道。

赵熠颔首:待我有兴趣想去和萧挞重元会一会的时候,你就知道你我有多厉害了。

期待期待,特别的期待。

赵熠不置可否。

赵熺也听的一愣一愣的,看着赵熠:你武功这么高?你也可以。

赵熠回道。

赵熺就明白了,指着赵熠道:哦……我家云台吹牛的本事一等一的。

那是。

赵熠拍了拍赵熺的肩膀。

宋宁正要说话,看到上山的石门里走出来两个穿着羽林卫服装的人。

羽林卫分两队,内卫和外卫,据传共有一千两百人,但宋宁猜测,这样护皇城的主力军不可能只有一千两百人,说不定新煤山里养了很多人呢,就像阆中的牛头山里,不也养着两千土匪。

当然,她没什么证据,纯粹猜测。

不要胡思乱想,这里养不了,京城做事没有不透风的墙。

赵熠道,养在别的地方还差不多。

比如永生教?赵熠轻笑。

臣给二位王爷请安。

出来的两个羽林军士来行礼,赵熠道,大理寺来查吕止案,上山要办什么手续吗?手续臣去补办就行了。

赵熠颔首,带头往山上走,走了十几步,有人追上来,大步流星步伐矫健:臣韦通达,给二位王爷请安。

宋宁打量韦通达,膀大腰圆却又不蠢笨的身材,长的也是浓眉大眼老实本分的。

正好,你带路吧。

赵熺冲着他招手,韦通达应是,走上来道,臣在前面引路,二位王爷担心脚下碎石枯枝。

进山,爬上半山,就看到了一个风亭,亭子很破旧。

宋宁站在亭子里往另外一层山坳里看,就看到里面满山的枫树,可想而知,当入金秋时这里将是怎样一种美景。

当时吕公子李公子上山的时候就停在这个风亭里,那天不是臣当值,但他二位到半山腰后,臣也赶到来打了个照面,毕竟我们大人将北门这一片的守卫,主要交给了臣负责。

你还真是负责。

那你细细说说当时的情景。

赵熺说完,挤了挤宋宁,云台在济南时做捕头,我现在有没有捕头的样子。

宋宁唰一下竖起大拇指:像!嘿嘿,我娘就说我干什么像什么,主因是我聪明。

宋宁点头不迭地捧场。

韦通达介绍当时的情况,虽然已经说过很多遍了:当时臣追上来的时候是半山腰,也陪着吕公子上到这里,他二人站在这里往下看红枫,说等过几日还要再陪着太子来,这种美景不应错过。

臣陪了大约一盏茶,他二人聊天吟诗,臣一直陪同倒显得多余了,就叮嘱他们千万不要下山去对面,如果真想去请叫我们的人陪同。

说完这些臣就下山了,正好也有事要办,就留了人守着去办自己的事了。

要是知道会出事,臣怎么也不会离开的。

赵熺安慰他:这谁能想得到,你也不必太自责了。

韦通达叹了口气。

亭子里就没有人说话了,赵熺很尴尬:云台,你说话啊,你不是捕头吗?捕头查案到了现场不应该是巴拉巴拉一通问?今天你是捕头,我不抢你的风头。

赵熠道。

赵熺撇嘴,又去看宋宁:小宋大人,你问问题啊。

是!宋宁冲着韦通达抱拳,问道,这个亭子里往那一片红枫去,路上会遇到猛兽吗?韦通达认识宋宁,可以说整个京城没有人不认识宋宁的。

有可能会遇到。

整个新煤山里,你们数过没有,能吃人的猛兽有多少种类,多少只?宋宁问他。

老虎、熊、野猪、狼、豺?按道理,这里面的动物种类和数量,应该是会统计的。

老虎的话,去年上半年数过,估计在八只左右,熊的话,听到过叫声,但下官也没有见过,野猪最多,其次就是狼和豺了。

鹿多吗?韦通达点头:很多。

鹿在秋天很活跃,那个时间段倒真有可能遇见猛兽。

宋宁顿了一下,道,我们下去看看?赵熠颔首:下!那、那走这边,这边好走一点,坡子缓一点。

韦通达道。

宋宁打量四周,分辨方位。

如果把京城看做坐南朝北的一个大盆,最北面顶头是皇宫,在皇宫的东面是琴山,西面是新煤山。

又以新煤山为中心,它的东面是皇宫西苑。

宋宁他们从南面到新煤山,绕到西北面看见山下的那个池塘,又往北走了一盏茶,进了新煤山正式的北门。

当然,这一圈别的地儿都可以上山,没有封口。

这也是宋宁觉得奇怪的地方。

他们现在站的这个风亭,位置是北门上来后往山腹走了很久,所以这个亭子应该在正西面。

从刚才他们发现鱼竿的地方直接拨灌木不走正门来这里,直线距离是最近的。

看什么?赵熠问她。

宋宁问道:西苑在林子是不是看不到?如果能看到,那西苑就得加固围墙了。

赵熠道。

两个人跟着韦通达指的小路往下走,这边的坡子确实是最舒缓的,宋宁问道:那通着这个山,西苑还会有此刻闯入吗?羽林卫一批人都回头看着她。

好奇,纯粹好奇!大周开朝以来,记录在案闯入西苑并顺利进入的刺客,不超过一个。

赵熠回道。

皇宫的守卫,可不是你能猜得透的。

赵熺得意洋洋地道,连我和云台都看不透。

宋宁觉得有道理,她还真的无法想象。

他们边聊天边往下走,羽林卫已经调来了一百多号人,就连在宫中的赵炽也知道赵熠和赵熺进新煤山了。

风亭在一个略高的山坡上,先下去再往山坳里走。

宋宁一路下去,就觉得路很不好走,走到枫林里,往上看的时候,这里像是碗底,是仰视的角度。

如吕孝仁所说,在山里找线索,非常的难,这么一眼扫过去乱蓬蓬枯草和树木,就算有什么线索也很难被发现。

你们当时就找来,有没有发现血迹?宋宁问韦通达。

韦通达摇头:没有。

一开始连地上的脚印都没有在意,等后来意识到的时候,已经迟了。

有地图吗?宋宁问他。

韦通达为难地看着赵熠。

我看!赵熠道。

韦通达从怀里取出地图来。

因为这里连着皇宫西苑,关系圣上安危,这种图纸是不能给外人看的。

赵熠看宋宁当然也凑上去看。

我们现在在这里。

韦通达点了离风亭不算远的位置。

风亭确实如她所料在正西面,他们下风亭往南又往西到了这个山坳里。

这个枫林在地图上标的位置,已经是接近整个新煤山的正中。

但真正的正中位置上,画了一条粗线。

宋宁点了点这个粗线的地方:这是哪里?先帝养的熊就关在这里。

韦通达回道。

黑熊?宋宁问道,你们去过吗?韦通达点头:那里挖了个池塘,里面养鱼,我们也会往里面丢鱼,但无事不会去。

鱼,说起鱼,下面那个钓鱼的不知道找到没有。

赵熺往风亭那边打量。

宋宁也道:说起鱼,北面山脚池塘里的鱼,是你们寻常喂食养着的?上山前那个鱼竿钓着的鱼,像是饲料喂养的,特别的肥美。

并不大的池塘,水也不是很活,鱼那么肥还让她挺意外的。

赵熺也点头:对对,那个肥的不像话。

那边鱼就是肥,就连熊窝里的鱼也肥的。

大概是这里的水质比较好。

韦通达道,我们从来没有喂养过,哪能有这个空闲。

宋宁问道:过年前附近村民不捕捞吗?按照习俗,小年前是要捞鱼的,把池塘水放干,大鱼捞走小鱼留着。

所以在宋宁的记忆中,春天的鱼塘里应该没什么大鱼,所以她对那条肥鱼格外关注。

村民哪敢来这里捞鱼。

这里的鱼都是我们捞了喂熊。

宋宁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难怪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