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里很安静,好一会儿唐太文走了出来,想说什么,赵炽摆手道:你也回去吧,这事儿不查了。
把几个人都埋了,对外就说畏罪自杀!唐太文应是而去。
计春重新泡茶上来,赵炽喝了一遍,起身去了内殿,计春守在门外。
谭仁蹑手蹑脚进门来,朝关着门的内殿看了一眼:师傅,圣上的午膳要不要送来?不用,圣上被小宋大人气着了,午膳先温着,等会儿再说。
谭仁应是,又叹了口气:师傅,您说小宋大人会不会有一天把满朝文武都气死?胡说!计春敲谭仁的脑袋,哪能这么容易就被气死的,那些个大人身体好着呢。
谭仁不觉得,身体再好连着天天被气,那也受不住。
倒是刚才说的话,你听明白没有?计春考谭仁,谭仁挠着后脑勺,低声道,是圣上和小宋大人在互相试探?计春颔首:小宋大人有怀疑的人,但他不敢往下查得问圣上的态度,而圣上显然是不许她查可又不能直接阻止,于是抛出了这么多人!明白了。
谭仁是真的明白了,这个案子确实不能查了。
顿了顿,谭仁又问计春,在他耳边压着声音说的:徒儿觉得,全信生和韦通达的死,是苏子安干的!怎么说?计春明知故问,这个徒弟他从小养大的,将来他老了动不了了还要靠着他养老的。
计春就将上一次苏子安送药去全信生九个人将毒药缝在衣襟又别宋宁发现的事说了:……徒儿打听过,是苏子安亲自去的。
那这次肯定也是他。
计春也觉得的是,叹了口气道:希望小宋大人好自为之,不要胡闹才好!谭仁道:悬!宋宁没数,也不想有数,她拿着文书站在唐太文公房面前等他,老远就冲着他喊道:大人,我申请解剖尸体!宋世安,你要想死本官送你一程,可你要是拉着我们和你一起,那对不起了,不可能!唐太文呵斥她。
他觉得宋宁脑子肯定有问题,赵炽就差和她明说了你不要再查,莫说我儿杀了七十六个囚犯,就是杀了七百六十个百姓,你也得当做不知道,不能查下去。
那怎么办?宋宁问唐太文,尸体直接拖去埋了?唐太文一看她气势弱了,他顿时强硬起来,怒喝的声音恨不得震掉几个瓦片让所有人都听到:这种事还要本官教你吗?立刻定案,以痢疾为由将九个人埋了。
好多人偷偷看,觉得好爽,唐太文终于扬眉吐气骂到宋宁了。
宋宁今天也特别怂,小声道:如果是痢疾,那、那不能埋了,最好一把火烧了!那就烧,你亲自去办!唐太文拂袖而去。
周围窃窃私语压着兴奋。
宋宁叹气,委屈巴巴回了自己的公房。
宋元时将门关上,弹了她的额头:行了,这么委屈巴巴的表情太做作了。
做作吗?宋宁从抽屉拿出镜子,左照右照挤眉弄眼,没有啊,我觉得我表演的还是很不错的,有一种与生育来委屈感。
宋元时丢了请柬给她:看看吧,太子府的苏子安送来的,邀你后天去太子府赏花宴。
邀我?宋宁惊疑地看过请柬,什么时候送来的?宋元时回道:从送来的时间推断,他一定是知道你在宫里和圣上吵架的内容了。
知道了还请她。
太子这么深不可测吗?宋宁琢磨着,看着他那长相,也不像是个深不可测的聪明人啊。
宋元时被她气笑了:那谁的长相像呢?你啊!宋宁道。
宋元时不理她:吃你的午饭,吃完去烧人。
拖杨庄去烧吗?宋宁问他。
杨庄就是宋元时当时被人绑架失踪的住处,他当时在杨庄养伤。
嗯,那边最合适。
宋元时给她将食盒打开,饭菜摆在桌上,宋宁一边吃饭一边看这个请柬。
后面你打算怎么办?宋元时问她。
宋宁摇头:尹治把山都翻遍了什么都没有找到,眼下走一步看一步吧。
全信生说,也不是每一具骸骨都要埋,有时候他直接烧掉。
宋元时神情动了一下,宋宋古怪地看着他:你有打算?我能有什么打算?宋元时给她续茶,快吃。
宋宁没再继续问,下午在唐太文和全衙门人的支持和目送下,她亲自拖着九具尸体去杨庄焚烧,足足烧了一个下午,抱了九个坛子回来。
全信生的案子,总算是结束了。
唐太文松了口气,和潘德祥道,不过,从中午圣上的态度来看,圣上对宋世安也太过于包容宠信了一些。
潘德祥点头:大人,您说圣上对小宋大人……会不会有别的打算?看着不像。
唐太文是觉得宋宁没什么价值,难道是认为她有才华所以重用吗?有才华的人多着呢,而且也不会像她那样喜欢搅和气人。
被唐太文否认了,潘德祥也不知道怎么解释里面的弯弯绕绕了,他顿了一会儿,低声道:太子殿下邀请宋世安后日去太子府赴宴。
太子邀请?潘德祥应是。
唐太文就笑了起来:看来,太子是准备动手收拾他了。
有太子出手,不管她宋世安是谁,都得死!潘德祥应是。
……大理寺外,全城的人都听说了,全信生等九人在昨天夜里得痢疾死的事情。
宋宁回城的时候,马被人拦住了,井柱的父亲老井以及另几位受害人亲属拦着她,哭着问道:大人,他们就真的这么死了吗?嗯,确实死了,我亲自办的!不会有假。
老井应是,道:大人我们没有怀疑您,只是觉得,让他们这么死了太便宜他们了。
大人,幕后指使者不查了吗?是啊,全信生和韦通达可都没有这么大本事,他们背后肯定还有人指使。
人越聚越多,不等宋宁说话,廖耿带着人上来轰着人:干什么呢?没看大到宋大人办差的吗?都散了,宋大人怎么做事,用不着你们教!北城兵马司的人上来隔着人墙,宋宁没和大家解释就走了。
全城都重新讨论这个案子,有人怀疑宋宁被权利压趴了,这案子点到为止不敢往下挖。
有人说,根本挖不出来,查全信生他们都这么难,何况幕后人呢。
这话也有道理,议论的热情也就淡了,有人道:宋大人心里有数,大家都不要妄自猜度!……宋宁去到吕孝仁家,吕孝仁刚从衙门回来,两人在门口碰上。
你中午去御书房的事我听说了,你胆子也太大了,圣上面前你也敢回嘴。
吕孝仁和她一路在下人的行礼声中去了外书房。
上了茶,宋宁落座道:是圣上先动手的,下官也只是顺其自然。
说是动手,当然是指赵炽先挑明。
往后也不可如此蛮勇,这世上断头案千千万,不在乎这一个。
吕孝仁道,不管吕止是活着还是已经去了,我们全家都不会希望搭上你的前程。
宋宁笑着应是。
你来找本官做什么?吕孝仁其实猜到了,但不想主动说。
宋宁就嘻嘻笑了:把吕止那本日记借给下官吧,下官拿回去研究看看。
吕孝仁早就准备好了,起身取了钥匙打开抽屉拿出那个记事册子,一边递给宋宁一边警告她:看归看可不论你看出了什么,会怀疑什么都不许擅自为之。
知道了知道了。
宋宁打开看看确定是那本,连忙塞怀里,那下官走了。
吕孝仁无语,这孩子是达到目的就不想多留废话了,他问道:不在家里吃晚饭?不了不了。
宋宁道,我着急回家看。
吕孝仁也不多留送她出来,问他全信生九个人突然病死的事情,她大概说了一遍:……事情处理好了,大人不用操心这事儿。
好!吕孝仁拍了拍宋宁的肩头落下的草木灰,我相信你。
宋宁看向吕孝仁颔首道:大人很有识人的能力,下官值得你相信!去吧去吧。
吕孝仁也不和她多言,目送她离开,直到看不见了才折转回来,失笑。
宋宁自己一个人溜达,在街上找摊子吃面,准备去找赵熠一起研究这个小册子。
或许赵熠看到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小宋大人。
一位年轻的小厮过来,宋宁认出来是谁,笑着道,是柴大人家的小厮?小厮被人记住顿时很高兴:是的。
小宋大人好眼力。
又道,我们大人说,明儿督察组的人第一个就去大理寺,也会按照您的要求严格一些。
小宋大人您要做什么,准备好就行。
宋宁抱拳道谢,小厮乐颠颠走了。
明天就去大理寺?那事情还挺多的,后天还有赵弢的宴会。
地位重要的我,事情果然很多啊。
宋宁迅速扒拉完面条去齐王府。
------题外话------国庆假期过去了,大家都收收心准备过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