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至乐是什么?我们是为了生活而工作呢?还是为了工作而生活呢?一个深刻的人生问题在等待着它的答案。
偶然间一次遥望美景,忽然发现原来这也是一种享受,并在不知不觉中恋上这种奇特的感觉。
你也许会自问:这是人生的乐趣吗?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无比的舒畅,你的灵魂也顿时间高尚起来,你可以不分美丑善恶,你可以不分智慧贤愚地与人交流,并从与他们的谈话中得到乐趣。
你可以在寂寂的夜晚,独自倚在炉边,追忆那些美好的岁月往事,何等风情,管他旁人异样与不解的目光呢!太多的俗世,让平静的生活浮燥与不安,太多的忙碌使得我们没有闲暇的快乐,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仿佛忘记了自己是活在生活中,而不是活在工作与名利之中。
恍然,顿悟,原来真正的乐趣如此地简单,却又如此容易从我们的手心溜走。
努力克利希那穆尔提为什么会有实现自我的愿望呢?显然,一旦意识到生命没有内容,那么,要去实现、要成为某种东西的愿望就会出现。
因为我什么都不是,因为我是不足的、空虚的,精神上是贫乏的,所以,我要为成为某种东西而奋斗,要为实现自我——或外在或内在地按照一种人、一种事物、一种观念而奋斗。
填补空虚就是我们生存的整个过程。
因为意识到我们是空虚的,精神是贫乏的,所以我们或是为聚集外在的事物而奋斗,或是为培养精神的财富而奋斗。
什么时候对内在的空洞有一种通过行为、通过期望、获得、成就、权力等手段的逃避,那么,什么时候就存在着努力。
这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精神上的贫乏,因而我为迷离它或填补它而奋斗。
这种迷离、回避或试图去掩盖空洞必然需要奋斗、竞争和努力。
那么,一个人如果不做一种逃离的努力,会发生什么呢?一个人如果与孤独、空虚相伴,那么,在接受这种空虚的过程中,一个人将会发现一种具有创造力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不存在任何要靠竞争、努力去做的事情。
只要我们试图回避内在的孤独、空虚,那么,就存在着努力,但是,一旦我们审视它、观察它,一旦我们毫不回避地接受自我,那么,我们将发现,一种生存状态会在这里停息所有的竞争。
这种生存状态就是创造,而这种创造并不是竞争的产物。
当对那个空虚的和内在不足的自我有两种认识时,当一个人与那种不足以及对那种不足的充分认识相伴为生时,具有创造力的现实、具有创造性的努力就会产生,而只有这种现实和努力才能带来幸福。
因此,正如我们所知,行为其实就是反应,它是一种不间断地使自己成为某种东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对自我的否定和回避。
但是,当我们意识到空虚而不做选择,不加谴责或不加辩护时,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就会有一种行为,而这种行为是有创造力的。
如果你在行为中意识到自己,那么,你将认识到这一点。
在你行动的时候观察自己,不仅能看到外在的东西,而且能看到思想和感情的活动。
一旦你意识到这种活动,你就会看到一种思想过程,它也是感情和行为的过程,但它是基于一种要成为某种东西的观念上的过程。
一旦有一种不安全感,这种要成为某种东西的观念就会出现,而当一个人意识到内在的空洞时,这种不安全感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