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现身说法,鄙人可是据说做了八世尼姑的一代极品人物,天底下还找得出几个像我这么虔诚的主儿?可是最后还不是落得个死得糊涂穿越混乱的下场。
自打那农民革命领袖张伟民先生自封了天择皇帝之后,萧暄这一方的情形就有一些不利。朝廷方面,虽然没有继续围剿那位天择皇帝,但也没下诏书承认。
原来一边倒的局势弄成三足鼎立。
萧暄这次拔营后,就要前去同东军会合掌虎符,势力必然大增数倍。赵家怎么会眼睁睁地看着事态朝不利自己的方向发展呢?所谓先下手为强,萧暄一早就派出数名说客去张皇帝那里游说,一边阐述赵家兔死狗烹的动机,一边摇橄榄枝。
但是张皇帝不笨,知道自己如今是块定秤盘的金子,高高挂起不为所动。
反正燕王和赵家没有讲和的一天,那他的小皇帝就可以一直做下去。
关于这事,萧暄私下同我发过牢骚。我当时随口就说:干脆把张大叔秘密干掉算了。
他三个儿子都还小,老婆们娘家又不合,正好让他们争王位去好了。
何必一定要一边倒,后院起火就够他们自顾不暇的了。
孙先生听了立刻称赞,还是小敏想得周到。萧暄眉头一皱,老大不高兴,别胡说!她一个丫头懂什么。这是我的主意。
孙先生恍然大悟,王爷可真体贴。萧暄有点不好意思,急忙转了话题,张伟民有两个弟弟,大的已经战死,小的张伟文读过书。当年起义时一直跟在他麾下出谋划策。
后来封了弘亲王,只是因为没有军功,一直受到武将排斥,但是很受文臣拥戴。
宋子敬笑道:明白王爷的意思了。萧暄点点头,借刀杀人。张伟文比他兄长有心机得多。他现在不参朝政闲居京郊就是在韬光养晦。
名不正言不顺的一个小朝廷。萧暄不屑,先让张伟文知道我的意思吧。
王爷。宋子敬道,我知道这张伟文喜欢一个叫青娘的歌女,两人三个月前在战乱中失散。
张伟文兴师动众地找她,为此推了数桩婚事,还发誓此生非她不娶。
萧暄来了兴致,那这个青娘人在哪里?宋子敬苦笑,难的就在这里,我的手下在白云庵里找到了她。做了尼姑?萧暄坐直。是啊。不但如此,得知我们要接她回去,她还断然拒绝。
为什么?宋子敬一脸敬佩地道:这个女子深明大义,知道我们找她必是为了牵制张伟文。她已于乱世中失身他人,无颜回到张的身边,却也绝对不肯因为自己而连累张。
我听了,立刻问:那你可有派人看好她?万一她担心自己连累张伟文,干脆自尽怎么办?姑娘放心。宋子敬说,那青娘曾受过别人恩惠,发誓要古佛青灯一世来报答偿还。
萧暄说:虽然这样,还是要派人看住她,以免让赵家人下了手。等到人散了,我却流连没去。萧暄收起了王爷架子,一边摸着肚子一边说:饿了吗?你陪我一起吃吧,叫他们准备晚饭。我斟酌片刻,问:你有把握在张伟文掌权后,能将他笼络到手?萧暄看着我,浅笑道:政治结合全为了利益,只要有共同的利益,自然可以笼络到同盟。若我能劝得青娘死心塌地地回去呢?萧暄盯住我,你打算去?我耸耸肩,女人和女人,总是比较好沟通的。萧暄微微皱眉,你知道,我并不希望你掺和进来。我笑着走过去,拉起他的手,那是因为你想我可以及时抽身。有什么不对的?萧暄顺势搂住我的腰。我别扭了一下,还是让他吃了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