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进了亭,便是从这些人的态度也可以看出来,这个郑爽并不简单浩然的心下一阵窃喜,能跟着这样的一个大肥羊,丰衣足食,游山玩水却是再好不过了!书生中牵头的有四人,为这流苏城的四大才子,地方上也颇有名声。
自古以来,书生的名儿也都是自己圈子里吹捧出去的名望,于百姓来说,本无干系。
这个李浩然倒是清楚的,就好像他以前在二十一世纪那个时代的作家协会一样,几十个人,成百的人一起吹,狗屎吹成黄金豆,不管写的怎么垃圾,一吹也都成了著名的作家了,至于说普通人,估计那些书是没人看的。
四大才子,不是唐伯虎祝枝山,这里的四大才子,是蓝韵起,霍山东,李雨哲,王新来。
一一的和这些酸书生见礼,认识了一下,李浩然便也看了一下这润心亭。
四根石柱,八角的琉璃顶,红木栏杆,做的却是精致。
在那些石柱上还雕刻了经文,李浩然细细一看,大部分字却是不认识,只能勉强的识别一二,王新来见他注视石柱,还以为他看到了其中的玄机,颇为自得的解释道:浩然兄怕还是不知道吧,这个可是润心经的雕文,这个亭子,也是因此而得名。
李浩然声带疑惑,问道:润心经?见勾起了李浩然的性质,王新来继续卖弄他的那点儿学识,说道:年胡人乱华,寺庙曾经打兴过,这个东西,便就是前朝的遗迹。
这个润心经,说来也是有名,是大华寺了真和尚在圆寂之前写下的……心中否泰,万法无观,存乎一心,无念诸相,万法空,一心正,菩提无树……指着润心亭上的文字念了几句,那些繁杂的文字让李浩然感觉直是头大,听着别人念还多少舒服一些,连蒙带猜,又多认识了几个字。
他决定以后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把自己的简化字推行开来,不为别的,就是自己认的舒服!郑爽道:浩然兄文采出众,不若就为大家作诗一,如何?不显显才华,显然这些书生是看不起李浩然的,而郑爽也是真心的结交,当然不能看他为人看不起,故此想要他做上一诗,震一震这些目空一切的书生。
那些书生本听郑爽说李浩然诗文出众,但苦于没有听过,也就轰然叫好。
李浩然这个时候自然是无可退缩的余地的,当下做出了一副沉吟的神态来……君不见……抬头,望天,一幅有感而的神色,李浩然的心里却是在飞快的篡改李白的《将进酒》,想好了一句,接着道:黄鸟高飞天上来……振翅西去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朝如青丝暮成雪——是而非。
也幸好这个地方的诗歌格律的要求并不是很严格,所以他的盗版还是很成功的。
一《将进酒》改的七七八八,李浩然时而抬头感叹,时而低头沉吟,将一诗作的落下了好几个档次,却也成功的蒙混过关。
作诗,必须是要应景的,而在这个地方,也就是山河亭子了,他经这些都东拼西凑进了自己的诗中。
郑爽带头拍手,笑道:浩然兄果然好文采,郑某佩服!霍山东道:浩然兄之才思,当为天下绝,如此诗歌,为诗中圣品,飘逸洒脱,狂放不羁,当可为仙也。
其他人也都是跟着赞叹不绝,李浩然心下小声的对李白告了一声不是,实在对不起了大兄弟,俺也是顶着压力上的。
不过诗仙这个名头在书生们的吹捧下,已经是属于他李浩然了,以后也将不可能有李白这个牛人。
如此大的历史变更,陶渊明都没有出现,更何况是其他人呢?这个无疑也是李浩然的机会,他可以盗贴更多的诗词,而不用担心被人现什么了。
即便现,那又能如何?天南地北,也只能是心有灵犀而已。
李浩然被吹的有些飘飘然了,恬不知耻的连连应是,直说惭愧。
见识了李浩然的才情以后,这些秀才便都来求诗。
李浩然也懒得做什么修改了,找了一些能直接用的,冠名是自己曾经作的诗,送给了这些人。
运用了一下排除,他知道杜甫的诗在这个时候肯定是不受人欢迎的,于是就还是做了李白的诗,挑挑选选,虽然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可应景的也实在是少。
做了十多,李浩然也算是江郎才尽了。
王新来得了诗,而且还是郑爽写的字,当然是分外的高兴,让小童收了,大袖一挥,说道:诸位既然是为风雅而来,咱们也当行风雅之事,这润心亭风景秀丽,刚刚浩然兄也作了些许诗篇出来,咱们便迎风而歌,如何?霍山东折扇一合,啪啪啪在手心打了三下,连声说道:好好好,就如浩然兄所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等胸中丘壑,当一以舒展!其他的书生纷纷应是。
李浩然看的暗暗摇头,这些书生会说话,就是不好好说话,一会儿文,一会儿白,一会儿更是半文不白的,算什么呢?用文言,可以和那些劳苦大众区别开,用白,又表示他们务实,贴近生活,这个表面功夫做的,还真的是不一般呢。
想起如今天下大旱,而这些书生却依旧是风花雪月,以前读夜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时候,尚无那么多的想法,可如今亲眼一见,这些书生,和那些商女又有多少的不同呢?想想,便更是暗怒。
跟着这些书生闹了半天,李浩然才和郑爽告辞,继续朝着兰山行进。
郑爽见李浩然似乎兴致不高,问道:浩然兄可是身体不适?李浩然道:不是,只是心中有些感慨而已。
你说,这些读书人读书,是为了什么呢?吟诗作对,附庸风雅,风花雪月,大富大贵,还是……饥民碌碌,而他们却还在这里做着这些事情,我心不快啊……郑爽道:些许饥民,不过是下等人而已。
我等读书人不屑,浩然兄却是想的多了。
下等人啊,如果这个是一个安慰的话,李浩然真想脱下鞋子砸郑爽的脑袋上。
这个就是古代的人,李浩然现自己无法融入,和野兽在一起在森林中一起过活了有三个多月的时间,里面是**裸的,外面也是**裸的。
丛林法则!既然来到了这里,他感觉自己应该改变什么。
现在没有力量,可以慢慢的努力,但最终的目标却不会改变,为了自己,也为了那千千万万和自己的爷爷,爷爷的爷爷一样的农民。
他们活的低贱的就好像狗一样,他要去改变。
郑爽推推他,浩然兄。
李浩然长吸一口气,说道:郑爽兄休要担心,我已经好了!莫名其妙的来到这个地方,既然命运如此安排了,那他也只能认了。
车外,道路逐渐的崎岖,来到了一处山口,一节节陡峭的登山道出现在面前,两人只能下车步行。
比较说来,李浩然的身体要比郑爽的好的多。
书生也有六艺,但身体还是差了些,这个还是郑爽游历名山大川锻炼出来的结果。
手无缚鸡之力,大概也就是如此了。
李浩然看的直是摇头,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这些书生目空一切,将读书以外的东西都作为奇淫巧计,旁门左道。
将治理国家看做是一盘小菜迫切的感觉到,如果自己想改变这一切,无异于螳臂当车!在历史巨大的惯性面前,这个是非常的不容易的。
他的理想不能寄托于别人,没有足够的声望,地位,权力,一切都是白搭。
一级一级的蹬着台阶,他的心里却在盘算着这些念头,那个利用附庸国遗民的身份骗取一小块的土地,富饶也好,贫瘠也好,也都是自己的地方的想法又一次的出现在脑海。
这一次无论是用多大的代价,他也要做。
一切的所见,一切的所受,只是让他的心更加的坚定,目标更加的明确了。
与其伴君如伴虎,还不如自己来做君。
他只要有一块自己可以完全控制的地方,就可以做出一切改变。
展机械,火器,新制度,新人,新思想。
他相信自己学到的东西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而前提是有一块完全听自己话的土地,还有人。
做大启王朝的官儿,那是不可能实现这些的。
他只能骗,利用赖云太这个大太监在皇帝耳边吹风,还有那两个把持朝政的丞相,这个事情才有可能成功,而贿赂……他的银钱又从哪里来呢?看看身后的郑爽,李浩然突然笑了。
财神不就在眼前吗?何苦还要去苦苦的寻找?一幅字下来,那就打赚了,按照那些书生的说法,可是一字千金,如果将这些字画送过去,大概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两位丞相都是大人物,读书人,即便是赖云太,那也是有身份的雅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