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与几位中堂预计,合并容易,但若建成像德国克虏伯集团以及钢铁、煤炭的丰富最少也得六年时间。
每年的投资额度还得在550万元以上,现今450万缺额100万之巨,奴才只能先慢慢合并。
将金陵制造局和江南制造总局合并,改称帝国第一兵工集团,天津机器局和山东机器制造局合并改称帝国第二兵工集团,广东军火局和福建船政局合并,改称帝国第三兵工集团。
四川枪炮局、湖北枪炮厂与河南安阳新建的陆军军火厂合并,一长分在三地,改称帝国第四兵工集团。
所有兵工集团为官股商办,官方监督不参与经营管理,仿照克虏伯与法国的施奈德兵工厂的制度管理。
第一集团与第四集团专门生产陆军军火枪炮,第二、第三集团专门生产海军军舰火炮,辅之以陆军军火。
此外,奴才还与李中堂、左中堂商议,在大连、天津、上海、福建、广东、台湾各建立一所伏尔铿造船厂那样能制造万吨级以上军舰的造船厂,既能生产民用船只也能生产军用船只,军民两用,至此,我大清帝国的军备将雄踞世界!不过……不过最少要15年时间,用银过亿,奴才只是将大略奏陈皇上。
现今第一步各兵工厂合并已大体完成,只是产量不高,所以不怪左中堂为难。
令人向往!不错,崇厚,你有你的长处。
朕准奏,你们合议一个章程出来,朕批一下,今后就以此为据,步步为赢的发展。
还有,你说的四个军工集团既然户部拨给的款项不够,除从前朕的500万元投资款项外,每个兵工集团朕再出资300万元作为股份,今后的路任重道远。
顿了顿,唐汉明忽的问:那农业与商务你平时如何办理的?崇厚不好意思的笑笑说:奴才对其一知半解,特意读了些书还有曾大人的帮助,奴才想,本朝及历代皇朝无不是平均主义,抑制土地集中。
只有宋代不抑制兼并土地,但宋朝国土只有大清的五分之二,却富有远远过于今日,丹初尚书说过,宋嘉佑年间,大宋一年收入9000万贯,以当日一贯兑换银一两计,就有9000万两之巨!不抑制兼并则农业人口减少,而工业、商务需要的人力就来自于此,奴才想请旨也如此办理,并倡议国民既重农,又要重工商,现在风气已开,待几年后,朝廷扶植大地主建立犹如美国一样的大农场,嗣后我大清工农商各业兴旺。
但如何入手,奴才还没想好,现在户部拨给的农业款项,奴才只能收购一些农产品以平抑物价。
善哉斯言,?刚、李中堂,这是你们合议的吧?是。
我国小农意识严重阻碍了新政所需的各种人力,国家又不能强迫。
英国原先是由各地藩主养羊以逼迫农民流离失所,改做工人,但我国是农业大国,弄不好......李鸿章没敢出口。
恩,这个要妥善考察谨慎再谨慎,万不可操切。
朕今天叫毓贤和全庆来......陛下,臣倒是想起了一个人。
一直倾听的赵烈文突然开口。
哦?农业方面的?农业方面我国可以仿照美国,从美国聘请专门的农业政策专家来华。
可以先从内务部皇室土地开始,臣说的兵器武备。
是谁?唐汉明心里也有个人。
臣说得是一件往事,康熙年间,吴三桂、耿精忠等三藩作乱,荼毒黎民,有一浙江钱塘文人自幼聪敏好学,熟悉天文,精通算法,在书法、绘画和音律方面均有涉猎,最为重要的是他是个军械制造专家。
康熙十三年,康熙皇帝派遣康亲王杰书为奉命大将军,率清军赴闽浙征讨耿精忠,他欣然弃笔从戎,随军出征。
他向杰书献上了自己发明的连珠铳,又称连珠火铳一次装填之后能贮存弹丸28发。
其机关设计十分巧妙,可以将击发和装填弹丸两个步骤连动进行,从而简化了装填手续,大大提高了发射速度。
连珠铳在当时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发明,远远领先于西方国家的火器。
三藩之乱平定后,其受封为翰林院侍讲学士,奉康熙皇帝之命仿制荷兰的火枪及子母炮,极其成功,随即糟了南怀仁陷害,康熙本着满汉有别的心态恐其所制军械被汉人利用造反,所以下旨将其流放辽东,冻饿而亡。
臣早年游览江浙时偶得到一本残卷,即为其所撰写之《兵械概要》。
臣想献出此书,让兵工厂研究仿制其连珠火铳。
陛下圣意如何?赵先生,你说的此人是否名叫戴梓?唐汉明有些激动了,这可是清代唯一的军械专家,创造出世界上第一枝机关枪!陛下圣明!确实是此人,若那时候康熙采纳此人建议,又何来的南京、北京之耻?!赵烈文毫不顾忌在场的满人大臣。
如此甚好!毓贤、崇厚,你们与赵先生立即着手试制连珠火枪!就在大内,让北洋机器局的工匠来宫里效力。
还有,要严格保密。
泄密者,斩!喳!李鸿章、左宗棠也兴奋起来,左宗棠道:不是老臣妄言,大明所制军火非比寻常!那年臣带兵西征,于西安发现一明代军火库遗址,其中的炮弹竟与臣部使用之克虏伯速射炮弹一般无二!可惜啊,若我国能早二百年改用其军械,何来外夷之患!所以,我们现在更要努力!孟子云: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既然日本这个无耻小邦胆敢以帝国为假想敌,左中堂,国荃尚书,还有彭雪帅、李中堂,你们都是鞍马上杀出来的,军机处和兵部,总参谋部也得为帝国寻找一个假象敌国!就以日本为首!臣在闲暇时也默算过,如若打败日本则帝国可以环视亚洲矣!但现在皇上谕旨内治为先,日本小邦既然已经亮出了武士刀,我中华也不能不接招!臣与季高、雪琴等也想制定一个《帝国对日作战纲要》作为帝国新军发展目标,等完成后一并恭呈御览。
李鸿章振奋道。
唐汉明迅速从方才的激动中冷静下来,扁着嘴说:让赵先生一起参议,你们都是老朋友,今后所有军机处的事务赵先生都要参议意见。
只是不记档。
汤生,记着。
方才说着农业又让日本小邦给弄乱了呵呵。
军机处章程,内务部不奉旨是不能参与军机处御前会议的,毓贤、全庆你们做好内务就可,今儿把你们找来,就是为了开展农业新政策。
你们不知道,内务部造册登记皇室土地有1360多万亩!耸人听闻啊。
除了不必开发的山峦湖泊,朕决定先在皇室土地上试行美国大农庄制度,看看效果。
朕已经下旨划出玉泉山、香山、万寿山、南苑行宫所属皇庄优质农田45万亩作为试点,聘请美国农业专家来指导生产及购买美国农业机器装备。
假若成功,就将全国皇庄照此办理,逐渐推广逐渐实验。
如此,则经过宣传,帝国富商、地主们必然会仿照皇室进行土地改革。
改革改革,先得改变咱们自己嘛,国人有跟风的习惯那朕就让国民跟着朕追追新政之风!朕预计十年之后,帝国国民收入格局会改观很多,工业商业领域的人口必会增加。
再说,此事不用国家花钱,朕这也是自给自足嘛。
你们作为军机国务大臣,也要身体力行。
李鸿章先行表态:臣在原籍有30万亩土地,愿意跟皇上一起实验见有利于国家和个人,众人谁不跟着皇帝凑趣。
司法部尚书沈家本是考察过美德等国的,也深表赞成。
唐汉明笑了:朕说过,皇上作为国家表率先行实验,等2、3年后卿等再行仿照不迟。
沈家本、汤生,你们忙着崇厚制定一个农工商部的章程,先不急,三年后再颁布即可,大意是帝国朝廷对进行大农庄生产的业主们进行国家补贴和海关补偿。
说到补贴,丹初的预算里为国家老品牌和传统产业发下补贴很有深远意义。
像王麻子刀具,王致和臭豆腐,镇江的醋、四川的盐、京城同仁堂的药、湖州的毛笔、胡开文的墨、宣州的纸等等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国之精粹万万不能因为我们改革新政就丢掉!说起来好笑,翰林院一个学士上的奏折说改革之手段先废除帝国保守之老品牌,全盘西化!一派胡言!像江南三织造所制的锦缎国书和宣州上贡御用的九龙云纹纸都是精粹,不仅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还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张之洞说得好,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重,德国人并没因为改革把慕尼黑的啤酒废除吧?众人听了皇帝调侃的语言轻松了许多,辜鸿铭道:我中华文明就是在这些器物上表现出来的,上回皇上赏赐给德国大使景德镇御磁让他高兴了好久呢,臣以为一则国家财政给予补贴,二则由皇室御用作为品牌,三则由家本兄的司法部立法以规定保证国粹的发扬光大。
如皇上可以下诏,今后所有政府正式公令文本必须是毛笔宣纸所书,各级学校也必须提倡使用国货、设立书法等课程。
西方的钢笔、硬纸可以作为日常家用及商务文本。
如此可谓中庸矣。
一边做着速记的辜鸿铭侃侃而谈。
众人无不点头称是。
明摆着,一个国家的真正文化阵地是绝不能丢失的,对不起祖宗――炎黄始祖。
今天议政议的好,汤生,把今天议政内容记好,朕,说着唐汉明一拍脑袋:险些忘了,岑春煊呢?他也是吏部侍郎,军机处行走,朕今儿见他还有大事呢!听皇帝这么一说,李鸿章看看屋里确实没有,赶忙叫人去找,一顿饭的功夫,兼着皇帝御前一等侍卫又是吏部侍郎的岑春煊大步流星进了屋。
其实李鸿章十分喜爱这个酷似自己的年轻人,只是最近他神神秘秘不知道忙的什么,显而易见是奉了皇帝密旨办理机密去了,李鸿章也不好问。
见了生龙活虎的岑春煊,李鸿章沉下脸:你啊,跑到哪里去了?现在在中枢也不老实,记着,以后出去办事要先跟军机大臣请假的!让皇上在这等你。
被你父亲知道了又是一顿好骂!岑春煊嘻嘻笑着摸着刚刚长起来的寸头熟练的行完礼站在一旁:臣惶恐,中堂,我一直就在西苑给官员面试呢!这不,忙了快两个多月了。
刚弄完!唐汉明笑得直打跌,见众人疑惑不解。
便指着他说:快给这些老大人们说说,你给那些人面试的结果?喳!来啊,先把那几口箱子抬进来!说着亲自动手带几名三等侍卫一口气抬进来八口硕大的樟木箱。
丹翁老,您得多谢皇上!皇上知道国库不足,派给我个任务,专门挖‘金矿’去了!您瞧,这是一小点儿,后头那些都存在太和门外库房里。
您先看看。
说着打开一个,众人凑过来一瞧,里面全是一扎簇新的银票和金砖、元宝、地契、房契、外国银行的存单。
阎敬铭揭开头一张就是法国东方银行50万两的存单!这......这......皇上,这是哪里来的?阎敬铭看了看李鸿章、左宗棠、赵烈文一眼,他实在惊讶皇帝的手段。
呵呵呵呵,丹初,你不知道,朕在太和殿大典时不是下诏让自同治元年起至今担任过海路关监督、盐政、河道总督等四品以上所有官员全部来京由吏部侍郎岑春煊甄别候选?是啊,阎敬铭、李鸿章立即想起那件上谕难道......难道皇上又把他们的家给......给抄了?!老天!这个看起来温文尔雅文静沉稳的少年皇帝也太有魄力了!那是两千多人呐!抄家?不!唐汉明调皮的笑望着岑春煊:朕让春煊甄别一下,看里面有没有暗通礼亲王造反兵变的人,很可惜,他们大多数都与礼亲王和满洲亲贵有交往,李中堂、左中堂忘了?当时抄查世铎、载敦等人府邸时不是查出来许多书信?就是他们写的!沈家本,按大清律例,大逆犯上该如何处理?沈家本心知皇帝手段,便道:全部凌迟处死!不过皇上您已经下诏,帝国废除了斩首、绞刑以外的死刑,所以他们该被押赴刑场,立即正法。
唐汉明歪着头看着李鸿章:李中堂,你说朕已经杀了那么些人,怎么还能对这些人动手呢!人头又不是韭菜,割了还能长,再说他们也能为国家效力嘛。
岑春煊憋着笑看着已经明了的李鸿章等人:所以奉皇上既往不咎的旨意,这两千多人写了详细的供词签字画押承认了罪行,同时为感谢皇上天恩,他们非常‘自愿’把历年来所有贪污的国家财富贡献出来用于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