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养心殿,早朝已经结束,唐汉明拉着王商直接去了后殿,后殿的大小太监让唐汉明赶出去后,他这才发现原来皇帝真正的寝宫在这。
后殿的五间大殿里每间都有各自的用途,比前殿更加奢华富丽、金翠交辉。
从这走,万岁爷。
王商领着唐汉明穿过后殿的穿堂,顺着回廊来到了养心殿的后围房,几座墙体厚重并不高大的屋子上挂着大铜锁。
旁边一个小屋子里小跑出几个年轻太监给唐汉明请安。
这是皇上的司房太监,专门管皇上赏赐金银珍宝记档的。
每次皇上用多少银子都得记下来。
王商小声说。
靠,这不是把自己管得死死的!把钥匙交出来,你们都出去吧,朕随便看看。
几个太监应声退出。
王商,这里都是谁的人?回万岁爷,这几个都是慈禧皇太后派来的。
一旦皇上用银,太后就知道了你能不能代管这呢?唐汉明看着正在开锁的王商,不能,先进来皇上。
王商推门进屋,边走边说,除了慈安太后宫里的司房,其他宫里都是慈禧太后的人。
奴才要做,太后也不会恩准。
黑暗的小屋里堆满了镶着铜饰件的樟木箱,万岁爷,您瞧,这一屋都是交进银还有黄金,那边几间也有金银,还有大多数是珠玉珍宝陈设和丝缎。
从一大串编着号的大小钥匙里挑出一个,咯噔,锁开了。
一掀盖,一束白莹莹的光直射而出。
唐汉明觉得的呼吸都停止了。
一排排硕大的银锭等着主人的检阅。
财富让人疯狂。
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
可当看到这么多银元宝时,唐汉明依然不能自持:这都是朕的?当然都是皇上的,这是户部专门给皇上造的,您看这九九八的成色多足!后边还有印记王商笑着说。
翻过一看,果然在银锭的中间有一行小字:光绪二年户部恭进足色银五十两。
一个有三斤多。
皇上没用过,所以全部都在这儿,据说原来先帝同治皇帝还留有一大批,不过都被慈禧皇太后搬到长春宫去了。
这个该死的老太婆!唐汉明暗骂。
可是这些个要是给他们几个还有你用,咱们也搬不动,肯定会被发现唐汉明说着看见王商正开另一个箱子。
这一箱是黄金,户部每年用黄金顶一些白银,您看,这都是。
王商一开盖,金光四射,一排排细长的块状物躺在大红绸布上,显示着它们得与众不同。
一块有二十两,万岁爷,这东西小,装在衣袋里送出去就行,您说呢?听说市面上一两黄金换三十两白银。
王商出着主意。
唐汉明翻过金条,上面也有行小字:光绪四年户部恭进十成金二十两。
这个就成,接着,这俩给你。
说着递给王商,想想又给了他一块,皇上,您给奴才这么多黄金干嘛?奴才也用不了这么多。
你怎么糊涂了,办这个差事,少不了请人喝喝酒吃吃饭,听戏送东西这才好打听事儿,你也不会有危险,不管花多少钱,朕断不会让你有事!万岁爷!您这么维护奴才,奴才一辈子跟着万岁爷,侍候万岁爷!王商边抹泪边说。
唐汉明让王商找了块绸布抱起了十块金条,又打开其他箱子看了看都是整箱的金银。
自己的计划里最缺的就是这个,所以……王商,你说慈安和慈禧皇太后的银子更多吧?唐汉明顺手打开门口一个不起眼的小红木匣子,里边是厚厚一本银票,银票!唐汉明眼前一亮,马上仔细翻看起来,五万、三万、两万、一万五、一万、五千、三千,最少的都是一千两一张。
恩,背后的王商没回答?王商?你怎么不说话?皇上,奴才、奴才斗胆问您一句,您连两宫皇太后的的交进银都查?王商哆嗦着说。
怎么,你不敢?唐汉明把十几张银票掖进袖口,紧盯了一眼王商王商,记住,不仅是交进银,你要把两宫皇太后所有的金银财物全部查清楚,有这个胆子吗?万岁爷!不是奴才不敢,可这么大的事,奴才一个人得花多少时间王商定了定神奴才想向万岁爷举荐个人,他也许能帮上大忙。
谁?长春宫的司房太监崔玉贵!是他唐汉明想起清史里这人不是个普通太监,少年跟着高手学过好几年武功,人高马大,后来成了慈禧的二总管,自己,哦不,光绪的珍妃就是慈禧命他推进井害死的。
这人可靠吗?可靠!王商关门落锁,把钥匙放回了司房屋里,跟着唐汉明回殿:奴才跟他是老乡,他这个人从小被太后派出宫练武,回宫后本以为仗着自己的功夫前途无量,不想被李莲英排挤到司房去了,一两个月都见不着太后的面儿,气得他早就想宰了李莲英。
他不是在宫里长大的,没那么多坏主意,心眼儿实,人又厚道不爱说话,可脑子挺灵,奴才想慢慢把他拉进来,这不比奴才一个人去打听容易的多?奴才的一条命都是皇上的,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恩,这个人你最近找他聊聊,就他那身功夫以后也有用。
你看看什么时辰了,该进膳了吧,朕有点饿了。
唐汉明边交代王商边坐在养心殿后殿的宝座上,小太监端上了果盘和点心。
是!万岁爷,还有一刻钟就午时了,您稍等,奴才去长春宫看看什么时候送来。
王商打了个千就要出门。
慢!朕今天中午就到长春宫陪慈禧皇太后进膳,传旨摆驾!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到老太婆那探探虚实再说。
万岁爷起驾了!王商嘹亮的嗓音传出去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