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忽略这一领域,因为如今该领域占其收益的四分之一,而在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络传输转向一种按需实用模型(on-demand utility-provided model),这个数字只可能增加。
但是哪些商家将成为模型中的供应商,哪些商业模式最能为之带来繁荣,仍待观察。
简而言之,有两个领域内存在着最为严重的挑战。
其一是光网络设备,它对于处理当前和未来所要求的传输量问题绝对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它同时又是一个过度开发的领域,在这一领域中思科并没有主导市场,而且其产品也没有创造差异化。
这一点再加上光学研发非同寻常的复杂性,就造成了投资陷阱。
因此公司对这一品类采用了外科手术式的方法,集中关注将光学界面集成进其路由器和交换器中,并等待预期中的产业合并完成后,再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第二个挑战领域是服务供应商接入设备,这一装置集合个人消费者和商务线路,将它们与更大范围的网络连接起来。
在这一领域,思科的竞争对手阿尔卡特和Juniper网络公司(Juniper Networks)都已采取了强势的行动。
接入是任何端对端网络的构架基础,因而思科想要将其纳入囊中。
但是当前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而思科在这一市场中的地位居于边缘,因此直接出击没有任何意义。
如今它参与的是一些专业化细分市场的利润之争,关注有线网络公司,并聚焦于把公共和私营无线网络数据接入点整合进一个网络。
这些挑战如此严重的原因是,通讯服务供应商指望他们的供应商提供端对端网络解决方案,而思科还缺乏整套方案的一些关键部分。
此外,它并不倾向于成为该领域传统商家(如朗讯、北电、爱立信等)经多年开发而成的提供特殊服务的专家。
它需要成为这些公司的服务业合作伙伴,但是其竞争产品组合又将此类联盟的可能性排除在外。
同时,整个领域正在经历千载难逢的向IP网络基础设施的转化过程。
现在就确立起来的供应商关系,在未来会有巨大的转换成本,于是赢家通吃,其他公司则无法插足。
因此,找寻准确的进攻角度仍然是思科管理团队正在努力的目标。
总之,思科拥有处于品类成熟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产品或服务,因此有机会考虑我们将要深入研究的几乎每一种创新类型。
然而,该公司很清楚,大杂烩式地采用创新类型只会减少而不会增加差异化。
因此,它将其关注的重点放在成长型市场的产品创新和成熟市场的集成创新这两个方向。
在对这一商业实践案例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将讨论思科是如何作出这些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