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进化论:伟大的企业如何持续创新 > 第三章 创新与商业架构(4)

第三章 创新与商业架构(4)

2025-03-30 16:45:02

其结果是两个独立生态系统的进化。

它们各自支持一个端对端的价值链,将构成市场所必需的所有功能连接起来。

但是这些功能发挥作用的方式却截然不同,以致于要在二者之间转换或连接的要素变得尤为困难。

要知道困难程度有多大,让我们仔细看看这两种商业架构分别如何响应一条简单价值链的需求。

简单价值链研究 设计 资源 制造 市场 销售 服务这是我们能够想象出来的最简单的价值链模型。

然而即使是在这个最基础的模型中,这些功能在两类商业架构中的实现方式仍然有着巨大的差别:价值链要素 复杂系统 规模运营研究 定性阶段 定量分析设计 模块集成 集成的模块资源 考虑边际量 考虑平均量制造 适应性方法 确定性流程市场 价值链控制 品牌与宣传销售 高接触度劝导 低接触度分销服务 开放式咨询 封闭式处理让我们从研究谈起。

在复杂系统模型中,市场研究有着定性的偏向,因为每个顾客自身都构成一个市场实体。

例如,空中客车和波音公司的商务航线业务在全球范围内或许有大约200个主要客户。

从统计数据上平均地去看待这样小数额的客户没有任何意义。

相反,你得深入挖掘每个客户的特殊情况,寻找独特的模式,而不是数字上的相关性。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那些商战传说和假想情境――甚至是那些只具有偶然性的贴切隐喻――都非常的富有启发性。

反之,规模运营模型是关于交易的一致性和可测量性。

一件Palm或惠普的掌上设备需要售出上百万件以收回投资在研发与市场营销上的成本。

在此定量分析是关键的,而团队必须小心提防那些有说服力的商战传说和贴切隐喻。

开发或营销团队所喜好的特性常常并不能代表目标市场的普遍喜好,而在进行规模生产时弄错这一点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

因此即使是最具启发性的简介,都必须经过完整设计、统计有效的实验的检验,而这是规模运营市场研究所关注的核心。

接下来谈谈设计。

复杂系统的精髓之处在于它们能够处理复杂性问题。

考虑一个金融组合或一个计算机数据中心。

这里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客户执行方案,也没有普适的标准方法。

相反,复杂系统卖家必须将各不相同的子系统紧密结合,使之融入一个独特的设计中。

这就是前面提到的模块集成的含义。

反之,规模运营模型的目标是生产出那些无需修改就能被集成到大型系统中的细小零部件。

在此,按订单生产(build-to-order)实际上意味着按订单设计(configure-to-order)或按订单装配(assemble-to-order),其中所有零部件都是标准的,而所有的可能都事先被考虑到了。

这就是所谓集成的模块的含义。

考虑一下Gap公司所销售的服饰,或Best Buy售出的影音系统,就是这种情形。

模块越多,它们就越容易被大规模定制化,以满足特殊客户的偏好,但是它们不可能真正地实现定制化。

再转向资源。

在复杂系统解决方案中,资源配置关注的是保障稀缺要素的供应,而不是为大批量的部件获得最低的价格。

这是因为导致整个系统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不是库存价格,而是进度的延误。

进度由系统测试把关,而测试在最后一块部件装配完成之前都不可能完成。

快速是这一系统的优点。

反之,在规模运营模型中,对大多数普通元件的价格和库存管理是最大的问题。

在此导致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支付了错误的价格、购买了太多原料和库存积压过多,或购买太少原料而无法满足需求。

控制这些变量的方法是,采用精妙的流程和系统并将其严格坚持下去。

在这一模型中,快速是一个缺陷。

再来看看制造。

在复杂系统中并没有真正可重复的流程。

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大型设备或两个项目。

相反,从那些适应特殊情况的可靠方法中能够得到的是连贯性、可预测性以及稳定性。

这是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柏克德或埃森哲等公司的项目管理专家所面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