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李二于罗芊芊有了肌肤之亲以后,时常的相会,最后索性直接的搬了过去居住。
每日里家人相伴,或观霸王卸甲,或为罗芊芊卸去霸王之甲,其乐融融,畅快无比。
西北天时要比中原早些,已冷的甚了,那些军兵更是有了由头,有事没事的就去西夏个府衙所要炭火钱,搅的西夏皇帝不胜其烦。
这日里朔风渐起,密匝匝的布起了漫天的彤云,恍惚便到了严冬天气。
早早的落下冷雨点,时辰不大竟然凝结成雪粒子,纷纷扬扬卷将下来。
李二索要了些个炭火钱分于军兵,出来的时候那雪早下得密了,茫茫挨挨纷纷凛凛,眼中早迷了路径,山野一片鹅羽之色。
银色乾坤之中,李二披了瑞雪迎了北风出去。
刘十三喊道:驸马兄弟……爷爷,忒大的风雪,做甚去?风雪住了再去的吧?李二大声道:你自在营里烤火便是,我且去去就回……刘十三还欲说句甚么,刚一张口便被北风呛了满嘴,颈子一缩回到营帐,自去和那些校尉说笑耍子。
你道李二去到哪里?自然是与那罗芊芊相会的。
和一帮子傻大黑粗的丘八说笑,哪里比得于美人相处来的美妙。
房中新添了两个泥炭的炉子,又搭了棉的帘子,份外的暖意。
罗芊芊缝了件棉的坎子,正在缀那盘子扣,却见李二进来。
遂拿了手巾扑打李二身上的雪片子:甚大的风雪,奴说小冤家不会过来了哩!正想着,却是又来到的!手抱罗芊芊的香肩,先亲了一个肥嘴儿。
罗芊芊初经人事,早己播动诸般的云情雨意,遂放开意马心猿。
张檀口扬香腮地迎合。
片刻光景,只吻得美人遍体酸麻,心花全开,其中滋味难以言传。
轻轻推开李二:前番才要了的,冤家又想了么?李二调笑道:便是时时想念美人的好处,不若先……先那啥了吧。
听李二说的惑人,罗芊芊以袖掩面。
十分羞臊的说道:如今才是甚么光景?就说出这般的疯话来。
我还烫了些酒,叫灶上煨了干蘑炖鸡汤,冤家先吃几盏子酒暖暖身子,再用些食档一挡风寒……兴庆的酒盏高脚大口,比中原寻常地小碗差不多的模样。
HTtp://WWW.16K.cNHTtp://WWW.16K.cN酒热的烫了,没有了原先那股猛烈的冲近,纯绵适口的多了,后劲却是极大地。
罗芊芊把盏,李二连连吃了不少。
渐渐的面热耳弥。
干蘑炖鸡汤盛在砂锅里捧了上来,鸡肉也就一般,不见甚么好处。
那蘑菇却是味道极赞,口感绵软,肉质厚实,端的是上品。
小冤家不知,这干蘑炖鸡汤本是辽国的菜式,奴奴看人做过,偷学了来的。
罗芊芊大为得意地说道:这蘑菇须是采自隔年的老榆木墩子味道才美,鸡肉也要用四年往上的老母鸡才能经受地住文武火的反复煎熬。
若是用当年的小鸡。
经不过两火就炖的烂了。
蘑菇吸收了鸡肉的味道,真是大赞。
李二大块朵颐,吃的满嘴流油:这阵子老是食那羊肉,膻的甚了,还是这蘑菇味道大佳的。
罗芊芊也跟着小口地吃了两盏子热酒。
面色红扑扑的喜人:听坊间说城里的军兵整日里的堵了各衙门的要钱,是不是真地呐?自古说的好。
人不图财,谁肯早起?弟兄们辛苦地卖命,自然要有个彩头的,能拿几贯钱回去自然是好的。
罗芊芊笑道:府库里都能饿死老鼠,皇帝哪里还拿的出钱来?今日父亲大人托了母亲,母亲又托了奴奴,看冤家能不能卖个人情于奴……想来罗芊芊说的人情是和西夏的外戚有关,李二问道:放着河水不行船的傻事我是不做的,你的人情一定要给些的。
罗芊芊嘻嘻的笑了,尖尖玉指轻点李二的额头:嘴巴抹了蜜糖的么?奴且说出来,冤家看看能不能应,若是能应就应了,若是不能,也不必理会。
说来我听。
太后等人隐匿了不少的浮财,情愿拿出来买条出路,冤家若是应得下,奴就与他们说说,若是应不得奴便回了他们?浮财?有多少?他们能拿多少出来?太后等人能凑出一百七十余万贯……我的天天,竟然有这么许多!李二惊呼一声,心里打起了算盘。
一百七十余万贯绝对是个天文数字,就是对于整个西夏来说也是很多的了,太后等外戚把持朝政操纵军国大事这么十几年,搜刮的钱财还真是不少。
若是能够拿来,便是按照人头平分,每人也有还几十贯的。
按照当时的消费水平,六贯钱就能操持一场不算寒酸的婚事,每个宋军士卒可以分的五六十贯钱,到底有多少油水也就可以想象了。
李二心思电转开来:与其让那个西夏皇帝统一,还不若适当保留太后等外戚的部分实力,用来互相钳制,至少对于面前的宋军来说是有莫大好处的,何况还有这么大的油水可捞。
再者西夏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朝廷肯定是要派使者拉和谈的,大军一撤,甚么好处也就捞不到的。
不若赶紧的狠捞一把,能榨多少算多少吧。
李二笑道:太后等人和我也没有丝毫的交情,然美人和我却是交情深厚的,你的面子我一定要给。
这样吧,我就把那些钱财分与弟兄们,将兴庆城的防务让一些出来,他们能安插多少人进去就看他们能出多少银钱了。
表面上看皇帝在兴庆的势力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其实暗地里却是暗流汹涌,外戚亦是在尽量争取更多的力量,才能保住性命。
当然这一切都要在李二这个占领军首领的默许之下才行。
如今在兴庆李二完全就是土皇帝,等朝廷里和谈的大臣到了,自然不能如此的为所欲为。
罗芊芊笑道:冤家却是个贪财的,这一遭黄白之物是不会少拿了。
李二笑道:金银钱财身外之物,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我也是想着为了弟兄们能多带几个钱回去过活,给家里的孩子添置几件挡寒的衣裳,打着光棍儿的也能讨个婆姨过安稳日子。
罗芊芊嘻嘻的取笑道:旁人能不能讨婆姨奴不知晓,小冤家回去了定然是要讨个婆姨的,那婆姨的名字奴亦知晓,便是叫做春娘的。
听她话里话外的有微微的醋意,李二正色道:当再寻个机会,连你这个婆姨一并的讨到屋里才好。
罗芊芊收了笑脸,十分郑重的说道:奴是敬重公子的才学人品,这才愿意相随的,至于那一纸婚书实在是可有可无的物件儿。
奴于公子若能长相厮守亲密无间,岂不胜过许多庸庸碌碌同床异梦的夫妻的么。
罗芊芊这个异域番邦女子所说的话儿竟然哟继续后世的爱情观念,李二就势将她揽在怀里,柔生说道:终不会亏了你的。
罗芊芊如花解语一般的偎依着,也不说话,体会这一刻的温存。
看美人细皮嫩肉,柳眉杏眼,粉红小嘴,青衫儿柳腰儿的娇媚模样,真个是十分的标致。
李二情难自禁,低头吻了一吻。
想那罗芊芊乃是刚破之身,情浓之时被情郎一抱,已是满心狂喜,芳心大动,全身酥麻;这一亲吻,更是让她好生心动,满脸红晕,不由闭了眼目,罗芊芊微微的扬起面孔任那情郎亲吻,火热之唇印在脸上,实在是舒服的紧了,一亲一吮,更是芳心大动,酥麻舒畅。
罗芊芊本就热情如火,意乱情迷之下贴身过来,不住的扭动。
恰好李二胯间硬角角的的撑起,顶在美人腰上,罗芊芊随口问道:那是甚么东西?如此的硬铮?陡然明白过来,羞臊的甚了。
李二悄声说句不堪入耳的情话,便把罗芊芊的小衫褪去。
罗芊芊亦是早已动了云情雨意的,柳腰摆动,配合着把衣衫甩下。
扯开大红的抹胸,露出胸前一对白嫩,似凝脂如乳酪,活似新蒸的鸡头子。
尖尖顶头上一点娇红,真是令人爱煞,遂用口吮住不放:这鸡头肉比方才的干蘑炖鸡汤美妙的甚了,我且品上一品。
冤家亦是个轻薄的人儿哩!罗芊芊只是吃吃的娇笑。
李二有了前番的经验,熟络的把她绫裤解开,露出白馥馥,鼓蓬蓬的下腹,一把把美人抱在床上。
看美人玉骨水肌,柔软非常,娇艳如花的模样,李二欲火大动自己褪去衣衫,搂做一团。
罗芊芊前番是吃过甜头的,半推半就的轻抱情郎之腰;小巧弓足,高搭李二膀子处,似鱼入水一般的欢快。
李二刚欲动手,罗芊芊悄声说道:初垦之地,冤家温柔轻动,前番里这身子还时时的疼哩,冤家多多怜惜奴奴才是。
新莺巧语,呖呖可听,李二抚摸了她的头发,柔声说道:我知晓的,你且安心快活便是。
几番云雨,几番恩爱,不做细表。
伴随二人数声畅美的欢呼,共枕偎抱,睡在绫被之中。
第138章 你们谈吧我去成亲(有月票的赞助几张哦)为了能够在城防之中安插更多的己方人手,太后等人不惜血本的投入重金。
无数的金银玉器、古玩字画流入宋军的腰包。
李二也不贪婪,将值钱的东西和金银等物分发了下去,美其名曰辛苦钱。
宋军士卒按照品阶高低、资历深浅分钱,人人有份。
每人分的几十几百贯钱不等,大为美意的彻夜狂欢,城中随处可见军兵进酒楼逛堂子的身影。
跟随驸马爷爷征战真真的是美事哩,死伤少不说,分钱却是格外的痛快,大赞!这遭仗算是没有白打,赚的钱够置办套宅子的,再讨个婆姨来暖脚。
再打几场这样的战事才妙哩,能多讨几房俊俏的婆姨!说话者口水直流的想象着娶媳妇的美妙。
不知驸马爷爷甚么时辰再来打仗?一定对爷爷说道说道,叫俺那兄弟也跟着来捞一把。
刘十三拿衫子兜了大堆的金银器物送了过来:好兄弟,这些俱是各营的弟兄孝敬的,兄弟你也要分些好处才是。
呼啦啦把许多精美的物件儿倒在桌子上,俱是西夏的上品。
李二亦是被那金银之色宝玉之光迷了眼睛:好哩,我也拿几件儿回去给家人。
选了个六寸来长的赤金小猪,准备拿回去送给母亲,母亲杀了大半辈子的猪,辛苦赚来的也不若这金猪值钱,拿回去母亲定然喜欢。
又划拉出一件精巧别致的珍珠披子,准备送与春娘。
这东西灿烂华贵,送与春娘最合适不过。
喜儿好说,小孩子好哄,随意的拣几个金银的头饰也就是了。
想到长平公主,李二却是犯了难,寻了良久才找到个和合二仙的温玉雕像。
旁的也不要了。
兄弟你拿下去和弟兄们分了吧。
驸马……那个兄弟,真的就要这么几件?嗯呐!好哩,自己兄弟,我也不客气,剩余地我就统统收了起来……哈哈,果然是个贪心的!李二笑道。
刘十三也不脸红,毫不掩饰自己的贪婪:好东西人人都是喜爱。
我这一辈子也不想功名子嗣的,贤妻美妾也是和我无缘,对于金玉钱财最是喜好……李二黯然,刘十三净身入宫,一辈子的念想也就只有钱财了。
…Wap.16k.Cn宋军在西北大秤分金。
小秤分银,逍遥快活的甚了。
却说这一日,吕嘉问的和谈使团终于到来。
想来吕嘉问是得到了王安石地关照的,也知道李二算是新法党的人物,一来兴庆首先来慰问劳苦功高的驸马。
驸马这一遭可真的是威风地甚了。
朝野上下莫不交口称赞驸马的功勋。
吕嘉问拇指一翘:驸马年纪轻轻就有如此盖世的奇功,前途无量呐!端的是后生可畏!李二也不去想什么前途无量和后生可畏的话儿,直接了当地问吕嘉问:吕大人也是自己人。
咱也就直说了,陛下有没有说赐婚的事情?赐婚才是李二最关心的。
吕嘉问笑道:官家金口玉言,应允地事情自然不会反悔,何况驸马是为国出了大力的。
吉期是沈括沈老倌儿亲自请下来的……一听成亲的日期都定了,李二欢喜异常,急急问道:哪一日?吕嘉问取出皇帝的手书:朕谨记前言,遵时宪所书,为本朝驸马择娶吉期。
腊月十六之日,诸事无忌,大吉大利……我的天爷,又是腊月十六呐!这还有一个多月的光景,还要准备诸般事宜。
吕大人先忙吧,我便收拾收拾回汴梁去准备成亲……李二闻得婚期将近。
再也坐不住,慌忙忙急吼吼的这就要走。
吕嘉问苦笑,怪不得临行之时王安石王大人有言,婚期是说不得地,只要一说婚期,李二必然着急的往回赶,獾郎所言果然不差。
急忙拦阻:我的驸马爷,你大军一撤,我还如何的和谈?和谈是要用你的大军来保障地,才能谈下诸般有利与我的条件呐……我不撤军,我自己回去就是,营中事务吕大人斟酌办理就是,我这便把虎符兵印交于大人……看这架势,李二竟然再也等不得。
吕嘉问更是哭笑不得:驸马在西夏打出了威风,西夏人怕地是你,纵是我有了兵印也不济事,士卒都是跟随驸马血战出来的,我哪里能够调动的了?驸马稍安勿躁,和谈也用不了几日的……汴梁许多的朝廷官员还唯恐李二抓住兵权不放,怕李二趁了远在西北朝廷不能控制的机会有了二心,如今看来,李二唯恐丢兵权丢的太慢,朝廷里某些官员的猜想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好说歹劝,李二终于耐下了性子:吕大人,你们可要快些和谈才好,莫耽搁了俺的终身大事。
好哩,好哩,尽快和谈!有李二不停的在屁股后面催促,吕嘉问就是想缓也缓不来,和谈之事迅速展开。
就连李二也是不得不承认,吕嘉问确实是个谈判的好手,其讨价还价的本事绝对不让菜市场的太婆,斤斤计较的能力丝毫不逊菜市场的小贩,反正在李二看来,这关系的江山社稷的和谈和菜市场买菜分别不大。
由于定难五州有西夏的大部分军马,虽然已经是各自为固,其骨子里还是太后党的势力,皇帝根本就宣调不动,于是再和太后谈判。
皇帝看大宋的使者居然和梁党人去和谈,虽大为恼火却是无奈,答应割让长城(汉长城)以南,定难五州以西的部分区域为代价,换取西夏和谈正主的资格。
其实这也是大宋朝廷刻意制造的气氛,要将西夏的外戚势力做适当保留,来制衡西夏皇帝,如此才能充分达到稳定西北的目的。
李二也看出了这里边的门道,只要和谈稍微受阻,立刻给罗芊芊递话,罗芊芊亦是赶紧的和太后等外戚联络,争取和谈的发言权。
由于太后等外戚执掌西夏多年,财力雄厚,其间多次贿赂李二。
李二亦是坦然而受,为外戚捞取了不少的好处。
西夏皇帝却是可怜,根基浅薄,又无财力。
为了在以后的政治格局中掌握更多有利条件,听从李清的建议,盛大风光的加封为西夏国姓爷。
西夏皇室本就姓李,根本用不到改姓就可以捞个国姓爷的封号,李二和吕嘉问商议之后,纳了西夏皇帝的封赏,得了三千户的食邑。
大宋的国姓爷没有做成,反而成为了西夏的国姓爷,真不知道神宗皇帝知道后又是如何的感谢,如何的苦笑?只有吕嘉问明白,这事情神宗皇帝是偷笑的,大宋驸马成为西夏国姓爷,对于大宋是有许多的方便和实惠的。
和谈在李二刻意的催促之下顺利进行,大宋得到定难五州和长城以南的小片区域,西夏赔偿款项若干,两国永罢刀兵,结为兄弟之邦。
且再次开了边境的互市,两国百姓可以再次的交易往来,此实为大善之举,对于弥补西夏的国力损耗和大宋的财政收入都有莫大好处。
政治不是本书的主题,所以和谈之事不再浪费笔墨,总之大宋首次在对外关系上如此风光,首次叫他国割地赔款也就是了,所有详细情节不再赘述。
恍恍惚惚已过半月,和谈之事终于结束。
其实在古代,一场谈判经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事情本不稀罕,如此这般在半月就敲定的和谈堪称闪电速度了。
冤家不必担心,奴本就有宋籍的。
罗芊芊嘻笑着说道:冤家忘记了奴是一品堂的么?李二恍然大悟,罗芊芊本就是混迹在大宋的西夏间谍,自然是有大宋的户籍,这般叫她跟随着回去自然是方便了许多。
若是回了汴梁,我先与春娘把亲事办了,美人莫要吃醋哦!罗芊芊豪爽的一笑:冤家看我是那含酸带醋的女子么?只要两情相悦,何必在乎那一纸婚书?我罗芊芊漂泊的忒多了,不愿再做无根浮萍,但求安稳度日也就心满意足的了。
李二正色道:这遭回了汴梁,莫再住霸王楼了……罗芊芊撇李二一眼,神态娇媚的轻声说道:奴自然知道的,奴那霸王之舞只于冤家一人观瞧的。
我自还有些个积蓄,不劳小冤家牵挂……对了哩,汴梁的王爷曾赠我一套宅子,丫鬟仆役不缺,你就暂住那里吧。
只是不要叫长平公主知道,不然你要吃她的亏的!罗芊芊将那缝好的棉坎子给李二穿上,柔柔的说道:奴也是有些个手段的,也不惧那长平公主,冤家看奴是春娘那般柔弱的女子么?她本就是细作,自然是有许多手段的,这么一想,李二大为放心,欢畅的说道:大赞,咱们回转去吧。
大军开拔搬师,西夏帝党后党皆来相送,风光体面,威风煞气,与前来西夏之时的战战兢兢大有分别。
李二并一众的士卒鞭敲金镫,口唱凯歌,好不兴头!第139章 杀头好热闹(寻求月票支持,感觉本书可以一看的请投票!)一路之上风光无限,穿州过县更是有地方官吏迎来送往,端的是无限风光。
按照宋律,大军不得进城,一众的士卒就驻扎在城外等待封赏,李二先去黄门处递手本。
皇门官见了李二早没有了往日的冷淡,满脸堆了笑的阿谀:官家说了的,驸马爷爷明日不必觐见的,官家还要出城阅兵的。
李二谢过黄门,刚欲转身,却听那黄门说道:爷爷留步……甚事?爷爷要不要先去长春宫?不必了,我先去看看老娘再说。
自然是要先回去看看母亲的,也不知道母亲过的舒心不舒看看时候,约摸不到午时的模样,刚好赶回去享受母亲的饭食。
寻常的百姓人家还是一日早晚两餐,根本就没有午饭的概念,街道上还是热闹非常。
刚到驸马府前,就为门子看见,欢呼一声:爷爷回来哩,爷爷回来哩!快来人呐,便是爷爷打仗回来哩……听得下人欢天喜地的呼喊,李二心里热乎乎的一股暖流,对那门子笑笑,径直进去。
进到正堂,确见母亲正捧了一卷轴,那卷轴长的很,末端还拖在地上。
长平公主在一旁嬉笑的说着甚么,李二惊叹:长平公主不会贤惠到了要教母亲认字的地步吧?便是要教目不识丁的母亲认字,《三字经》一类的启蒙文字就足够的了,何必拖着那长长的卷轴?李二刚一踏进屋子,当即长跪在地:母亲大人在上,孩儿回来了的!母亲猛抬头,为午时的阳光刺地睁不开眼,却是看得清楚李二的身形。
想李二是母亲身上掉下之肉,母亲自然不要细看也知道是自家的孩儿。
当即弃了那卷轴高呼:我的儿,你可回来了吧,想煞娘了的。
母亲将地皮踩的山响,小山一般的奔了过来,劈手就将李二揽在怀中,爱抚婴孩一般地抚摸了李二的头发,腹中虽有万语千言。
却一句也说不出,只是喃喃的念叨:我的儿,我的而呐……这情形便如母子分别几十年一般。
母亲地容貌或许谈不上俊美,母亲的言辞更是不会表达,但母亲心里的情感却比任何人都要真实。
网.电脑站www.16k.cn都要淳朴。
神圣纯洁等字眼来形容世间的母爱,未免还是太不够的。
任李二如何地巧舌如簧,任李二如何的叱咤风云,在母亲面前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隔着夹袄感受母亲地体温,李二也是有些呜咽。
准备好的那些问候也忘记的干干净净,良久方道:母亲安好么?好哩,我好着哩。
母亲悄悄擦拭眼角的泪花:就是时常的挂牵于你,我儿起来,看看瘦了没有哩?李二一蹿起身,孩子一般的蹦跳几下子:母亲放心,儿便吃的饱,睡的好,兴许还胖了几斤哩!母亲上下打量,确认李二完整无缺之后。
终于送一口气:儿你是不知,自打我儿去了西夏,我这心里就不曾安稳过,做了不少地凶梦,梦见我儿断手断脚的血淋淋模样。
真真的唬人……儿这便是完整的回来了,母亲终于可以宽心了。
长平公主亦是过来。
笑盈盈的说道:驸马可算是回转了,婆婆念你念地紧了。
李二一回来便见到长平公主陪伴母亲,心里也是大是安慰:长平公主虽然骄横跋扈,终于还是有了几分做妻子的模样地。
李二亦是笑脸对了长平公主:多谢公主能够陪伴母亲!方才可是教母亲认字的么?李二能够对长平公主表达谢意,长平公主也是多多少少的有些感动:驸马谢本宫……我做甚,方才可非是教婆婆认字识文,乃是前几日本宫为婆婆请了道诰书,今日才下来,正与婆婆观看……长平公主也是开了窍,知道李二和春娘的婚事已是不可阻挡,若想和李二的关系好些,只能走迂回的路线,从他的家人身上打开缺口,前番以美食物品拉拢年幼的喜儿,如今有专门请朝廷加封母亲为诰命夫人,便是那曲线救国的路线了。
母亲欢喜的说道:便是如此了,公主央官家赏了道诰书,如今为娘的也是六品的诰命夫人的,比县里的大老爷还高一品哩!以后再开铺子卖肉可就风光了,好歹咱也是诰命夫人哩!其实并不是如母亲所想的那般,六品和七品相比,并不只是高一级那么简单,实际上是高了最起码的两级。
而身为六品的诰命夫人,居然还有开肉铺的打算,不敢所空前绝后,至少在大宋一朝,也就只有母亲这独一家了。
李二亦是欢喜:我也看看这诰书是怎么个模样,还不曾见过哩!一直以为诰书是个单书铁券那样的小牌子,今日才开了眼界,见识到了大宋的皇命诰书。
诰书其实就是个书卷,一人多长,一尺来宽,两端装了卷轴。
六品的诰书为赤色,葵花的锦面儿,绘以升龙盘绕的图案,上书奉天诰命的字样,另书有母亲的名讳和籍贯等,其余通篇都是骈体的四六之句,艰涩难懂。
而颁布这道诏书的理由更加的有意思:教子有方。
好歹母亲也算是有了官职的,虽然母亲本人并不热衷这些,李二还是对长平公主又一此的表达了谢意。
长平公主嘻嘻的笑道:驸马今日这是怎的了?谢来谢去忒多的礼数,自家夫妻谢个甚么?母亲忽然想去什么似的,有意无意的问道:听说官家又添了个小皇子,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嗯呐,确有此事的,端妃诞下一子。
母亲急忙顺着话头说道:官家都十好几个皇子的,我儿与殿下成亲一年,怎还不见动静?长平公主微微低头,声音小小的说道:驸马与我经日的不在一处,自然……自然是没有甚么动静的!古人没有什么有效的避孕方法,新人成亲一年大多抱上了娃娃,像李二这般的还真是不多,母亲甚至考虑要不要找个郎中来给李二看看,若是确认李二没有毛病,再暗示一下长平公主,生娃娃的事情应该抓紧了。
你们夫妻长久不见了的,我便去看看厨下还有没有吃食,我儿与公主坐坐,也说几句体己的话儿。
母亲也不理会李二,径直的闪身儿去。
看母亲离开,长平公主立即旧性复发,将身子贴在李二后备,挨挨搭搭的说道:驸马去了这么些时候,不知想过我几回?李二知道长平公主的秉性,便是光天化日的也有可能大行夫妻之事,遂道:公主且莫如此,叫下人看见……多有不便的……嘻嘻,那个没有眼珠的杀才敢进来,我挖了他的眼珠子。
长平公主轻轻的舔着李二的耳垂:达达想我了吧?咱们这便去到卧房快活快活吧……母亲去备吃食了,一会子还要回来的!达达真是傻人儿,看不出婆婆是故意的闪开么?便是要你我生个娃娃的,不快活一番怎生的出?长平公主已是春情萌动,面色潮红,两眼迷离的呼吸渐重。
李二想想也确实应该尽到丈夫的责任,遂道:晚间吧,晚间再陪公主说说话儿……长平公主嘻嘻的笑了,紧抱李二之腰不住哼哼:早晚还不是一样的么?罢了,达达说晚间那便晚间,今晚我便不回长春宫的,就宿在驸马府上。
李二轻轻推开长平公主,问出一直萦绕在心头的问题:对哩,怎一直不见喜儿?还有春娘也不曾见到,她们做甚去了?长平公主整了整衣衫,笑道:我特意的从宫里带了甜蜜的果子,要于喜儿妹子食的,也不曾见到她。
听婆婆说,喜儿妹子伴了……春娘去街上看热闹的。
有甚热闹可看?她们好似去看杀头了。
长平公主对血腥总是有一种莫名的喜好:咱们也去看一看的吧,两年不曾见过杀头的情景了的。
李二知道所谓的杀头就是朝廷里处决犯人,本没有多少兴致,不过想想还真的不曾见到过法场的模样,遂道:好哩,便去看看。
长平公主欢呼一声,进到里间换了便装出来:达达与我同去,也不带那些恼人的泼才,这样看来才有味道的。
说着牵了李二的手便出门,李二嘱咐门子告知母亲便上了街。
不得不承认,汴梁的百姓对观看斩首的兴致还真不是一般的大,许多文人士子甚至是小家的碧玉也去观看,要不是提前知道这是要去看杀头,李二真的会以为这些许多人是要去看戏的。
人流出潮,只要随了人流行走便是,根本不必辨别方向。
到了,到了。
长平公主已经没有了公主的威仪,拉了李二奋力的拥挤,终于挤进人群之中。
人山人海的场面煞是热闹,好似是在赶庙会一般的挤出一身汗水,但见面前的高台上跪了十几个背插号标的犯人,、每个犯人身后都有一名红衣红裤的刽子手,刽子手上拎了鬼头大刀,杀气腾腾的叉手而站。
第140章 劫法场(大家看到好就给月票,俺不想死的太难看哦,一会儿俺再更新)猛听得三声追魂炮响,震的耳朵嗡鸣不止,紧接着又是一通催命鼓,长平公主抹一把额上的汗水:还好,还好,赶的上看好戏哩!台角上一葛衣老者高叫一声:三验正身无误,午时三刻已到,请大老爷下令!刽子手将犯人的头发系在夺命桩上,高擎了鬼头刀,单等不远处芦棚的大老爷一声令发,便要开刀问斩。
许久不曾见到这么壮观的杀头场面的。
台下的看官饶有兴致的指指点点:这一气杀十几个人头才有看头,杀个人头满地滚才显得出热闹哩!你看那个贼囚,裤子都是湿搭搭的,许是吓的尿了吧?真是个无种之人,去岁杀头的时候那个汉子还记的不?高呼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那才有看头的,像这样头还没有砍下来,裤子先尿的软包真是扫兴……李二想不到百姓看杀头的兴致比看戏的兴致还大,而且指指戳戳的大发评论,显然是把杀头看成了很热闹的事情。
长平公主忽然拽了拽李二的衣衫:驸马,你看左手第三的那个女子是不是有些眼熟?活似在哪里见到过的模样!李二顺着长平公主所指的方向观瞧,果然见一女子跪倒在法场之上,只是头发披散衣衫凌乱的看不清楚面容,不过那身形确是眼熟。
正琢磨在何处见过之时,法场上的女子也看到了李二和长平,如同见到救星一般的疯狂摇晃,扯直了嗓子震天的吼了开来:驸马爷爷救命!公主奶奶救命呐……救命呐……普天之下,称呼长平公主为奶奶的只有一人。
李二与长平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的说道:是牡丹!当然是牡丹!想那牡丹是一憨厚女子,本在阳谷看管石磨,怎会出现在这里?又怎会有杀头之灾?二人正诧异之时。
那芦棚里的监斩大老爷站起了身子,清咳一声:阳气正盛,阴魂散退,诸邪辟易,开……斩!一支朱签投了下来,众人不仅没有闭上眼睛回避即将出现的血腥场面,反而瞪大了眼珠仔细观看。
唯恐漏掉杀头时候那精彩地瞬间。
牡丹更是疯狂的呼喊:爷爷奶奶救命呐……在李二和长平公主看来,牡丹这样的女子绝对不会犯下杀头的罪过,定然是有甚什冤情的。
16K小说网.电脑站www..CN天上云彩微微遮挡了艳阳,一股冷风吹过,竟然起了阴森森的味道。
刽子手大刀后扬。
便要斩落……李二和长平公主猛然高喊:刀下留人……刀下留人?台上的十几个刽子手齐齐地怔住,寻找发话之人。
芦棚里的大老爷监斩有些个年头了的,还从来没有见过今天的局面,竟然有人高喊刀下留人!李二和长平公主蹿了上台,高喊着刀下留人将刽子手推开。
那刽子手出红差也不少了。
从来就是令下刀落,人头滚地。
一直没有见过在这最后关头来救人的,愣怔着不知如何是好。
底下地百姓可热闹了:今天算是没有白来。
这遭可有热闹看的了,还有劫法场的!杀头年年看,劫法场可从来没有见过,那个谁,你赶紧回去叫我家的婆姨来看,她最喜看热闹的。
你就对我那婆姨说有劫法场地,她一定会来……你怎不去叫?我才不去哩,劫法场好不容易才见到一回。
怎能漏过……监斩的大老爷好歹也是从四品的官职,反应还算是快,终于明白过来,急吼吼地招呼那百十名军兵:还戳着做甚?不见有人劫法场的么?赶紧的将搅闹法场的狂徒拿下……那些军兵不过是个摆设,最多是维持维持法场的秩序而已。
听了大老爷的呼喊,这才乱糟糟的围拢上来。
李二将牡丹的头发解了下来。
匆忙问道:牡丹你怎到了汴梁?可犯下杀头地罪过?牡丹眼泪鼻涕糊了满脸,嚎啕大哭:爷爷呐,俺本在磨坊照看石磨的,也不知为何就被几个官差捉了去,解到了这里,在大黑牢里关了俺多日,也不见审问就要砍俺的头……长平公主本对这丑陋无比的牡丹有几分好感,听闻牡丹所言,竟然莫名其妙的就要杀头,跳脚地大骂:昏官,真是草菅人命的昏官,我大宋清平世界朗朗乾坤,竟然有如此地荒唐的冤案……监斩的大老爷看劫法场的不过的一男一女二人,又被军兵团团的围住,登时镇定了许多,提官袍上前:咄,尔等贼胆泼天,竟然搅闹法场重地,可知官法无情?可知这是抄家灭族的重罪……监斩老爷滔滔不绝的陈述大宋律法之时,长平公主早就按捺不住,三步并作两步的上前,抬手就是两个耳光:好你个龌龊的芝麻小官儿,反了天了的,竟然敢抄本宫的家?敢灭本宫的族?本宫不打你个烂葫芦的样子你是做不好官的……军兵见老爷挨打,大声咋呼着挺刀枪上前欲缉拿长平公主。
那监斩的老爷并不认识长平公主,听她自称本宫,又是气焰嚣张,仔细想来依稀便是人们时常提起的长平公主,小心的问道:你这女子是……我打你个不做眼的泼才。
又是俩老大的耳括子:你这杀才眼珠长在屁股上不成,怎就只认衣裳不认人?本宫换身衣衫就不认的了?打出你个眼力来才好……底下的百姓想不到还有殴打监斩官的好戏,一叠声的起哄:打的好呐!真是热闹,百年不见的大热闹哩……间有认的李二的百姓更是来了兴头:我说怎有忒大胆子的竟然敢劫法场,原来是驸马爷爷到了的,哈哈,这遭可有好戏看的。
牡丹一叠声的哭泣:多谢驸马爷爷,多谢公主奶奶哩!那监斩官终于明白那劫法场的男子就驸马李二,那这打人的女子自然是长平公主无疑了。
一念及方才说要将长平公主抄家灭族的话语,登时冷汗都下来。
想这长平公主本是天家,抄家灭族根本就是造反,立即跪倒在地:殿下……殿下……下官实不知是殿下到了的,下官一时糊涂,言语冲撞……长平公主本就粗枝大叶之人,打过便也就是了,不会抠了字眼儿的给监斩大老爷扣帽子:那牡丹是甚的罪名?为何要杀头的?是不是你们草菅人命的糊涂断案?那监斩官头脑早就晕乎乎的不辨东西南北,唯恐说错的申辩:下官只是奉命监斩的,具体案情并不清楚,这些人犯都是三司会审,陛下御笔朱批的,听说这女子在七年前打死了自己亲生的父亲……宋时候处斩人犯绝对不是象电视里演的那样草率,随随便便的就砍了脑袋。
但凡是要杀头的犯人都要详细审核,如何由皇帝亲自批准方可行刑。
至于某些电视里的县官随便就是一句拉出去砍了的桥段,实在比俺这小说还要胡扯,完全不可相信。
李二和长平公主都知道牡丹的父亲就在阳谷,当初牡丹去卖唱也是为了养活父亲,至于在七年前打死父亲那完全是不可能的李二走上前来,对那监斩官说道:这女子并非作奸犯科之人,他的父亲几月前还在阳谷,如何可能七年前就死去?这里头定然是有莫大的冤案,旁的人犯有没有冤情尚未可知,你且暂时不要处斩人犯,我会奏明圣上重新审理此案!那监斩官唯唯诺诺的应了,命人将所有先收押回监,等候再审。
那些百姓虽然没有看到人头落地,却见到了比杀头还要有意思的法场救人,眉飞色舞的评论着此事尽兴而去。
李二与长平方要离去,便听得有人呼喊哥,你回来了!声音清脆,自然是喜儿!却见喜儿蹦蹦跳跳的跑了过来,身后跟随的是满面喜色的春娘。
喜儿嘴巴了咯咯嘣嘣的大嚼着甚么吃食,欢天喜地的过来拉住李二的衣衫左右观看:哥你可算回来了,晒的黑了许多,不如以前俊俏了。
对了哩,哥,听说你打败了西夏的番子,是不是真的?香脆豆子哥食不食?喜儿一叠声的说个不停,李二爱怜的抚摸了她的头顶。
春娘亦是欢喜的开口:奴不知相公已然回来的消息,相公还好么……春娘姊姊念我哥念的痴了吧,我哥这便好好的在你面前了的!看春娘温柔可人的模样,李二轻敲喜儿的小脑瓜:过不了几日,哥便于春娘成亲了的,以后要改口叫嫂嫂的。
切,喜儿白李二一眼:哥你成亲的时候我也是要做新娘子的,还是称为春娘姊姊的才对。
长平公主笑道:喜儿妹子与驸马那是十几年前就有的婚约,婆婆也与我说了的,相公与春娘成亲的时候,捎带把喜儿的亲事也一并的办了,本宫便是将新衣都为妹子备妥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