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驸马传全集 > 第141章 其乐融融

第141章 其乐融融

2025-03-30 16:55:09

每当念及和喜儿的婚事,李二便是头疼一番,近亲成婚终究是不好,虽然喜儿出自母系,总还是不妥当的。

何况喜儿年级虽然长了一岁,可脾气性格更加的孩子气。

虽天真烂漫却是不适合做妻子的。

可要是悔婚的话,莫说一直怜爱喜儿的母亲会翻脸,就是李二自己也说不出口。

二人自幼年时候便定了亲事,如今自家成为了驸马就悔婚也实在说不过去。

和母亲说这事情铁定是没有希望,还是寻个机会开导开导喜儿妹子才是。

一回到家中,喜儿便是取出长平公主送的华贵衣衫炫耀:哥,你瞅瞅,这衫子是地道的蜀锦,江南的手工,市面上便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只有宫里的娘娘们才有的穿,是公主嫂子送于我做吉服的……还有这褶裙亦是好东西哩……哥……你再看看这个凤凰衔珠的发簪,这才是真的好哩……喜儿终究是孩子心性,几件衣衫饰物便哄的开心。

一意的在李二面前卖弄自己的宝贝,却没有注意到春娘低下了头。

李二看春娘神色暗淡,笑问道:春娘的吉服可曾备的妥当?奴……亦快备的妥了,快了的。

喜儿笑道:今日我还和春娘姊姊去看了装服,有个镶银线的藕合缎子裙姊姊最是喜欢,不过那掌柜要的价钱忒高,少了三吊六百钱是不卖的,春娘姊姊不曾有那么许多的银钱……春娘忙道:那便再去看看别家的,兴许就有便宜的呢。

其实春娘也是囊中羞涩,又不想到驸马府的账房去支取,自然买不起好的衣衫,更加的不必提起华贵地首饰了。

长平公主刻意的赠送喜儿华丽衣服,更加映衬了春娘的寒酸。

李二看春娘还是当初的那几件衣衫。

洗了又洗的穿着,心里大为感动,叹道:委屈了春娘的……春娘忙言:相公说的差了,春娘实不曾委屈地,相公能为奴征讨西夏转战沙场,奴便是最有福气的女子了,也不知羡煞了多少人哩!长平公主闻言。

想要说些甚么,终于只是嘴皮动动,没有说话。

李二便是笑了将带归来的包裹打开,取出那珍珠披子递于春娘:这便是我特意带回来给你的,看着是个好物件儿。

网.电脑站www.16k.Cn春娘喜欢不喜欢?那披子乃是由几千枚珍珠串成的,散发温润地光芒,拿在手上叮咚有声。

春娘捧了这珍贵的物件儿动也不动的呆住:这……这便是于我的?老天爷爷,也不知道要值多少银钱?自然是于春娘的,这物件便是罩在寻常地布衣之外。

也是华丽万千。

这等华贵炫目之物当世少有,便是长平公主这样的女子见了也是为之心动。

偏偏却做出不屑一顾的模样:甚么华丽万千,我看寻常地紧。

我那长春宫里这样的披子多了,少说也有个百十来件的。

李二听长平公主说的含酸带醋,将那和合二仙的温玉雕塑取出:这东西送与公主。

长平公主听到自己还有礼物,当即一把就抢了过来,煞是喜欢的把玩那小小塑像:这个才好哩,做工精巧,最难得的是寓意深远,呵呵。

寓意深远呐。

喜儿看的眼热,着急地问道:哥,我的哩?怎没有送于我的物件儿?妹子你急甚哩,你的才多哩,她们都没有你的多。

说着李二把那些足金足银地首饰捧了一大把悉数放在桌子上:这些都是妹子的!喜儿一声欢呼。

扑将上去把许多地首饰揽在怀里:这些都是我的,谁也不能于我抢的!众人窃笑。

都看出李二不过是那些金银哄孩子罢了。

看母亲笑的眼角下弯嘴角上翘,李二从怀里取过那小小金猪:思来想去,这东西送与母亲最合适不过。

哟,忒大的年纪还要甚的礼物。

母亲虽说不要谋害是伸手接了。

那金猪份量不轻,母亲手上一沉,险些跌落:我的天天,好生沉重,不会……不会是赤金的吧?自然是十足的赤金!乖乖,可了不得,我便是再杀一辈子猪也赚不来这么大的金猪。

财不露白,我赶紧的藏起来,莫叫偷儿顺了去。

一家人欢欢喜喜用罢了饭食,李二言道:那牡丹是憨厚之人,断不会行弑父之事,赶明日里公主去见见官家,好生说道了其中的关节,将此案重审,说不定能牵扯出许多的贪官来。

长平公主本人虽然跋扈,却最恨贪墨无为的官吏:我家的江山就坏在那帮子龌龊官儿手里,定要皇兄好生的审理审理,查出的龌龊官儿有一个算一个绝不姑息!春娘知道长平公主有极大的可能宿在驸马府上,还是抱了些许的希望问道:殿下今日不回长春宫了吧?长平公主应道:自然是不回长春宫的,今日便宿在这里了,本宫于驸马也该团圆的。

春娘哦了一声不再言语,长平公主似故意说于春娘一般,得意的道:日间婆婆还曾说起娃娃的事情,本宫以后就尽数宿在这里的。

早有宫人劈柴烧汤准备妥当,长平公主道:驸马一路风沙,且先去洗洗,本宫且到卧房去,看看是否把床铺安顿妥当……李二这些时日着急的赶路,确实是鞍马劳顿疲惫不堪,泡在温暖宜人的热汤之中,竟然昏昏的睡去。

驸马爷爷,浆洗的好了吧?有丫鬟在外面小声的呼唤。

想是长平公主在卧房等的不耐,这才叫人来催的。

李二揉揉眼,随口应了,跳出水来,抓起手巾把身上的水珠擦去,披上个大单子急急的奔往卧房。

那小丫鬟看李二进去,懂事的关好房门退开。

长平公主早卸了装束,慵懒的斜躺着,看李二赤裸着身子只披了单子进来,吃吃的笑道:都说从军三年母猪塞貂蝉,这话儿果然不假,驸马达达也是想我了吧,竟然衣裳也顾不得穿。

听她取笑,李二转身:我便去取了衣裳穿好……达达好没有兴头,玩笑也听不出的么?长平公主起身拽住李二:达达与我赤诚相见,我这心里早就痒的紧了。

达达安坐,本宫取个好物件儿与你。

长平公主从袖子里取出一叠子的手帕,递于李二:这是我从景妃那里央求了半天才的来的,唤做和合三十六式。

听说有许多的妙用,最是其乐无穷……李二顺手接过那些个帕子,上面竟然刺绣的是男女交合的春宫画像。

其中人物纤毛毕现栩栩如生,神态更是如同真人一般,更奇的是那些男女所用的姿态,个顶个的闻所未闻,可算是标新立异的奇特姿态。

达达,长平公主褪去了衣衫靠在李二身上:这个名堂唤做临台童子,妙是妙的紧,却要站立而为,我还是喜好……长平公主翻到下一个帕子,腻声笑道:我还是喜好这个叫做狮子滚绣球的花样,咱们今晚就用这个了吧!李二看了这些个春宫图画,亦是不觉面红耳赤:这可真是个好东西,忽然感觉这么说太过不好,急忙掩饰:真算是艺术品了。

长平公主可不管什么艺术不艺术,以脸面磨蹭李二的脸面:后面还有个唤做龙凤呈祥的姿势,却是少见,达达于我也不曾试过……说话间尖尖玉指已然摸索到了李二的胯间,不住的拧弄搓揉起来。

二人亦是久旷,此时春情萌发,心意早迷,李二拧身搂住同样半裸的长平公主。

长平公主面似海棠容如春月,目若星朗秋波满是柔情蜜意,朱唇半吐樱桃一点的微微哼喘,身姿窈窕轻柔,丰姿仙雅。

虽然年近三十,却犹如二八之女一般的好不风流。

李二抱住长平公主便是好一通亲吻,啧啧有声。

长平公主被李二一亲,便有一种久违之快感从心头腾起,甚是舒坦,更是芳心洞开,舒服至极,身体更是如飘一般,好生爽快,遂嗯嗯哼哼的任驸马亲吮拧弄。

直吻得二人喘气不过,这才松开,长平公主略施胭脂半点更显粉脸朱唇,嘴角翘了笑意,眉目之间情意缠绵,雨意云情,好生惑人。

左右也算是老夫妻的,李二将她衬裤褪下,但见两只修长白嫩玉腿呈于眼前,李二发力将长平公主一条腿抱了起来,低低的从喉咙里爆发一声吼叫:今日便用那狮子滚绣球来梳拢了你吧……长平公主对这鱼水交欢之事甚是在行,早是意乱情迷,见李二扑将上来知时机己到,便抱了裸身的李二,腻声娇唤:好达达,勇猛些吧,旷的久亦……二人俱是心如火焚,浑身躁热,难以忍耐之下,揉搓到一处。

长平公主越发的娇媚,玉枝颤抖,双腿乱蹬,不住的大呼小叫;口中香喘,鼻哼鱼龙,好一个快活娇娃。

李二为其媚态鼓舞,愈发的勇往直前,其中细节不便详诉。

酣战半宿,尽皆畅美,二人说了会子夫妻情话,抱头交股而眠。

第142章 乱了,全都乱了(本章加更,再次呼唤月票,月票越多,更新尽头越足)灰褐色的野雀儿早早就在院子里觅食,李二睁眼醒来,长平公主亦在呼呼酣睡,被子外裸露出大半个膀子和一大片雪白的晃人眼睛的胸脯子,想是昨夜折腾的过火了些,便是李二起身穿衣也不曾惊醒长平公主。

推开房门呼吸几口清冷的空气,却见芝兰捧了铜盆手巾等物过来:爷爷洗漱了吧,厨房里的吃食也做的好哩,老夫人不许惊醒了爷爷,才不曾叫起。

爷爷这便要用食的么?李二伸个懒腰:甚么时辰了?许是不到辰时吧,嗯,刚到了辰时的。

我的老天,今日官家还要阅兵的!李二急慌倒忙的抹把脸就往外走。

我的儿,皇帝也不差饿兵的,且先填了肚子再去不迟。

母亲在李二身后大声的吆喝,嗓门之大便是那些停在树枝上的野雀也惊的跑了。

顾不得了。

顾不得了,我且先去城外营中……急急促促的出得城来,赶到营中,远远的便见一众的校尉在等了。

刘十三上前道:我的兄弟怎的才来,叫大伙好等,朝廷里的封赏下来没有?弟兄们可都等这领了赏钱去花销的……赶紧的把弟兄鸥们集合起来,列个整齐的队伍,一会官家要来阅兵的。

天天!官家要来阅兵?刘十三听罢顿时混乱,飞也似的跑了出去有飞也似的跑了回来:那个兄弟呐,关键阅兵咱们用甚么队列迎接?鱼鳞阵还是雁翅阵……看来刘十三也是慌乱了,李二索性亲自把士卒召集起来。

那些士卒衣衫散乱的起来,乱糟糟慢腾腾的过来,随便的围拢在李二的周围:李大将军,朝廷里赏了多少?莫管多少,大将军。

还是与弟兄们先分了吧……李二知道这群丘八的脾气,若是前方打仗,兴许还有几分军人地模样。

这一到了安定和平和的后方,所有的恶习都暴露出来,松松垮垮的模样和街头的地地痞混混儿的分别也不大。

大部分人还是睡眼惺忪的模样军人和混混儿一样,同样地喝酒赌钱。

但是军人能够在关键时刻随着一声号令,舍生忘死的去战斗。

光凭这一点,混混就永远难望其项背。

李二卯足了劲道,大吼一嗓子:敌袭!那些士卒闻得敌袭二字,当即清醒,条件反射一般的寻找刀枪。

HTtp://WWw.bxwx.netHTtp://WWw.bxwx.net好半晌才明白过来:大将军呐,开甚玩笑……看众人清醒的差不多了,李二这才说道:过一会子官家要来阅兵的,大伙好好做出个样子来才是。

哦,阅兵呐……甚?官家要来阅兵!大将军你是说陛下要来看咱们?李二说道:我军血战西夏。

战功赫赫,官家特来检阅地。

这么一说,所有的校尉军兵顿时来了精神儿:虽说咱也担着禁军的名头。

却连官家的模样也不曾见过一回,这回可有福了……官家会不会带着成车的金银来赏赐咱们?一时众说纷纭,李二急忙上手虚压,示意众人安静:咱们定要做出个威武地模样来,官家见了才会欢喜,官家一欢喜说不定赏赐的就多了些,弟兄们说是也不是?是哩!是哩!古是的军人大多目不识丁,很大一部分是抱了当兵吃粮地念头把从军看成是谋生的手段。

真正出于保家卫国这个动机的人不多,所以听到能拿更多的封赏,众人都是来了精神,一会儿官家来了,大伙都摆出个样子来。

莫叫朝廷里的老爷们小看了咱。

所有的士卒齐声称是。

李二本想着按照现代军人的模样训练士卒走走正步,奈何这些大兵根本就分布清楚左右。

何况正步看似简单,也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有好地效果,估摸着早朝完毕皇帝就会到来,这么端的时间是不可能教会士卒走正步的。

李二想想后世的阅兵,忽然想到那些雄壮整齐的军中口号,顿时有了计较。

一会皇上来了,你们看我地手势行事,若是拿宝剑的手举起来,你们就高喊为国杀敌,若是我没有拿宝剑地这支手举起,你们就喊圣上英明。

记下了没有?士卒们哄然叫好。

来,来,咱们先练习练习……随着李二双手交替举起,军兵校尉高呼圣上英明为国杀敌,训练了半晌,效果还真的十分明显,最起码喊声整齐,还真的有那么几分气势。

李二估摸着有这两句应该足够,信心十足的等候皇帝的到来。

午时不到的光景,神宗皇帝辇驾到来。

李二早就戴好了凤翅盔黄金(铜)盔,披锁子黄金(铜)甲,外罩赤艳艳的战袍,将狮鸾带紧扣腰间,装束停当这才高呼一声:开中门,摆香案,列队伍接圣驾!但见幢幡飘舞,宝盖飞扬;旌旄猎猎映了赤色簪缨,白羽幢摇护住天子銮舆,五卫旌旗下是执金瓜,擎斧铖的武士,紧随其后的是一对对手持绛纱御香的宫女,天子居中而坐,后有曲柄皇伞彩凤羽扇。

再后便是紫袍玉带的大宋高官。

辇驾方住,宫人引了神宗皇帝下来,李二当即跪拜高呼万岁,一众的军兵立即按照方才演练的那样呼啦啦的整齐跪拜,震天价的狂吼一声吾皇万岁。

几万人齐声呼喊,震的大宋君臣心尖乱跳,有几个年老体衰的文臣几乎被这毫无征兆的巨大噪声唬晕。

神宗皇帝看好几万人整齐跪拜整齐呼喊,大为喜欢,声调也提高了几度:平身!谢万岁!李二站起身来。

众军兵也学了李二的模样高喊谢万岁整齐的起身站立。

但见三万余军兵阵形份外整齐,便是拿尺矩量过一般,一个个昂首挺胸,盔明甲亮份外的精神。

刀枪飒飒生锐气,剑戟森森映寒光,果然是虎狼之师。

大宋皇帝见到这样的队伍,满意的了不得,神宗皇帝本就是猪腰子脸,高兴万分之下笑的嘴巴都咧到了耳根子上,看李二一身甲胄,更是喜爱,一边巡视一边赞叹:驸马征战沙场,与社稷有功呐!李二在旁边微微的举起那带鞘的宝剑,众士卒看见信号,整齐的高喊:为国杀敌!这震天动地的高喊还真的把大宋皇帝唬了一跳,李二急忙过来说道:这便是将士们的心声了,为国杀敌不论功勋的。

神宗皇帝也没有想到宋军竟然有这么高的觉悟,大为赞赏:好,好一个为国杀敌,驸马能在这么短的时日调教出如此威武雄壮之师,不枉朕提拔重用尔的苦心……李二急忙将另一只手扬了一扬……圣上英明又是一声排山倒海般的高呼。

李二暗暗得意,看来临时安排的这一手还真管用,看来不会出甚么岔子的。

此一战之后,我大宋西北安定,俱为将士用命血战而来。

我大宋有此雄壮之师,何愁天下不定?我大宋四时康泰,风调雨顺乃是上天所赐,国运绵长,灾害潜消俱为儿郎之功,朕定不吝封赏。

这些个士卒并不是很明白皇帝在说什么,不过好像听到了说要封赏的,这便可以的,有赏钱拿才是最实惠的。

自我大宋立国以来,神宗皇帝难得有这样在军事上扬眉吐气的时候,越说越兴奋,嘴角都挂了白沫:屡屡割地求和,今日众儿郎扬我国威壮我声色,方为我真正男儿。

说到激动处,神宗皇帝大发感慨,忍不住拉住李二的手道:驸马真是我朝的栋梁呐,朕欲收复祖宗割去之疆土,还需驸马再建奇功……李二就纳了闷了,大宋还有割地求和的往事?不成想神宗皇帝猛地将手一扬:燕云之地亦要收复……李二的手也被牵了起来,那些士卒意见到信号,立刻呼喊圣上英明。

李二闻听神宗皇帝竟然打起了燕云十六州的主意,心里登时凉了半截,那辽国可不是西夏,大宋要是和辽国开战,铁定的是败多胜少,自己又不是什么大将之才,万一要被一时头脑发热的神宗皇帝派遣去攻打辽国,只怕小命都保不住的。

当时也顾不得许多,急忙摆手示意士卒不要再喊什么圣上英明了,哪里知道士卒根本就不明白李二的意思,看他另一只手扬起,又是震天的一声呼喊为国杀敌!此时此刻李二汗流浃背,又恐大宋君臣真的叫自己去征讨辽国,又怕士卒继续为国杀敌的高喊,一时着慌,登时乱了方寸,双手挥舞,示意士卒不要再喊。

士卒哪里体会得到李二的心情,看李二两只手摆动,立即跟随他摆动的节奏交替呼喊为国杀敌圣上英明……神宗皇帝看士气高涨,亦是意气风发,迎了随风猎猎而舞的战旗说道:军不畏战乃我大宋之福,光复旧土正是当时呐……第143章 小人乍富(让月票来的更猛烈些吧,给点动力吧同志们)李二唯恐那些士卒再高呼圣上英明,双臂木头一般的低垂,不敢随便的动弹,那些个军兵得不到信号,任凭神宗皇帝如何的发表壮语豪言,也不再高呼甚么圣上英明。

万一神宗皇帝真的把自己当成了战无不胜的战神,叫自己去攻打辽国那怎么办?李二正胡思乱想之时,天色竟然忽的一暗!李二本以为是乌云遮日也不在意,不成想天色愈发的黯淡,不一刻的功夫就已经昏昏黄黄,犹如傍晚时分的模样。

抬头观瞧,但见天上的日头老爷正逐渐的残缺,众人纷纷仰望,功夫不大,太阳变成一块被咬残的半个烧饼模样!日偏食!是日偏食了!李二心中大喜,顿时有了计较,这日食在古代可算是说天的警示,自己又有知晓天命的名头,只要随口忽悠一番,就说是上天不许再起征战,以上天的名义一定能够把皇帝征讨辽国的念头给平息。

李二打好腹稿,正要再演一回神棍,准备大大的忽悠一番,却听神宗皇帝以平淡的不能再平淡的语气说道:今日果然是有食日的……李二惊的嘴巴都合不拢,刚准备好的那一套忽悠言辞顿时忘个干净!这也太诡异了吧!神宗皇帝竟然知道今天会有日食!自己都不知道,皇帝为什么知道?难道……难道尊敬的神宗皇帝也是穿越过来的?李二心里翻江倒海的折腾,功夫不大,日食退去,太阳再次大放光明。

神宗皇帝好像面色不悦,淡淡的说道:司天提举,汝之算法不准呐!一名干瘦的老官儿匆匆的跑了出来,惶恐的说道:臣计算有误,愿请官家责罚!神宗皇帝看了看这老官:沈卿算法虽有谬误。

也不曾大错,责罚就免了吧。

旁边地王安国却是出班跪倒:沈括为司天首官,曾言今日天将全食,如今却是日食六分之半,乃历官术数之不精,当治其罪,以诏朝廷赏罚分明之意。

也好。

沈卿官降一级,任司天同职!其实沈括的政治立场比较中立,只不过在罢免茶叶专卖的事情上帮王安石说过话,王安国等人借着他把日偏食计算成日全食的机会来打压罢了。

李二这才知道那干巴枣一般的老官儿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沈括沈大官人。

…Wap.16k.Cn李二实在不曾想到宋时候的科学技术发达到了如此地地步,竟然可以准确的计算出日食来。

原以为古人对于日食这样的天象是一无所知。

正准备利用日食忽悠神宗皇帝,不成想人家沈括早就把日食计算出来了!沈括呀沈括,你干嘛非要计算日食呢?计算的不太准确吃力不讨好不说,把官职也降了!你要是不会计算多好,我还可以拿来忽悠人!唉。

又失去一个扮演神棍的大好机会。

写到这里,实在忍不住废话几句,看过很多地穿越小说。

书中的主角利用日食月食大肆忽悠人,类似的桥段甚至出现在清朝,真是比我这书还能扯。

要是拿日食忽悠宋元明清皇帝,一定会被皇帝识破,脑袋铁定是保不住的!我国关于日食的计算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比诸葛亮还早地时候就有古人推算过日食了。

到了宋代这个科技极大繁荣的时候,地磁偏角都被沈括准确的演算出来,计算日食已经实在算不上什么高端科学了。

这个时候地欧洲教廷见了日食还是大大恐慌。

以为是上帝的愤怒,可见宋时候的科学技术要领先的多。

不过这些高级的科技大多为朝廷的钦天监垄断,市井百姓很难学习,所以还是有许多人相信日食是上天表达的某种意思。

心中称赞大宋科技发达之余,李二暗自庆幸自己没有拿日食说事儿。

否则可就是大大的不妙了。

不过还是对沈括这样地科学家.表达了一下敬意,李二轻声对降级的沈括说道:沈大人好本事。

我是佩服的紧了!沈括惭愧的说道:计算出错,驸马取笑了!李二道:工具简陋,算法粗糙,难免有所误差。

驸马……听得甚至皇帝呼唤,李二急忙上前。

彼临行之时,朕曾有言赐婚之事,实是为激励驸马为国出力之举。

今驸马果然不负朕之厚望……神宗皇帝说的冠冕堂皇,甚么激励之举,不过当初是为了断绝李二纳妾地念头罢了。

李二也是心中有数,只是不好挑明而已。

当日朕之允诺还记的否?开玩笑,谁忘记李二也不会忘记,折腾半天费劲不小不就是未来纳妾之事地么:臣谨记圣上之言,不敢有旦夕或忘。

李二是以话语暗示皇帝:当初你说过甚么俺可记的清清楚楚,千万不要耍赖了。

驸马战功赫赫,为社稷谋福不小,朕今日便兑了当日之言,赐婚于驸马春娘,户部已为那春娘脱了贱籍。

本月十六的婚期……朝思暮想的事情终于有了盼头,李二欣喜非常,便如穷汉捡个元宝一般的喜欢。

不过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儿,还是表现的安安稳稳:刘大将军临蓦之时,曾将虎符兵印交与臣代为保管,今战事已毕,金戈歇息,臣特将兵印上缴朝廷……其实神宗皇帝也一直在想着用何种借口收回李二手上的兵权,李二本不是朝廷加封的将官,手里却掌管了这么一支精锐雄师,实在和朝廷的制度不符,不过李二刚刚立了大功,要是太过着急的收回兵权又显得朝廷太过小家子气。

正为难之时,李二主动上缴虎符兵印,皇帝自然是大为欢喜。

当然客套话还是要说那么几句的:驸马颇有统军之才,朕本欲重用。

奈何驸马婚事在即,也不便指挥,也罢,朝廷就先收了兵印,以后再有战事,驸马再行效力于军前。

李二知道些个宋朝的制度,明白皇帝只是在说客气话。

做不得真,何况自己也没有要统兵争霸的念头,自然落得清闲。

神宗皇帝又发表一片洋洋洒洒的总结性讲话,无非就是国家柱石军之楷模一类地溢美之词,想也是也讲的口干舌燥。

终于带了大宋的群臣百官满意而去。

恭送皇帝出了营门,李二再也抑制布置心里的欢喜,顿时手舞足蹈大笑大跳:嘿嘿,成了!我的春娘成了!嘿嘿……那些士卒还是木头桩子一般站的笔直,看李二双手不住挥舞。

见到了等待良久的信号,顿时高呼起来:圣上英明为国杀敌圣上英明为国杀敌……还没有走远地神宗皇帝隐约听到身后又传来圣上英明为国杀敌的呼喊,晃晃脑袋以为是自己听的差了。

志得意满的回宫去者。

李二却在营中大叫:都莫喊了,人都走了还喊个甚?都散了都散了……这就完了?官家有没有说赏多少银钱?对哩,官家说赏几个钱?李二仔细想来,皇帝还确实没有说具体要赏赐多少:赏赐多少官家还不曾想好哩,甚时候官家想好就会赏的。

反正自己也不再是军队地长官,至于皇帝是不是赏赐也和自己无关,要是皇帝吝啬舍不得多赏,就叫军兵们麻烦新任的将官去吧。

出了军营。

刘十三急吼吼的欲回驸马府:我的驸马兄弟,许久不曾见到我那浑家的,这遭发了大财,去给我那浑家买几件象阳地首饰……对于刘十三和芝兰的这种不正常夫妻关系,李二也是怜悯的成份居多。

遂道:兄弟,如今征战地事情罢了。

我和春娘成亲以后,只怕在汴梁不会久住,得先把你的后路安排妥当,免得我一去你和芝兰又受人欺凌。

刘十三也明白李二的心意,知道以自己宫人的身份不可能再有机会离开汴梁,遂道:驸马兄弟是有大本事的,可曾想好了要与俺安排个甚么出路?正要于你商议此事哩……刘十三笑道:嘿嘿,俺这遭去西夏捞了不少的金银财物,也算是有些个身价的,便请兄弟去吃酒,一面吃酒一面商议。

李二笑道:你可是吞了不少的宝贝,便是请我大吃一回也不会穷地,走,咱们找个好酒阁去消遣。

卧风楼是汴梁数一数二的大酒楼,来着非富则贵,花销自然也是不菲,不过如今的刘十三虽然其貌不扬,腰包却是鼓胀的很。

二人上的楼去,捡个齐楚地阁儿坐定,早有眼尖的小厮过来唱个肥喏,将本就干净地桌子抹了又抹:两位爷爷要些甚么酒食……刘十三完全一副暴发户的嘴脸,大剌剌的说道:忒也罗嗦,爷有的是银钱,有甚好的吃食只管上来就是。

酒楼的小厮最戴见的便是这样的食客.满面是笑的应承一声,飞身下去。

李二取笑道:一看兄弟你就不是个居家的人儿,完全就是小人乍富的模样……嘿嘿,驸马兄弟说的对哩,俺这半辈子也不曾见过几个钱,这乍一有钱了心里实在痒的厉害,自然是要使劲的花销……二人哈哈大笑,还不等小厮将酒菜上的齐备,便听得楼下传来清脆的叫喊:你个贼泼才,没有见过女人的么,小心我劈了你的脑袋,我劈,我劈,我劈劈劈……李二闻听笑道:想不到在这里还能见到故人,真是巧了。

第144章 若是相逢只初见(月票呐月票,高级月票召唤)小丫头耶律娇穿件翠色的小袄,又在外面套了个边上翻绒的皮坎子,正在楼下大呼小叫。

阿娇,上来哩,李二大声吆喝。

小丫头耶律娇抬头见是李二,欢喜的噔噔上楼:是你呀,春娘姊姊哩?还好不?春娘呐,好着哩,好着哩!李二笑呵呵的应了,右手虚引,示意小丫头入座。

说话间,后面上来一身材高挑的女子:阿娇,这位公子是你的朋友么?但见这女子着一高领斜襟的粉色夹袄,穿的是月宝色的琉璃纱长裙,娇柔腰柳身材绝妙。

杏脸桃腮,朱唇一点,一双凤目流转秋波,送出娇滴滴万种风情,真个是海棠醉日芍弃药笼烟的容貌。

这女子简直是美到了极致,尤其是五官精致细腻,便如名家描绘的仕女图画一般。

却不似春娘那边的柔弱,没有长平公主那样的张扬,面目依稀和耶律娇相似,却比耶律娇多了几分稳重祥和。

真个是堪比月里嫦娥,不让云中楚女。

完美!李二心里忽然冒出这个最贴切的词汇,只有完美能够形容她了。

小丫头耶律娇笑嘻嘻的说道:甚么公子不公子的,他叫李二,是和我一起挨过板子的交情,嘿嘿,长平那贼婆娘又打过你屁股没有?李二早就震慑于这女子的美貌,已是魂游天外,魄散九霄,露出一副骨软筋酥面红耳热的白痴模样,根本没有听到小丫头的话语。

咄!小丫头贴近李二,来了个超近距离的晴天霹雳,李二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的失态。

还是忍不住的由衷赞叹:这位姑娘好生端庄秀丽……那女子微微蹲身福了一福:原来公子便是大宋的驸马,我是时常地听阿娇提及的……耶律娇老实不客气的在拉过把椅子坐了,忽然想起甚么似的又来过把椅子:四姊,你坐,对了李二,这便是我四姊耶律玉容。

你这泼才也不请我四姊来坐,四姊莫管李二这厮。

径直坐了便是。

我还以为李二你是大才子,见了我四姊的样子也是这般丑样子,哈哈。

耶律姑娘请坐,请坐……原来这就是大辽的四公主,李二急忙起身:叫阿娇取笑了。

四公主容貌出众,李二我失仪的很,羞甚愧甚……耶律玉容掩口一笑,落落大方地坐下:我与公子虽是素未谋面,却是仰慕公子久亦。

HTtp://wWw.bxwx.netHTtp://wWw.bxwx.net公子乃是中原之地的大才,阿娇见天的提及公子的高才深义,今日得见芝颜。

幸甚!李二赶紧的客套几句,随口地问道:公主千乘之尊,金娇玉贵的身子,怎有闲暇来中原之地不等耶律玉容说话,小丫头耶律娇嘴里啃着鸡翅膀,含糊的说道:我也是金娇玉贵的身子,怎也不见你来问我?可是看上我四姊的好容貌了吧……耶律玉容笑道:阿娇便是这般地口没遮拦,公子是阿娇的好友自是知晓她的性情。

万勿见怪。

我也是在宫里闷地紧了,闲来无事,听阿娇说起中原诸般繁华,这才心生敬仰,特来一睹中原河山。

刚巧遇到公子中原的大才子,岂不是有幸的么?李二笑道:中原人杰地灵。

饱学之士多如漫天星辰,真的便是车载斗量,我李二可算不得甚么才子。

若说是文采风流,自然有胜公子者,耶律玉容神色一正:然肯为心上之人出生入死征战千里的,遍数天下,唯公子一人罢了。

想那些个搬文弄词文人墨客的不过是小才子,公子这般真性情真胸襟的才堪称的上是大才子,每思及此点,俱生感慨……四公主缪赞了,春娘于我共患难地事情阿娇也是知道,想来也曾说于公主,此等真心待我之人自然是要以真心待之。

耶律玉容若有所思的微微一笑:坊间早就遍传公子的真情,世间人俱知道公子征战西夏非是为高官厚禄,乃是为一名唤做春娘的女子,想那春娘定是风华绝代的人物,若有机会一定去见见地。

一提起春娘,李二心里就是好一阵温暖,起身说道:今日官家颁旨肯了我于春娘的婚事,我先把这好消息告知春娘,不几日便是我与春娘地婚期,还请公主驾临……呵呵,如此千古奇缘,自然是要去的。

小丫头亦是高叫:春娘姊姊也好久不曾见了,我也要去。

李二告了罪,带了刘十三出来。

酒楼上的小丫头对耶律玉容说道:四姊阅人无差,我这朋友不错的吧?耶律玉容郑重的说道:此人胸无沟壑,却是率性天真,不是成大事的人物!嘻嘻,我看他方才见到姊姊的模样就想笑,傻子一般。

六妹差了,寻常少年男子见到我,无不是目瞪口呆的一副色相,这李二虽然也是失态,却极快的恢复如常,此等定力世间少见的。

四姊未免说的不对,李二这人我是知道的,见了美貌女子便是骨软筋酥,嘻嘻……李二或许是太多情了些,却非是好色之徒的。

且说李二和刘十三出来。

刘十三不住口的大赞耶律玉容的美貌:这辽国公主真个的花容月貌的,便说是闭月羞花也不差的,便是我这无根之人也心动,兄弟怎不多和她多拉呱拉呱?李二笑道:人家是辽国的公主,她那驸马我也认识的,我和她拉呱做甚?还是先把好消息告知春娘的好,叫春娘也欢喜欢喜。

是哩,兄弟与那春娘也算是九九归一的。

对哩,你在宫里有熟人没有?我想着还是给你安排个没有争斗且又清闲的职位才好。

刘十三苦笑:我便是认识几个熟人,也是洒水扫地的杂役,派不上用场的!宫里都有甚么好地所在是你可去得的?想好了我再想法子把你弄进去。

内东门司可是个好地方。

许多的宫人梦寐以求的想去。

掌管着人物出入,各房各库的宝货要也要在内东门司估价保存,还负责宫内修造和宴会,最是个肥差!李二正色道:这样的肥衙门自然是非多,兄弟你也有了不少的银钱,莫去这里了。

刘十三道:反正如今我也是不缺钱使,不在在乎月钱地多寡。

御药院不错。

是个冷衙门,事情少,人也少,要想清闲还是去御药院的。

李二立即否定了刘十三的这个想法:御药院虽然清净,却是危险。

宫里的贵人们有个三灾六病的总是要吃药,若是治不好总会怪罪御药院把贵重药材掺杂使假,不是好地所在,莫去御药院吧。

后苑造作所制造宫内婚娶之物,最是冷清。

是非也少,然那里只要有手艺的,我是一点的手艺也没有怕是去不得。

对哩。

不如去到管勾信所,那里只是保存宫里书信的地方,没有油水也没有几个人,我和芝兰要是都能过去也是极好的,最好是在那里颐养天年才妙。

李二惊地目瞪口呆:你和芝兰都过去的么?万一……万一有人说你们的闲话……刘十三脖子一挺:说甚闲话?宫人就没有夫妻了么?李二一直以为太监和宫女结成菜户是极其变态地生活方式,必然为世俗理法所不容,其实李二对于大宋宫廷里的事情还是知道的太少了的。

宋时的宦官其实可以娶妻可以组织家庭生活的,甚至还可以纳妾。

其中接连纳几房小妾的也不在少数。

当然这只是品级高的宦官和一些皇室地亲近太监才可以,宫人要想组织家庭必须缴纳一笔不菲的费用,朝廷才会承认其合法性和合理性,这笔高额的婚姻登记费成为许多畸形夫妻难以逾越的门槛某理学老夫子自己娶了好几房的小妾,却见不得宫人娶妻。

曾咬牙切齿地说古人置宦者,正以他绝人道后。

可入宫;今却皆有妻妾,居大第,都与常人无异,实为秽乱内宫李二听罢大赞,若是刘十三夫妻能够过上稍微正常一点的日子,自然是极好地,最起码不必再躲躲藏藏的整日提心吊胆:如此大好,我想法子活动活动,把你们都弄到管勾信所,省的再受人欺负。

刘十三亦是一脸的白痴模样,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我这便把那些宝物变卖了去,换成银钱,去宫里登个记录……二人欢喜的回了驸马府,李二刚要寻找春娘告知喜讯,却迎面撞上长平公主。

驸马,我正找你哩。

公主找我做甚?我好生的问了牡丹的案情,牡丹的案子只怕不易翻动。

为何?想那牡丹憨厚之人,不会是真的杀了人的吧?便是真的杀人,也是定有他情,难道各个府衙就不曾用心的审理过?长平公主说道:正是因为用心审理牡丹才有今日的灾祸,我叫人查了案宗的。

牡丹的案子还真是了不得,三次审理,官家两次朱批……李二气愤的说道:公主也见过牡丹的为人,怎么三次审核还要杀头?想来是地方管理上下勾结制造的的冤案。

长平公主说道:要想保下牡丹,只怕是大大的不易,驸马若是说官吏勾结制造冤案那便是差了的。

牡丹一案初审乃的司马光亲理,六年后王安石王獾郎再审,这一遭又是司马光主审,官家共御笔朱批了两回的……李二骇然:这牡丹到底犯的是甚么案子,要惊动大宋的高层,还要三次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