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骇然,这么不算很大的功夫,喜儿竟然把称呼也改了,看那羞臊的模样定然明白了什么是夫妻,至少也明白了新婚之夜应该不是听完故事就睡觉的。
喜儿真的便仿佛长大了许多一般,李二不知道是欢喜还是悲哀:好喜儿,你还是叫我哥哥的吧。
以后便是叫相公的哩……喜儿揉搓着衣角羞涩的小声说道。
长平公主笑言:我怎的说来着,女孩子长大是很快的,喜儿如今有何感想?我……奴想吃糖糕……糖人儿也是好的……喜儿虽然明白了很多事情,终究还是孩子的习性,哪能说改就改的过来。
李二看喜儿依旧的童心未泯,亦是笑逐颜开,拉了喜儿的手就往外走:咱们出去买许多的糖糕,把糖人儿担子上的糖人儿全买下来。
喜儿蹦跳着欢呼到一半猛然记起春娘的叮嘱:女人一定要注意言行,笑不可露齿,行不可显足。
如今张大了嘴巴欢呼,嘴角都笑到了耳朵上,那里还能笑不露齿?看喜儿蹦蹦跳跳的模样,春娘大急,急忙提醒喜儿:为妇者,当以端庄秀美温良贤淑为……李二可不希望喜儿按照《女治格言》所教导的那样,哈哈大笑着拽了喜儿出来。
一出得门来,喜儿急忙把手从李二的手掌里抽出,虽然还是称呼李二为哥,却没有了往日的自然纯真。
李二正色说道:喜儿妹子莫听春娘的话哩,她说的那些话儿却不适合你……怎就不适合我哩?姑姑说……婆婆说好女人都应该按照春娘说的话里那样子哩!李二琢磨了好半晌才想好这么说:你说春娘好看不?春娘姊姊自然是好看哩,要不哥哥你怎么那么戴见她!春娘虽然好看,她的衣衫鞋袜穿在你的身上,还好看么?喜儿抿着小嘴歪着脑袋想象自己穿春娘衣衫地模样,眨巴眨巴眼睛噗哧一笑:要是我穿上春娘姊姊的衫子。
一定……很怪的。
李二击掌大赞:这便是对了哩,春娘合适的东西你不一定就合适,哥哥我就喜爱你平日里的模样哩。
平日里我是甚么模样?喜儿拽着住李二的袖子不撒手:哥,你说我往日是甚么模样哩?李二大笑道:便是如今的这个模样了。
HTtp://WWw.bxwx.netHTtp://WWw.bxwx.net喜儿并不明白李二这话地意思,低头仔细揣摩。
李二笑道:也是怪了,平日里卖糖人儿的挑子总是遇见,今日想要买了却一个也是没有了。
喜儿仔细的寻找。
也不见那些个卖糖人儿的:这些个卖糖人儿的都是惰人,想是今日不做生意地。
糖人儿这东西对于气候有很严格的要求,其实晴天的阳光并不能把吹好的糖人很快的晒变形,反而是阴天潮湿地空气更容易使糖人儿变软,今日天气阴沉。
卖糖人儿的自然不再出来满大街的吆喝。
这做死地卖糖人儿的,竟然一个也没有见到,喜儿恨恨的把卖糖人儿的小贩诅咒一番,很快想到旁的主意:哥带我去吃梅花包子,没有了糖人儿吃几个梅花包子也是不错的。
汴梁的梅花包子名气不小。
虽不是能够登的台面地东西,也是汴梁百姓甚至许多达官贵人的喜好之物。
因为还不到营业的好时光,包子铺里约摸上了一半的食客。
十几张已经甚是古旧的桌子,不算很高地账柜台子组成这个闻明汴梁的小小店铺。
李二和喜儿捡个靠门地桌子坐定,铺子的小厮殷勤的过来招呼,要了两屉鸡卵葫芦馅子的包子。
还不等包子上来,呼啦啦的涌进一大票人,这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幼,服饰却甚是奇特:不论男女都是一水的白色的对襟大褂,所不同的是男子外套黑领坎子。
女子外罩的是浅红色羊皮小坎,腰上系着绣花的小围裙。
尤其是那些女子头上还包裹了白色的大帕子,留了粗大的辫子,辫子上的缨穗红白相间,飘飘洒洒。
很是妩媚。
大宋时候的汴梁极其的繁华,各地的胡人云集其中。
贸易往来不断。
这些人的装束和那些南阳、西域的胡人却是大有不同,容颜样貌和碧眼高鼻的胡人不同,分明就是汉人的模样,只是装束不同而已。
李二看他们的装束实在眼熟,可以肯定是中华境内的少数民族,只是不敢肯定是那个民族罢了。
这些人迅速把不大的包子铺挤的满满当当,为首的那老年男子,一进来便风风火火的要食物:阿店是卖阿包子的吧?于阿们多来些包子……蹩脚的汉话说的很是别扭,不过汴梁的百姓见多了这些远来的外族,也不以为怪,径自悠闲的用食。
店里的小厮给李二上了包子,喜儿抓起就食,大赞道:果然美味,比驸马府上师傅做的还好……那小厮惊奇的看喜儿一眼:客官是驸马府上的?听说咱大宋的驸马李二刚刚征讨了西夏,又新娶了老婆,是不是真的?李二的官职虽然不大,但是名声却是不小,尤其是征讨西夏续娶妻妾更是传为美谈,早就在汴梁的市井坊间传的遍了,市井小民把李二看成是大英雄真猛士。
喜儿听这小厮夸赞,美滋滋的炫耀:这就是驸马的,是我哥哥,又唯恐众人不知道似的,赶紧加上一句:昨日里我们刚刚成亲的……那小厮早就听闻李二的大名,闻言急忙把手巾搭在肩膀上见礼:驸马爷爷好英雄,竟然能到小店来,真真是小店的福气哩……李二微微一笑的起身拱拱手:缪赞了,缪赞了的,李二实不敢当的。
喜儿笑嘻嘻地说道:既然你说我哥哥是英雄,那我们吃包子是不是就不必拿钱了?自然不敢要爷爷的钱财。
驸马爷爷只管来食,小店还怕请不到哩。
有李二这样的大英雄每日来包子铺吃包子,自然是对包子铺最好的宣传,那小厮还真的是有商业眼光。
李二赶紧拽的喜儿坐下:不好白食的,钱照付,照付……说话之间,那帮子外族人已是不耐。
大声地吆喝,小厮告个罪:爷爷慢用,有了闲暇常来小店,小的先去去招呼这些人。
那外族的老者却一把攥住刚过去的小厮,开口就问:阿的皇帝住在哪里?阿们找大宋地皇帝有事情恁!小厮笑脸模样的说道:各位爷台想找官家自去皇宫里找。
只怕要见官家却是不易!阿们是有急事的恁,大宋的皇宫在哪里?旁的食客暗自发笑:番子就是番子,大宋地皇帝也是想见就可以见到的么?小厮笑道:官家的皇宫可不是俺们地包子铺,不是想进就能进的,尤其是在你们这些……外族人。
先要递了国书,然后才能等待官家的陛见。
对哩,你们是那一邦哪一国的?阿们是大理国人。
老者身后的一少年人道:大宋地广人稠。
大宋的皇帝想来也是不易见到的……旁边一俊俏的女子说道:阿明说地对哩,阿爹莫急。
老者忧郁的说道:每多耽搁一日,阿白尼人不知要受多少苦难恁。
李二听的分明,忽然明白,小声的对喜儿说道:原来这些人是大理的白族,怪不得看他们装束这么眼熟。
喜儿你知道白族么?可是个善良美丽地民族!喜儿关心面前的包子更甚于关心什么白族,含糊地摇头:不晓得哩,对哩。
哥哥你是怎么知道的?李二自小居住在山东,自然不可能见到白族人,一不小心说走了嘴,当然不能说出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话来,好在喜儿年幼无知。
也好哄过去,随口说道:我有个朋友也是大理人。
他对我说过白族人的事情,故而知晓。
偏偏喜儿好奇心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脾气又犯了:甚么大理的朋友?我怎么不知道?是阳谷的么?叫甚么名字李二唯恐喜儿问的太多,含糊的瞎扯:不是阳谷的,是我在汴梁才结交的朋友,你不知道,他叫段正淳,在大理很有名气的。
段正淳?不知道!喜儿懒得再问,专心致志的消灭眼前的美味。
李二终于松口气,总算把喜儿糊弄过去了,可不敢泄露自己的事情,看来以后还是少说话,还好是喜儿,若是王安石司马光那样的人物,定然不好讲的明白。
喜儿声音清脆,那帮子白尼人自然听到,诧异的对视几眼,呼啦的围拢上来。
你们……你们要做甚?李二看他们的眼神不对,难免有些慌乱。
店家的那小厮看架势不妙,急忙过来叫喊:咄。
你们这些番子要闹事的么,这可是我大宋的驸马爷爷,你们惹不起的……白尼族人的那个少年看那老者一眼,靠上前来:阿认识我家兄弟恁?李二当然不认识,警惕的把惊慌的喜儿拉到自己身后:你兄弟是哪个?我怎么认识?阿兄弟就是方才这小妹妹所说的段正淳!李二顿时头大,原来真的是有段正淳这个人,金大侠的小说也太真实了吧,既然段正淳是他的兄弟,难道?难道?李二终于鼓足了勇气问道:你是段正淳的哥哥?段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