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郡王赵煦?他来做甚?该不会是嫌那邸报上的《三国传》更新的太慢,特意过来催告的吧?李二轻柔的撩来喜儿白生生的膀子,起身下床,穿戴整齐洗漱完毕,快步到了前厅。
赵煦年纪虽是幼小,却是一副正襟危坐的泰然模样,慢悠悠的端了黄底儿蓝花的小盖碗品茶,很是有些小大人儿的老成模样。
李二上前见个浅礼:见过郡王殿下!驸马的呐!延安郡王起身离座,双手虚引示意免礼:勿须多礼,安坐便是。
李二暗暗赞叹:若是寻常人家的子弟,如延安郡王这般年纪时候,不过是在私塾略略的认百十个字,勉强念的几篇古人诗文而已。
这延安郡王虽是年幼却颇有些成熟的味道,与其年龄极其的不符。
想来天家对子弟的教育极其重视,从小便便注重其言谈举止,赵煦才有这般的成熟模样。
不知郡王何事?李二微微欠身相询。
嘿嘿,我能有的甚正经事情的么?左右还是为了那三国一文而来。
赵煦微微的笑意满面:皇祖母亦是大赞驸马的绝世才情,曾言要与驸马多多是亲近,来此间相见驸马也算是奉了皇祖母慈旨的,可不这就来了的么!先是表明自家的心思,再把高老太后的话语搬了出来,公私兼备条理分明,真个是面面俱到的哩。
李二与他客套几句,延安郡王终究是少年老成耐不住性子,三五句话一过便露出了少年人的心性:闻得驸马之言以后,便是又把那三国一文通读一遍,嘿嘿,不看还则罢了。
看后心中疑虑却是更多,小处先自不言,且有个最大的疑问,百思不得其解,特意的过来相询。
果然是少年气盛的哩!便是只看大局而不重细节!郡王便是道来。
观那一文,无论蜀汉还是东吴,俱是人才济济。
猛将如云谋士如雨。
尤其是那蜀汉,诸葛卧龙是个计可安天下的不世大才,其谋一时无两,关张赵马黄之流更是忠心耿耿勇猛无匹。
为何三国不曾归汉反而成就了晋家司马?我看那司马懿便不是诸葛卧龙地敌手……《三国传》一文虽还不曾刊载到三国归晋的大结局,然世人皆知其最后的归属。
网.www.bxwx.net故赵煦有此一问。
郡王千岁终于是看处了门道的!李二呵呵一笑,从容不迫的端茶慢饮,颇有几分诸葛孔明成竹在胸笑看天下风云的架势,所缺者唯一鹤氅一羽扇而已!待得把架子拉的足了,李二方才说道:此正为那文地核心所在。
三国一文非是说的智谋武功……说的是甚?乃是讲述的国力,曹魏占据发达之北方,国力强盛一时无两。
纵是赤壁惨败亦难动摇其根基,而蜀汉地处边陲,国力无法与中原相匹敌,一败之后,实力大损,纵是巧妙如诸葛者亦难有回天之力,三国一文开始时候便是注定了北地的胜局。
无论人之心智如何无论其战将谋士如何,在真正地实力面前终究是太过虚弱……赵煦听得完了李二关于综合国力的长篇大论。
眼前顿是一片崭新天地:原来国力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纵是巧如诸葛,猛如关张亦是无用!李二逐渐的把话题引导到了正题:我朝之事亦是如此,王大人的变革祖宗法度,厉行新法为地便是增强我大宋之国力。
若是国力殷实。
任他兵将无敌还是天险难读,亦不在大宋之话下。
以驸马所看我朝此次能够打的败契丹的么?赵煦一时还不是能够十分地明白李二的意思。
忍不住的问起眼前之事。
嘿嘿,孟子有云,李二卖个关子: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此语甚是有理,郡王好生参悟了就是。
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这句话说的实在模棱两可,既不言宋胜亦不说辽赢,反正双方都是想着以军事上的优势来压倒对方,具体是在说宋还是在指辽便是李二本人也搞不清楚,本就是滑头的说法。
奈何年幼的赵煦找就把李二看做兵道大家,对于这位军事巨匠的话语自然是奉若金玉:驸马是说王大人地新法是在为打仗做准备的么?富国强兵本就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王安石的新法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为富国,至于有没有想到在富国之后征战四方,那便不是李二所能够知晓的了:打仗?呵呵,许多地大事情也不必是一定要打仗的。
明白地了,有的事情不必要打仗来结局,便如当今的北方局面一般。
有的事情还是要靠军力,便如以后的北方局面,可是这么个意思?小小的赵煦老是想着打仗,李二也不以为意,想世间少年,哪个不是胸中血热?哪个不是念想着可以驰骋疆场留芳万古?到了一定的年纪自然会老成持重。
北地局面如何,如今还不可尽言,且看局面如何进展。
况且开战乃是朝廷里的大事,自然是由枢密院来定夺,也轮不到我来胡言。
皇帝一言九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古以来少有这样的局面,很多读者一定会认为做了皇帝就可以为所欲为,其实那是受了清宫戏的毒害。
若真是如此,大宋神宗皇帝大可以说一句闲来无事,变个新法试试看然后就大刀阔斧的执行新法,也不必几次三番的费如此许多的周折了。
大宋的制度和满清有极大的不同,抛开政治制度不说,就是人们印象中最最重要的军权也不是完完全全的掌握在皇帝手里,禁军是归中央统辖,而不是归皇帝一人直辖。
枢密院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皇帝的专权。
很简单地一件事情,便如神宗皇帝念念不忘的要收复燕云之地一般,不通过枢密院皇帝也不能和契丹人动武。
即便是皇帝强行作为也要费好大的周章,起码要把枢密院清洗一遍。
如此一来皇位还说不定落在谁的手里呢。
左右国家大事的除却皇帝本人,枢密院也是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国家政策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枢密院地影响。
司马光一派主政时候,以稳重见长,纵无大功亦无大过,如今新党抬头,新党在枢密院的影响日益的大了。
大宋的政策尤其是对外政策开始愈发的强硬,首先便是表现在对待北方辽过地态度上,何况神宗皇帝本人也是十分强硬的主战派。
整个大宋已经在主战的道路上走的更远了。
驸马熟知古今慧眼如炬,观我大宋国力较那辽国如何?这才是赵煦最为关心的,只要国力比契丹人强。
便可以轻易地击败契丹,一雪宋人之耻,重振大宋雄风……我大宋国力么……自然是要较那辽国要强的……赵煦闻得,登时便是欢喜:如此一来,北地之战必然大胜。
燕云十六州重归我大宋版图之日不远矣……终整个北宋一朝,燕云十六州便是心头之痛,赵煦如此的关注也是可以理解。
李二唯恐他理解地差了,急急的补充:我朝国力虽较契丹人更盛,终究不是强到了压倒的地步,堪堪可以弥补军力上的不足罢了,欲收复燕云之地却是谈何容易?嘿嘿,赵煦很是相信李二对于天下大势的把握,既然李二都说国力可以决定一切,那铁定大宋是要强盛的:若是有朝一日我能够上的朝堂。
必然重用王大人,力行新法之事,将我大宋打造的铁桶一般,然后便是征讨天下,要万邦来朝。
成我大宋千古未有之局面……李二暗暗叹息,小小地赵煦又在做白日梦了。
如今的大宋虽是在国力上占据了些上风,奈何军力却是不堪。
重文轻武、中央揽权等等举动虽有些个益处,终究是大宋致命的弱点,积累百年的弊端如何能够一朝改变?纵是真的如赵煦所言地那般,新法得到全面贯彻,国力或许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奈何新法也不是十分地完美,不大可能改变大宋根本上的弊端。
李二真心的对赵煦言道:郡王想的还是太过简单,许多的事情也不是想一想就能够做到的……嘿嘿,我年纪虽小,也晓得知易行难的道理。
纵是将来……也是需要很多的人才相帮的。
驸马如此大才,偏偏官家却不肯重用……李二暗笑:赵煦终究是太小了的,不晓得自家和神宗皇帝之间微妙的关系,自家的才能愈大越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大用,这些个帝王心术赵煦还不理解。
我也是想的许多时日了,以驸马之才窝在此间办个小小的邸报实在是大才小用,朝廷里又不肯委任驸马以要职,不若请驸马屈就为我之师……李二骇然,想不到小赵煦竟然又这般的念头,仔细想来却不大可能,赵煦身为皇子,虽排行第六却相当于长子的(神宗前面的5个儿子痛是夭折),很又可能成为皇储,太子之师这般重要的职位朝廷自然不会允许自家担任。
赵煦所言终究是个孩子的想法,纵是他自己愿意朝廷和皇帝也不会通过,何况李二也模样心思牵扯进大宋的高层。
殿下虽是好意,终究是难成,不若又了闲暇便来我这里游玩,为师之事再也休提……本就对官家说过这事情的,父皇只是不愿,这便去再央了皇祖母,说不定就准了的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