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驸马传全集 > 第289章 铤而走险(2)

第289章 铤而走险(2)

2025-03-30 16:55:16

灾民越发的多了,即便是将目前的稀粥再稀释三倍也不足以维持,李二越发的焦急。

李二也是愈发的清楚,如今在淮河以北的情况还算是好的,淮河以南还不晓得已经是怎么个模样哩。

朝廷在将万万千千的灾民严格的限制在徐州以南,严禁形成大规模的流民潮,为的便是防止两淮的天灾影响到大宋帝国和契丹人决战。

实在不能再如此的原地等待了,再等下去亦是不会有甚的结果,要想有活命的机会,只能带动灾民迁徙,投奔有粮食的地方去。

每逢灾年或者到了粮食不济的时候,便有人去往有粮之所在,谓之就食,古代这样的法子实在再最寻常不过的,如曹操、黄巢之流,甚至后来的李闯等都是无数次的使用过移兵就食的法子,李二所要想的不过是把移兵就食改为移民就食罢了。

实在算不得什么高招,三国演义之中时常的见到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

移往何方?南下肯定是不行的,越往南走灾情越是严重,带领灾民穿越整个淮河两岸到达比较富庶的两浙和江南路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即便是到了江南,沿途所添加进来的灾民和现如今的这些个灾民汇合于一处,恐怕总人数要突破百万之巨。

如此这般庞大的恐怖的人流只怕到不了江南,就会在路途之中折损大半,至少那些老弱妇孺没有多少生存下去的机会。

从淮河沿岸跑到徐州,饥寒交迫之下再迁徙往江南,且不必言路途之中的艰难疾病等潜在危险,便是入冬以后的严寒便不是他们所能够抵挡的……百万的人口损失大半是个什么概念?李二没有所谓的那种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豪迈,实在不敢想象南下地灾难性后果。

北上更不可能,徐州的坚固城池早已经无数次的抵挡住了灾民的冲击。

而且朝廷里对于灾民往北方流动最是敏感。

毕竟此地距离帝都西北不是十分的遥远,朝廷里绝对不会容忍如此众多的流民流往徐州以北。

剩余的只有东西两个大地方向,东方便是遂宁、泗阳等地,亦为灾区,就算是去了也不会有多少的粮食可以弄到手,往西方而去过了萧县、砀山便是大宋的南京——应天府了,再往西北便是汴梁。

只怕朝廷会以非常之手段阻止灾民的西流。

李二左右权衡,只是拿不准注意,彷徨时候,一众的灾民已经捧了木碗陶罐之物,盛了锅子里头那带着甘草甜味地所谓粥食。

…Wap.16K.Cn根本就不待寻个干燥的所在坐定便是稀溜溜的喝了起来,更多的人等还在白莲妖人的吆喝声中,满怀希望地排起长龙一般的队伍,等待分得那一大勺子吃食。

大……你怎不去排队?李二见那奶了孩子的妇人只是呆坐,却不似旁人那边排队等候分得一些保命地吃食。

本是要称呼大嫂的,想想这个称呼也不妥当,索性略过。

那妇人头上束了方帕子。

却是已经松松垮垮,丝丝缕缕的发丝被风扯的开了,遮挡住了半边的脸面……李二看她置若罔闻的不予理会,心头没有来由的一紧,再前半步:那位大嫂,你怎……妇人双肩微微一耸,缓缓的站起身来,如捧了甚最最宝贵地物件儿一般将手里的婴孩捧的高高。

猛然便是跪倒在李二的面前,声嘶力竭的高叫:爷爷,我地爷爷,便是叫菩萨救救我这孩儿的吧,便是叫那慈悲菩萨救救我地孩儿的。

我就只余下这么一个孩儿的了呐!我的爷爷行行好……闻得这妇人如是所言,想是她的那婴孩害了甚么要紧的疾病。

李二哪里还顾得上许多,急急的探手接过那头大身小的婴爷爷叫菩萨救救我儿,妾身便是永不忘记爷爷的恩德……李二将婴儿捧在手上,通身都是微微的颤抖,那婴孩双目已闭,嘴角眼角便是绛紫的颜色,整个大大的脑袋已经垂下,手脚更是受不得丝毫的力道,显已是死去多时的爷爷救救我儿!那妇人便是疯了一般死命拽住李二的衫子:便是脚那菩萨救一救我儿的,小妇人便是做了牛马亦是感激爷爷……无论李二是有如何通天的手段也不可能救的回来这个已经逝去的小生命,看那妇人焦急的已是癫狂的模样,李二心头真个是寒的透了,实在不知如何开口。

看这位模样的模样,如何能够说出孩儿已死的话来?蕊蝶便是紧紧跟随在李二身后的,瞧的最是分明,看出那孩儿已是死去。

嘴角微微的一撇,极是鄙夷的看那妇人一眼:已经是个死孩子如何还有的救?眼下便有万万千千之人,恩公纵是显了神通,也不知道要劳累成甚的模样。

不就是一个死孩子的么?值得如此的纠缠恩公?偏偏那妇人就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无药可救,认为李二李驸马这般传说的人物,定然是回天有术,只要施展些小小的手段,定然能够让孩儿安然无恙!更是拉扯了李二不肯放开。

蕊蝶看这妇人还是纠缠不休,心中甚是气恼:便是猪狗一般的肮脏之人,怎值得恩公如此,真不是个开眼的!蕊蝶很是忿忿的上前便拽那妇人,奈何那妇人根本就不明白的蕊蝶的意思,依旧是不住口的哀求!蕊蝶便欲掰开那妇人的手指,李二看蕊蝶如此的无情亦是不快,沉声道:蕊蝶退下!微微一愣,恩公这般沉声而言对于蕊蝶来说,已经是极重,心头虽是诧异,却绝不会有丝毫的违背,依言放开那妇人。

李二终于说道:孩子已是没得救了……那妇人诧异的看了李二,只是不肯相信,稍微的愣怔之后。

便如甚么一般的劈手就把那死婴从李二手中夺了过来,声嘶力竭的高声尖叫:我便是只余最后一个孩儿的,如何能够没的救?我一生行善积德,鸡鸭也不曾煞过一只,上天不会如此待我地……孩子真个没得救了,大……大嫂……你是胡言!那妇人十分爱怜的轻抚是怀中的死婴,俺是疼爱的解下身上的大衫子。

救婴孩覆个严严实实:我孩儿只是不曾吃的饱了哩,怎就没得救?孩儿已经……李二闻得这妇人的言语方才晓得她已经接连失去了几个孩子,如今最后一个孩儿又丧,心智早就痴迷,绝对不肯相信孩儿已死地事实。

看那模样真个为悲伤迷了心窍,早就痴痴迷迷了。

仿佛有人要抢夺手上的孩子一般,那妇人只是将怀里的孩儿搂抱的更紧,微微佝偻了身子一步步倒退,感觉到了安全的地界儿才敞开怀。

掏出干瘪地如同布袋一般的乳房喂那婴孩,嘴里犹自哼唱了温柔的歌谣……好似有甚十分尖锐的物件儿在心尖子上猛的扎过,李二鼻子亦是酸地。

眼中泪水直欲滴落,不由得扭过头去不忍再看。

近日来虽已经是或多或少的有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赈济,依旧是杯水车薪不济大事,每日都有三几十地人丧命,每日都可以见到那些麻木的灾民抬了同伴的尸身草草的掩埋……看的多了,李二也不感觉那些灾民的死亡是如何的触目惊心,今日见得那妇人丧去孩子,心头之震撼已是极剧!世间惨剧还有甚于此的么?民生多艰。

李二却不是那只会掩涕之人,更加坚定了要为灾民找到一条活路地心思!世间之英雄,高呼为国为民者众,真正能够做到,真正肯于不顾一切为民生者寡!徐州以南都是灾区。

恐怕再也拿不出几多的粮秣,只能往东西两个方向上寻找活路。

到底是去东方还在奔西方?这个问题已经不能够再拖延,每多拖延一个时辰,便会少许多人的性命,真个是片刻也不能够再行耽搁的。

李二即刻命人四下的询问那些个从各个地方而来地灾民:哪里还有粮食?去哪里还有希望?消息很快的收集上来,李二心底却是愈发地寒了:亳州无粮!宿州无粮!泗州亦是无粮!无粮!无粮!!距离此地稍微近一些的地方都是没有了粮食的!闻得一个个叫人绝望的消息,李二真是遍体生寒,难不成真的就灾民付出巨大的牺牲穿越广大的灾区南下?难不成真的叫灾民强行突破朝廷布置在淮北的坚固城池?驸马爷爷,我却是知晓何处有粮的!闻得这个消息,众人俱是雀跃,李二急急的问那汉子:何处有粮?涟水之金城镇有粮,估摸了约有万石的精米哩!那汉子笑眯眯的说了。

涟水本是军镇所在之重地,自有许多的大宋精兵看护,如今大宋军事正是用粮时候,自然不可能放出粮食赈济这么许的灾民!那汉子想是看出了李二的顾虑,呵呵笑着说道:若是涟水军不肯放粮,驸马爷爷也是个有手段的,如今几十万的灾民,还有甚么样的大事不能成就?你是说叫我带了灾民去和军队抢粮?也不必硬抢的呐,朝廷征集粮草北运,海州、楚州等地的军粮俱是由涟水军护送,按照行程来算,如今应该已是起运了的,应该还到不了骆马湖。

只要驸马爷爷用些个手段,也不难得到那批军粮……你究竟是甚么人?李二厉声喝问。

能够准确的知晓军粮是起运时间和路线,再看此人的言谈举止,可以肯定此人绝对不是灾民,李二自然是要打起十二分的警惕。

嘿嘿,我是甚的人好重要的么?那人嘿嘿的只是笑了:驸马爷爷当关心那批军粮才是,若是驸马爷爷不敢也就罢了,若是爷爷愿意拯救黎民,小人愿献绵薄。

290章 铤而走险(3)李二仔细的上下打量此人,但见他面皮白净颌下物须,面上带了几分笑意,实在和那些个灾民有极大的不同。

你究竟是甚的来头?可以肯定此人绝对不是灾民:你是甚人?回驸马爷爷问,那人拱手为礼,:小人本不是个有名的,说的出来只怕爷爷也是不曾知晓,却是有个浑号,唤做无孔不入。

李二已经对此人是起了疑心的,他不仅唆使李二抢劫军粮,更甚的便是能够将涟水军的动向说的一清二楚,可就不只是无孔不入那么简单的了。

你怎知涟水的动作?又怎知晓的如此清楚?你究竟……李二接连的问出大串的问题。

无孔不入却是笑而不答,很是滑头的说道:驸马爷爷莫问的许多,小人只是知晓些个消息,俱是和粮米有关的,爷爷若是无胆便只当小人从不曾说过;若是爷爷有救百姓的心思便来找小人的……我怎晓得你那消息是真是假?爷爷也不必担心,小人便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诳驸马爷爷。

这可是干系到万千性命的大事情,小人若是胡言,便是插了翅膀也逃不出爷爷的掌握!也确实如此,无孔不入若是胡言,根本就不可能从万万千千的灾民之中逃离出去。

李二晓得无孔不入提供的消息定然是真,也就不再考虑消息的可靠性。

虽然不是甚么有深沉心机的大人物,李二却是晓得这个无孔不入绝不简单:大宋军队的动向不是随便甚么就可以知晓的,而且此人一上来便是要自己抢劫军粮,显然是别有用心的。

发动万千的灾民去哄抢军粮,无论是成是败都是谋反,定然闹个不好收场地局面。

虽说李二和朝廷之间已经没有几分的信赖,对于谋反还是多少有些个顾忌的。

如此一来便是和大宋朝廷真正的撕破了脸皮的,自家和朝廷再也没有了丝毫可以缓和的余地……这个无孔不入究竟的甚地来头?若说情报之准确,自然要说是西夏一品堂,难道是他是西夏的细作?哄抢军粮对北方前线的影响不小,难道此人是契丹奸细?无孔不入看李二面色不定,晓得这位驸马爷爷尚是犹豫不决,嘿嘿笑道:原说驸马是个为黎民为百姓敢于牺牲的英雄。

…Wap.16K.Cn却原来不敢过尔尔。

嘿嘿……李二可不会为无孔不入的激将之法所困,根本就不曾考虑过要成为甚地英雄人物,只是一直在想灾民的出路。

眼下已经有了几十万的灾民,每个时辰都有人为饥寒所迫而失去了性命,只要三两日之内得不到粮食供给。

死亡人数将直线上升。

北方战事不可能在短时期内结束,朝廷一心只想了打败契丹,更加的不会在短时内顾及到灾民,漫长的冬季对于几十甚至上百万地灾民而言,绝对是致命的。

一旦想到那百屋无一人。

十里无鸡鸣的恐怖景象,李二真地便是毫无顾忌的,沉声问道:你可知涟水军护送粮秣的有多少人手?其行进路线可知更详?那无孔不入闻得李二发问。

真个是笑的欢畅:驸马爷爷果然是个人物,果然甘于为民冒险。

涟水之军粮过了骆马湖便是一路西行,详细的路线和人数便是如此这般……在饥饿的威胁之下,身边随时都有人倒下,已经麻木了的灾民哪里还有许多的顾忌?莫说是军粮,便是皇粮也一发地抢了过来。

要有粮食了,可都是精米的哩!已经饿红了眼珠的灾民根本就用不到如何发动,闻得有粮食顿时沸腾。

滚烫的热血已经充斥了大脑,甚么样的后果也不再考虑,脑中只有一个信念——粮食便是性命!已经丧失理智地灾民比李二要狂热的多了,便是已经虚弱至极地老幼妇孺亦是摩拳擦掌,一哇声的呼唤了驸马爷爷快去拿粮。

李二心头竟然有了几分的恐惧。

非是惧怕那押送粮米的官军,更非是恐惧那哄抢军粮的严重后果。

而是为灾民的狂热所震慑——几十万已经为饥寒逼迫的失去理智的灾民真是一股可以摧毁一切的可怕洪流!一张张的兴奋的面孔竟然有了狰狞的模样,一个个瘦骨嶙峋的身影汇集成万马千军。

聚沙成塔,万涓汇海,若不是有那些个白莲妖人协助,李二真的不敢保证可以驾驭已经癫狂的万千灾民!不论如何,若是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相当数量的粮米,根本就不能阻止灾难的继续,李二本就懦弱的本性被眼前的灾难压制,心底已经是打定了主意,要做一回大的!且不必多言李二是如何如何的布置安排,灾民是如何如何的兴奋莫名,单表涟水军粮的押运大军。

军粮出自涟水实在是不假,过了骆马湖之后却是交由淮阳军来继续运送的,只因淮阳军处于大宋腹地,根本就没有甚么战事可言。

寻常日里便是缉盗捕匪这些个事情也不常见,早就怠慢武备少于练习,偏偏今岁朝廷里有大量抽调人马北上,基本已经是个空空的架子。

最凑巧的便是淮阳军镇新调来的那位大将淮阳将军非是别个,乃是李二的老熟人,此人不爱金银不好美色,却是最爱鼓捣个蛐蛐儿来耍。

各位看官猜的没有错,此人正是大宋名将——青铜将军知的,腰里的蛐蛐儿笼子那才真个是须弥也不曾离身,尤其是到了如今的寒冷时候,更是要以体温来暖了那金贵非常宝贝蛐蛐儿,饲喂以用米汤浸泡的菜心儿,才能使得蛐蛐儿更见的健壮。

青铜大将军虽然已经升任了军镇,十分的意气风发,却没有以前那般地繁忙。

每日俱是闲的无聊。

奈何淮阳军中没有喜好此道的同仁,于是乎青铜将军大人便是深入到了市井田间,寻些个无赖泼皮,专一的找那些养了蛐蛐儿的来耍子……可是青铜大将军也不是一直这么清闲,可不就是接到了涟水军的粮草了么?朝廷里的老爷们怎晓得咱们爷们儿地苦处,冬寒时候的还要押运甚么劳什子的粮草……青铜大将军很是痛心疾首的模样:我受这罪也就罢了,偏偏叫我的宝贝蛐蛐……偏偏叫弟兄们也不得安生……旁地侍卫亲兵本就是青铜将军从市井之间新近提拔的。

最是能够理会将军大人的心思:可不是怎哩?便是叫涟水军一直送了过去也就是的,偏偏还叫咱们再跑一早,舟车劳顿的,好生作为地么?真不晓得兵部的那个吕老头子是怎么个想法,青铜将军大人不住的牢骚……那亲兵便来安慰:还好不曾让大人率了弟兄们去往北地前线。

听闻契丹人勇悍地很,个顶个的杀人不眨眼珠子的角色。

我有个乡亲也是吃兵家饭的,前番家里才得到消息,早就叫契丹人砍成了肉酱,尸骨也见不到哩。

做个异乡死鬼,真个是可怜货……是哩,是哩。

听闻营里的老家伙们说,契丹人的刀子便是战马也能一刀砍做两端,一箭能射三百几十步远的哩……众人闻得契丹人的剽悍,俱是色便,深为自己没有去到北方前线而庆幸。

青铜大将军看众人惧怕地模样,十分得意的哈哈大笑:契丹人却是厉害的紧,比起西夏铁甲奇兵却是不如。

前方将士虽颇有些本事,比起本将军大人来却差的远了。

想当年时候。

本将军亲征西夏,西夏骑兵来袭,本将军临危不惧,独斩几百的敌兵首级……青铜大将军将牛皮吹地老天一般的大小,丝毫不提当年敌骑偷袭时候被吓傻地丑态。

偏偏这些个士卒还真的为青铜大将军的牛皮所震慑,大生敬仰之情:早便是听闻西夏一战最是惨烈。

将军大人便说道说道的吧!青铜大将军摆出身经百战的模样,得意的说道:要说西夏一战,真个是刀光剑影尸山血海的呐,我军困守孤城,内无粮草外无援兵,苦战不利之后率军突围,你们道是突围到何处?李二率孤军一支破围而出,直取西夏国都,奠定大宋立国以来军事成就上的巅峰,这些个事情可是众人皆知的,七嘴八舌的纷纷靠前:不正是出奇兵,战铁甲,直取夏人国都的么?正是大战西夏铁甲骑兵,那西夏的铁甲骑兵可真真的是了不得的,来去如电迅捷如风,通体罩了寸余厚的镔铁铠甲,刀枪不入水火不惧,本将军却是临危不乱,号令士卒血战……将军大人……大战铁甲骑兵不是驸马爷爷的么?青铜将军大人也是吹牛吹的太也没有了边际,竟然把驸马李二的功绩硬生生的安插到了自己的身上。

奈何李二大战铁甲骑兵乃是世人尽知的事情,为手下士卒这么一问,也不尴尬,面不改色气不长出的笑道:是驸马爷爷运筹帷幄不假,上阵厮杀的却是本将军,你们也不想想,驸马爷爷是也文人,最多也就是安排妙计罢了,上得战阵提刀子厮杀还是要本将军这般血勇之将的……想来青铜将军大人也是读过驸马的那《三国传》,直将李二说成了智绝天下的诸葛卧龙,而把自己说成在万马千军之中杀个七进七出的常山赵子龙!众人无不仰慕青铜将军大人之神勇,正在惊叹时候,帐外军兵来报:好教将军得知,外间遇到些个灾民,闹嚷了要我军留下粮秣,不然就要杀将过来!青铜大将军意气风发的仰天大笑三声:好也,好也,于本将军备马抬刀,只本将出面,管教无知流民尽皆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