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的灾民便似不要性命一般的疯狂而上,真个是比那怒海狂涛亦有过之而无不及,满山遍野俱是不顾死活的灾民,观止不由心头震撼!李二却是暗暗的叹息一声,若是不能得到那军粮,灾民的性命必然不保;若是照这么个法子以人海战术叫手无寸铁的灾民生生的用血肉之躯体去填那军队的箭雨,伤亡一定极大。
无论如何,总是比饿死要好的,就算是出现大的伤亡也比无粮饿死要好的多,两害相权,也之能是取其轻的了!白莲妖人更是得势,引了灾民疯狂的呼喊那圣母庇护,刀枪不入的口号,偏偏大部分的灾民还真的相信这一套子虚乌有的说辞,纷纷如同战神一般的直冲而下,好似真的已经得到了那所谓的白莲圣母的保护,仿佛真的已经成为刀枪不入的金刚之躯……即便是有些人根本就不相信白莲妖人的这些个说法,也是没有了旁的法子:毕竟事实已经是明摆的,若是不鼓动灾民的士气冒险冲击,就得不到那些粮食。
不要说是度过整个严寒的冬季,便是三五日之内就会有性命之虞,也只好拼了命的裹了进去,是生是死也只有听天由命了的。
宋军是出了名的善于防守,要说野战,大宋的军队和北地的契丹是差了不少,要说据阵而守,大宋帝国的军队还真的很有几分本事的哩!屈十指而射四箭是宋军弓箭手最起码的标准,虽然射术不及北地契丹人的勇猛有力,其速度却是不让分毫。
在蒙古人带着他们的驰射之术称霸天下之前,汉人的射术并不比任何一个善于征战的民族逊色,尤其是在打阵地战地时候!眼看了铺天盖地的灾民蜂拥而来,一众的士卒也是沉下了心思,不住的拉动弓弦,射出一支箭矢之后根本就不必查看射击效果。
径直的再次开弓……端坐马鞍桥上的青铜大将军见得灾民气势入虹,登时便馁了,哪里还顾得上大吹牛皮?变脸变色的高声叫喊:来人呐……保护本将军,一定要保护好本将军地呐……毕竟那些个负责押运粮秣的是大宋的正规军力,无论是素质还是战斗力都比所谓的大将军青铜要强的许多。
值此时候,青铜将军大人不仅没有做出合理地战术安排保护粮车,反而要士卒先保护自己。
可见其无能。
士卒虽是明白将军大人是个纯粹的窝囊废,奈何官大一级压死人,也只能分出部分力量保护不住大呼小叫的青铜大将军。
在整个押运粮秣的队伍中,只有青铜将军大人被唬的两股战战额冒虚汗,一头扎在粮车后头再也不敢露面。
…Www.16K.CN一只绵羊领导了一群地狮子。
便是宋军目前最真实的写照。
纷飞乱舞的箭矢便是飞蝗,直如密雨,不断地收割了冲上近前的灾民之性命,也不晓得有几多的人等便是倒在了粮车前头。
或悠长或短促的惨叫大多只来得及喊出一半便是噶然而止,但凡是倒地的灾民无一例外的为翻翻滚滚的人流所淹没。
再也不可能吃到梦想之中的那一口吃食……双方面前地那一片斜斜的土坡坡成了真正的死亡地带!宋军射术虽精,奈何灾民的人数几乎已经算是无限。
铺天盖地,漫山遍野、视野里全都是已经为粮食刺激的疯狂地灾民。
翻翻滚滚而来,蝗虫一般,怎能不叫人心寒胆落?若是不能得到面前的粮米,定然是个饿死地悲惨结局,粮食便是希望,便是生命!存了此般念头的灾民根本就是无视宋军密集的弓箭,根本就是没有什么代价不可以付出,悍不畏死的癫狂而来!粮车前面的死人越来越多。
尸体亦是铺满了地面,却不能丝毫的阻止灾民的气势。
宋军也是杀出了血勇之气,晓得弓箭已经不能完全的阻住这些已经疯狂的灾民,后面的刀牌手已经探手擎刀,随时准备近身肉搏。
几十万的灾民呐。
便是任凭人去砍也砍不完的!宋军却还是抱了最后的一丝希望:近身的白刃战和远程的弓箭杀伤却是不同,最是震慑人心。
最是考校人的意志力。
想这些灾民不过是为饥寒所迫,终究还是百姓,最见不得近身肉搏的血腥,只要以残酷的血腥震慑住灾民,便能够全身而退!山洪倾斜也似得灾民冒了泼一般的箭雨冲击,虽是不住的有人倒地,却是更多的人上前填补。
其情形便如刀砍流水箭穿芦丛一般。
前面的灾民已经靠上了粮食车子,双眼通红的蹿起,车后的刀牌手便是等候的这个时刻,劈手一刀,捎肩带肋的砍下半个身子。
回手再剁,锋锐的刀子切破了肌肤,砍在人骨之上,还不带拔的出来,已经为新冲过来的灾民抱住……粮食!许多的粮食便是已经在眼前的,却是有这些个军兵不允,看到生存希望的灾民自是将一众的士卒恨之入骨,虽手无寸铁,亦是死命相拼。
热气升腾,血都沸了,万千的灾民不约而同的一声狂怒吼叫,如同咆哮的猛虎一般翻滚了和军兵杀做一团。
虽是手无寸铁,灾民还是可以使出撕咬喉咙、手抠眼睛,脚踢下阴等等致命的招数,惨烈的肉搏之中,双方飞死亡数字都在直线的上升……在这场以命相拼的争斗之中,只要是为灾民扑到或者为灾民所伤的士卒便真个是没有了活命的机会,统统为暴怒的灾民撕为碎片……血腥并没有震慑住已经走投无路的灾民,反而将其激的更加的疯狂……整个场面都弥漫了鲜血的那股子腥气……青铜大将军虽是久在军旅,却从来便是做的后勤工作。
许多的血腥战阵还是听过,还真的不曾亲眼目睹。
如今一见到此等血腥可怖地拼命搏斗,真个是被骇住的。
哆哆嗦嗦的扎了几个亲兵构成的人堆儿里,根本就不敢抬眼观看,更不用说是布阵指挥了。
偏偏一物砸在青铜将军大人的头上,顺手捞起却是颗已经被砸的稀烂的六阳之首。
血呼啦地还淌着猩红的沫子和白的糁人的脑浆子。
我的那个娘亲哩!青铜将军大人地须发都是倒立的,抖手就把那不知是谁的头颅甩出去老远,神经质一般畏畏缩缩的嘟囔:我的亲娘,我地孩儿,我的宝贝儿呐,不要再杀了哩,咱们投降了的吧。
投降了地吧,可莫伤了我的呐,不干我的事情哩……灾民虽众攻势虽猛,一众的士卒却是自发的结成一个园阵,将青铜将军护在核心。
一时三刻的还到不了青铜将军的身旁。
奈何将军大人真个是老鼠胆子,更见不得这般血腥的场面,心底早就是怯了地,故而说出投降的言语。
将军大人,若是投降。
粮秣不保,朝廷哪里须不好交代……士卒们知道现在考验的就是双方的人性和对血腥的忍耐程度,哪一方最先承受不住。
其战斗意志就会崩溃。
宋军虽然已经极其地不利,远没有到崩溃的时候……土坡上地李二看下面已经是烟尘翻腾血肉横飞的战做一团,晓得双方都在承受巨大的伤亡。
李二晓得双方都在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适时的站出来:我乃精忠驸马李二,下面的弟兄自认可以与铁甲骑兵相比的么?奈何这呼喊之声很快就淹没在鼎沸的人声之中,根本就起不到甚的效果,李二道:你们上前,齐齐的呼喊……几百个灾民齐齐的呼喊:我乃……驸马……。
可与……铁甲骑兵……相比的么……甚?是驸马爷爷?青铜将军闻得李二之名头,登时便是馁了:还打个甚?是驸马爷爷的哩,咱们打不过的哩,还是降了的吧……降了的吧……苦战而不得脱的士卒本就是在勉强支撑,闻得李二的喊话士气陡然低落。
毕竟这个时候还想不出哪个是精忠驸马的敌手,驸马爷爷便是能兵不血刃的全歼那西夏铁甲骑兵。
自家真的能够胜过驸马爷爷的么?何况顶头的上司将军大人一再的言降,众人只得默认了这个结局,紧紧的凑成一团,以刀枪抵住了灾民,缓缓的压缩阵型……李二看下面的战斗陡然一缓,知道是自家的话语起了作用,更不迟疑的飞跑下来:弟兄们,莫再打杀的,莫再打杀的,只要诸位弟兄弃粮而去,便是不会伤害……驸马爷爷,是我的呐,是我的呐……青铜将军一见到李二登时便如老熟人一般的露出头脸,又唯恐为密密麻麻的灾民所伤,实在不敢站将出来,只是站在士卒当中大声的呼喊。
李二自然认出了大名鼎鼎的青铜大将军:原是李大……将军的,大将军率了本部离去的,抢劫朝廷军粮之事我李二自会对朝廷交代……是哩,是哩,驸马爷爷本就两淮的钦差,自然是会对朝廷交代的哩,咱们……咱们那个啥,咱们走的吧……听得李二将责任揽了过去,众人也就没有了拼命的心思,再闻得将军大人的言语,只能默认这个结局。
既然驸马爷爷是钦差,自然是要由钦差来对朝廷有所交代的。
一众的士卒虽知道如此作为是大大的不妥,却也无可奈何。
大伙儿闪开条路子,叫诸位兄弟离去的吧。
灾民纷纷往两旁靠拢,让出一条道路,那些还有些犹豫的士卒也没有了旁的法子,只能默默的退开,渐渐的远去。
将军大人不是……不是无敌的么?怎会怕了那些个灾民?士卒心中还是有些不甘,小声的议论。
偏偏这话语被青铜将军大人听到:你们知道个甚?那可是驸马爷爷,全天下也没有人是他的敌手。
驸马爷爷又领了万马千军,咱们这么点人手居然和驸马的几十万人对持,真是……真是虽败犹荣的!哈哈,虽败犹荣……青铜大将军虽然依旧把牛皮吹的山响,心头也是在不住的嘀咕:丢了军粮可是大罪,应该如何的对朝廷说起的呐?还是应当好生的编出一套说辞来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