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告别顽皮全集 > 第九章 爱之有道

第九章 爱之有道

2025-03-30 17:03:06

小孩的模仿力是相当强的,在深圳短短的二十几天里儿子好像长大了许多,对周围的事物有了从没有过的认识。

高大的楼房,琳琅满目的商品让儿子目不暇接,儿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我们家有一个市,一切都有了,想吃什么有什么。

国贸大厦的扶手电梯让儿子乐坏了,第一次坐电梯,儿子不敢上,我来回上下了两次妻子才拉着儿子的手,胆颤心惊的走上去,儿子诚惶诚恐的眼泪都快要下来了,走了两层儿子的胆子就大了,上下不停的来回坐,反复了几十次才把儿子拉走,不住的回头恋恋不舍的。

海上世界的大船,对儿子来说简直就是神话世界,从没有见过真正的船,以前只是在妈妈讲的故事里和电视上见过,一上船儿子就不是他了,所有的皮劲都使上了,什么都好玩,什么都新奇,趴在船头的栏杆上翻上溜下,被服务员斥责了几次,我稍不留神他又爬了上去,气的我打了儿子,拉着妻子就走,儿子坐在甲板上大哭,妻子对我的方法不满。

你怎么能这样对待儿子。

妻子不愿走,想拉儿子起来。

不用拉,我们走远了儿子看没有希望了会爬起来跟上来的。

我不信。

你不信,只要你不回头看他就行。

你看他又坐下了。

儿子刚站起来妻子回头看了一下,儿子又坐在了甲板上。

给你说不要回头看你就是不听,孩子没有你这样教育的,你软他就硬,你硬他就软。

我不信,不要忘了他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孩。

妻子说。

就因为他是不懂事的小孩才更不能心软,走,我们走慢点,他会跟上来的。

我拉着妻子慢慢走,一再告诫她不要回头看儿子。

不一会儿子看没有希望了,爬起来一溜烟的跑了过来,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儿子眼泪旺旺的不服气的看看我,再看看他妈,现我们夫妻都不高兴,大气都不敢出:爸,我要吃冰激淋。

下船买好吗?我现在要吃。

看来儿子是渴了,刚才哭都哭渴了。

妻子还是心疼儿子。

不行,下船买。

我在坚持。

为什么?儿子问。

船上一个要4块钱,船下一个1块5角钱,下了船爸爸给你买4个,爸爸妈妈吃两个给你吃两个好吗?我耐心的给儿子解说。

好,那下船买。

儿子听话了。

这就对了,听话就是爸爸的好孩子,走,我们下船了。

我拉着儿子的手,儿子要在中间让我们夫妻一人拉一只手。

你真是打一巴掌送一块糖。

妻子笑着说。

怎么样,你看儿子多听话。

这话是说给妻子听的,在家里遇到儿子不听话时妻子说她一筹莫展,有时儿子为要买一样吃的,抱住妻子的大腿不放,坐在地上哭闹,妻子没有办法也只能满足。

其实这是一种习惯,第一次你答应了,那以后会有无数次,不能因为他小而养成不良习惯,并不是父母小气,是父母不能这样做,不良习惯的养成只需一次,良好的习惯是要千百次才能养成的。

你这方法挺管用,要是我就没有办法。

妻子对我说不是你没有办法,是你下不了狠心。

男人的心就是狠。

不是男人心狠,对待儿子这样的皮蛋,只能是这样。

我自豪的说者,其实妻子才不以为然。

深圳之行要结束了,妻子和我商量说:儿子快五岁了,让儿子学点什么?别的孩子都在学什么?我问妻子。

学画画的,学电子琴都有。

那就学画画吧。

我想让学电子琴,让儿子感受一下音乐的熏陶,不要和我们一样没有音乐细胞。

儿子同意吗?哪有什么同意不同意的,让他学就得学。

妻子说得相当坚定。

你说学啥就学啥,电子琴回去就给买一个,不要太好的,差不多就行,等两年后儿子有兴趣了再买个好的。

儿子我又管不上,说了也没有用。

我是不打算让儿子学这学那的,幼年时期除了在托儿所阿姨讲的知识外,就是玩,皮一点更好,男孩子我不希望三棒锤打不出个屁来,小小的年纪就背唐诗,宋词抹杀了孩子的天性,泯灭了孩子的童心。

七岁前就是玩,玩也是一种智力开,玩是成长过程中一个必要环节,这个时期玩耍是主要的,学习是辅助的,玩好才能学好。

我还想让儿子学画画你看怎么样?这个你不用问我,现在教育儿子的任务是你的,你给儿子如何安排你做主,主要是看看儿子有没有兴趣,现他的长处,弹琴画画都是一种爱好,也就是培养一点情趣而已。

再就是不要太调皮,但也不能太老实,男孩太老实了不好,我喜欢调皮点的。

就你的儿子还会老实,不调皮就不是你的儿子,你没看见儿子的调皮劲,一下雨,我就倒霉了,那里有水坑就往哪里踩,只要是下雨天,一天得给他洗几次衣服,有时候脸上也摸的脏兮兮的,让你看了又好气又好笑。

星期天多带回家看看,让他多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接触,两家的生活习惯和教育理念不一样,这样对儿子有好处,前几天让儿子唱歌的事你还记得不?记得,怎么了?是儿子不会唱还是不敢唱?问这是啥意思?你忘啦儿子才唱了两句就唱不下去了,我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可能是害怕,在家里唱得好好的。

那就是缺少锻炼,不敢上台,这样不行要经常带儿子出去走走,不能总呆在家里,我看儿子缺少男人的意志,干正事时胆小,调皮时胆大。

星期天不是回家就是去文化宫,少年宫要不就是人民公园,根本不在家呆,我也感到儿子有点问题,我看还是我一个人带的结果,你没听说‘子不孝,父之过’吗?儿子还是要父亲教育,为什么说单身家庭教育出来的儿女有缺陷呢,我想可能就是这个道理。

可能是吧,那天我想了很多,对于我们来讲教育儿子是最重要的。

要不你回去吧,打工也太辛苦,我来了这么多天除了陪我们出去了两天,再就没有休息过,天天晚上12点以后才回来,真的我都有点不忍心,钱有多少能够,我们最初的理想也实现了,你说呢?不行,刚起步就回去有点可惜,再干几年吧,就是苦了你了,如果儿子你实在是管不了,我一定回去好吗?这样也行,不过你真的太累了。

妻子说着眼圈都红了。

一个人带儿子也不容易,晚上好带吗?我心疼的说。

没事,现在大了好带多了,晚上基本不闹人,每天晚上都给儿子讲故事,一直讲到儿子睡着。

儿子在小班,虽很皮,可他很聪明,老师教什么很快就学会了,只要是新知识,他对新的,什么都好奇,也想知道。

妻子看了看我,好像给我汇报工作似的:马上要上学前班了,上了学前班,老师会给布置作业的,这样我可能会轻松一点。

妻子说得很轻松,其实有人告诉我儿子每年六月和十二月都生病,一生病就是住院,我们邻居的妻子在住院部工作,每次住院都是妻子请事假陪儿子,中间吃饭都是由邻居帮忙看管,说也奇怪每逢儿子住院都比平时听话的多,你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从不和你争辩,这时的儿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乖乖的像一个受伤的小绵羊,生一次病,儿子就会长大一节,也会懂事很多。

儿子的幼年基本上是在托儿所度过的,儿子是托儿所的三大皮蛋之一,妻子一个人带有很多困难,刚好市里有一家刚成立的全托制托儿所,妻子把儿子送去全托,去了两天儿子不吃不喝,睡在床上也不下来,谁和他说话他都不理会,好像真的父母不要他了似的,最后没有办法只能接回来。

厂里的托儿所每年放暑假基本上没有人送小孩,家里确实没有办法的才送去。

每到暑假妻子就起了愁,儿子不愿去托儿所,三岁,四岁时没有办法也只能是一周送我父母家,一周送她父母家。

五岁的暑假儿子死活谁家都不去,说没有自己家里好,说破天也没有用,只能把儿子锁在家里。

四十几天的暑假儿子就是一个人在家里玩,每天下班回来,满房间都是儿子的玩具,积木,拼图,开的火车,地上,床上,柜子上,凡是能够利用的地方都是玩具。

床单上到处都是儿子的脚印,墙上画的是爸爸妈妈和他自己,妻子一下班儿子骑上他的小车就在楼下的家属区里去疯玩,好像要把一天的郁闷泄出来。

要是妻子下班晚了一会,这下就不得了了,儿子爬在阳台上对楼下的平房喊,楼下的平房里有妻子单位的同事,儿子在楼上一个劲的叫大妈,问人家为什么妈妈不回来,为什么大妈你都回来了,我妈怎么还没有回来,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楼下的大妈都陪儿子说话,直到妻子回来为止。

要是遇到下雨天妻子更愁,下雨天是儿子最好玩的时间,一出门就和小朋友打水仗,那有水就在那里玩,那里水深就往那里踩,等回到家里满身上下没有一块干净的地方,就连小脸蛋上也是泥水,看了让人可气又可笑。

每天晚上妻子总是在给儿子讲故事,等儿子睡了后才开始打扫房间,洗衣服,整理儿子的玩具,第二天儿子照样给你搞的乱七八糟,这些妻子给我讲了,我有什么办法只能是这样了。

儿子埋怨我当时为什么不给她找一个姥姥家也在厂区的妈妈,他太羡慕姥姥家也在厂区的小朋友了。

妻子和儿子要回家了我托人在香港给妻子买了三金,也就是金戒子,金项链,金耳环。

我知道那是迟到的三金,很多家庭结婚时就买过了,那是社会的时尚,我们是俗人也不能免俗,算是给妻子的一点安慰吧。

人就是这样没有的时候想有,当真的拥有的时候好像又不想了,妻子对给她买的三金好像也不是太高兴,可能是感到我不容易吧,反正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高兴。

儿子特别的高兴,对于这次的深圳之行,给儿子感受最深的是:我长大了一定要当一个老板,绝不像爸爸一样给人家打工。

这个理念,很长时间留在了儿子的心中。

儿子已四岁多了,在深圳时妻子和儿子玩牌,教他认牌上的数,才现很难记住,从那时起,妻子就认定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该教儿子学习了。

在那个年代,大多数孩子上学前班前就知道疯玩,学习是以后的事,妻子说干就干,买来了铅笔和本子,每天教两个数,两个笔画,开始还很顺利,小孩也充满好奇,时间一长就不干了,因为要耽误玩的时间,坐在那很不好受。

万事开头难,这么小的孩子,正是培养基础的时候,父母不坚持是不行的,妻子每天都在同一个时间干同一件事,好在慢慢习惯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子进步很快,知道到点就该看书,写字了。

托儿所阿姨大多数反映儿子的脑子很灵敏,学的也很快,但学会了就捣蛋,妻子分析是儿子的表现欲太高,怕别人没现他。

家里有个双卡录音机,买了小孩故事磁带,一个人带孩子也没那么多时间陪他,就鼓励他不停地听小儿故事磁带,过不了多长时间,儿子就会熟背磁带中的故事了。

其实,小孩子是一张白纸,就看父母给他灌输什么,教他该做什么,儿子是个精力充沛的小孩,抓住了好奇的这个特点,不停地给以引导教授,使他不断有新的认知,他就会不断地给你惊喜,上学前,不一定要会写多少字,会背多少儿歌,但一定要培养孩子能静心地坐下听讲,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

只要家长能坚持,学会用笔,学习看书,而且每天坚持,习惯就会自然形成了,好多家长怕耽误自己的事,今天做了明天就不一定做,到最后还说是小孩笨不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