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审林彪、江青集团主犯纪实:中国大审判 > 第九章 江青、林彪勾结,祸国殃民(1)

第九章 江青、林彪勾结,祸国殃民(1)

2025-03-30 17:10:16

一、林彪其人:战争年代打过一些胜仗林彪,幼名林育蓉,1907年12月6日(农历十一月二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镇林家大户地主家庭。

林育容和他的堂兄林育南、林育英(张浩)并称为林氏三兄弟,在中国革命发展史上曾有过一段光辉的时日。

林氏三兄弟经历不同,性格各异。

林育南性情刚烈豪放,1931年为反对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而被开除党籍,后来牺牲在国民党的刑场上;林育英为人谦和,在党内素有钢人之称,在白区地下斗争中,三次被捕,受尽酷刑,都以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挺了过来。

他历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援西军政委,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1943年病逝于延安,终年45岁。

林彪的青少年成长得益于比他大近十岁的二位堂兄。

林育蓉的父亲林明清略通文墨,林育蓉是他的二儿子,父亲从小就把他送到私塾读书,这孩子沉默寡言,工于心计,天资聪颖,读书背文都很用心,可他下了学就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刁野成了孩子王,为了戏耍和尚,他和几名孩子把兴隆寺里的泥菩萨砸碎扔在水塘里,惹下大祸,叫父亲把他屁股都打开了花;只几天后,又抓蛇去吓唬他家织布厂的女工;没过几天跟孩子们打架,把一个孩子打得头破血流,被父亲关起来不许出屋。

有人评述林彪的性格阴鸷、怪僻、冷酷无情。

这可能是他从小形成的吧。

1920年,林育蓉13岁,堂哥主张他到白羊山八斗湾浚新学校读书。

这所小学是恽代英和林育南、林育英创办的,他在这里学到了新知识、新思想,开阔了眼界,懂得了兴国安邦的道理,并按照老师的建议,开始锻炼身体,长大报效国家。

1921年秋天,林育蓉小学还没有毕业,堂兄竟帮助他和另外两名同学补习功课,考入了武昌共进中学。

他在学习期间,经常接触陈潭秋、董必武、恽代英等人,听他们谈论国家大事,受到革命的影响,看到《新青年》、《湘江评论》等进步刊物,还读了《唯物主义浅释》、《资本论入门》、《社会进步史》、《共产党初步》等,不久就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林育蓉中学毕业,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堂兄的支持下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被分入步兵科第二团第三连,改名林彪。

据后来有关人士介绍,林彪在黄埔学习成绩平平,政治上也不活跃,但他却很喜欢研究军事。

1926年5月,因为时局变化,还没有毕业的林彪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二营七连任见习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

1927年在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连长,参加了南昌起义。

1928年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

因作战有功,受到毛泽东、朱德的重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营长、团长,第一纵队司令员、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红军大学校长。

参加过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

1937年指挥平型关战役,震惊中外。

1938年3月2日,林彪从阎锡山的晋军防区路过,因为他身穿日本军官大衣,骑着洋马,晋军哨兵以为是日军,开枪误伤了林彪,打中了胸部,伤及脊神经,留下了很多后遗症。

这年冬,经党中央批准,林彪同妻子张梅去苏联养伤。

在苏联呆了三年,因为和张梅性格不和而离婚。

林彪回国后和叶群结了婚。

叶群是国民党少将叶琦三房小老婆的女儿,当过国民党电台广播员,并在国民党CC派学生组织办的演讲比赛中获得了头名。

据说叶群是当时延安的八美之一。

解放战争时期,林彪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

指挥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追击、解放海南岛等著名的战役。

林彪战功卓著,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排位第三,时年48岁,是最年轻的元帅。

林彪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9年为国防部长,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七、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共中央副主席,写入党章的法定接班人。

二、林彪其人:个人野心膨胀,成为叛徒《林彪全传》作者林雨星在书中写道:林彪怀着政治野心,花了大量时间研究中外历史人物和开国皇帝的传记,以及他们取得政权的经验教训,‘善用兵者隐其形’、‘有而示之以无’,把反革命野心隐藏起来,大耍两面派手法,就是林彪长期钻研政变经验的‘成果’,以‘紧跟’、高举为名,行阴谋篡权之实,就是林彪付诸实施的反革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