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彪死党黄永胜其人黄永胜,1910年出生于湖北省咸宁县。
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红军第一师三团团长、第二师师长,参加过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团长,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二旅旅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热辽纵队司令员,热河、热辽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副司令员,十三兵团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南军区、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广东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兼军政大学校长、军委办事组组长。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是中共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他是林彪麾下的著名战将,曾为新中国的诞生浴血奋战,屡建奇勋,其家乡建有黄永胜纪念馆。
曾几何时沦为林彪的死党,自决于人民。
二、林彪死党吴法宪其人吴法宪,1915年出生于江西永丰县,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军第一零五团青年干事,第六十四师青年科科长,红军一军团二师二团总支书记、团政治委员。
参加过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十四旅六八四团政治处副主任,六八五团政治委员,苏鲁豫支队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新四军三师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辽西军区副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副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三十九军政治委员,十四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空军政治委员、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空军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中共九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
吴法宪在历史上也曾屡建战功,是林彪的得力干将之一。
他在狱中极其谦卑,凡见人必呼首长,进门必喊报告,在庭审中有问必答,态度是比较好的一个。
三、林彪死党李作鹏其人李作鹏,1914年出生于江西吉安县,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战士、班长、排长到任中央军委二局参谋、二科科长,参加过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参训队长,八路军一一五师侦察科科长、作战科科长,山东纵队参谋处处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处处长,第一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兵团参谋长,中南军区军政大学副校长。
第一、第四高级步兵学校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陆军训练部部长,总参谋部军训部部长,海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海军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
历史上也是立有战功的、专能打硬仗的林彪虎将之一。
四、林彪死党邱会作其人邱会作,1914年出生于江西兴国县,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时期曾任红五军团宣传队队长、军委总供给部政治指导员,军委四局三科科长、西北供给部粮秣处处长。
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供给部副部长、部长,豫皖苏边区财政委员会主任兼新四军第四师供给部政治委员、新四军第四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热辽军区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
邱会作在法庭上表示认罪,是态度比较好的一个。
五、林彪死党江腾蛟其人江腾蛟,1919年出生于湖北黄安县(今红安)。
1930年,11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工农红军。
1937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黄安县区儿童团大队长,鄂豫皖苏区陂南县儿童局书记。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五支队十五团政治处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二十四旅政治部主任,辽北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一五一师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广州军区防空军政治委员、空军政治委员、南京军区空军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只有3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