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附身玄德全集 > 第二十一章 两线作战

第二十一章 两线作战

2025-03-30 17:13:03

现在我的手下都集中在这个议事厅内,而讨论的话题则是如何攻击严白虎。

大哥,如今严白虎又来袭击广陵郡。

前期因为我等未准备好,如今准备就绪,正好以此为借口出,出兵吴郡。

关羽说道。

正如二将军所说,此时正是出兵吴郡之好时机,望主公切勿丧失良机。

一边的荀谌也说到。

我把目光看向余下几人,只见他们一脸期盼,而我也渐渐不能满足于一州之地了,此次出征是势在必行。

于是我问道:兴霸,水军训练如何?回禀主公,徐州周边水贼皆以被宁扫平。

知识训练不足,上岸还不行,但在水中,霸有信心击败一切敌人。

好。

我大声地赞了一声后道:兴霸先去长江上准备,切断严白虎之退路。

得令。

宣高、孝成(戴乾的字),军士能在山地作战否?已能。

二人齐声道。

甚好!于是我下令道:诸将听令。

拿起了桌上的令牌说:此次由关羽为统帅,陈登为军师,臧霸、戴乾、甘宁为偏将,带兵十万,出征吴郡。

主公不可。

我刚下完令,荀谌和陈登同时反对道。

见到两人一起反对,我也大概知道了我下的命令有问题了,于是问道:为何?陈登出列道:主公,徐州之兵,一共只有十六万。

除去各地郡兵,可调动之兵不过十一万,而寿春袁术正对徐州虎视眈眈。

如今征讨吴郡,却出兵十万,岂不给袁术以可乘之机。

望主公明鉴。

正是,此次出兵吴郡后,袁术贪婪,必定会出兵攻打徐州。

因此徐州需留一定士兵加以守护。

一边的荀谌也说到。

如此,确为备失查也。

只是需带多少士兵方能顺利攻下吴郡?我把目光看向了军师陈登。

陈登道:六万便可。

如此,出征军队改成六万,其余众人随我留下防守徐州。

我更改命令后道。

第二天,我在城门口为他们送行。

剩下的就是等待他们凯旋归来和可能的袁术的进攻。

因为在广陵的陆战没有甘宁的份,于是他迅速赶到长江上他的船队驻扎的地方,打算在江上有一番作为。

而另一边的关羽,带着六万大军直逼广陵郡里的严白虎大军。

几天之后,关羽就轻易地找到还在广陵做乱的严白虎军,而面对绝对地优势,关羽在广陵郡把老骚扰的军队围住了,还在渡口沙头镇准备渡河的船只。

因为水路被甘宁切断了,因此他们得不到从吴郡运来的补给,只能在广陵以战养战了。

不过他们几乎是月月都来抢,而广陵有是我重点发展农业的地方,因此防备兵力比以前大多了,这让他们根本就抢不到什么,现在又被关羽大军围困,没几天就受不了投降了。

在军营内,陈登审问了这些俘虏,得到了个令人咋舌的消息:这些来广陵抢劫的士兵是严白虎的士兵没错,不过他们来却没有得到命令,也就是说这群人是擅自行动的。

等继续问下去,才知道严白虎的军队里,绝大部分的粮响是发不全的,只有少数几支部队有足够的粮响,其他部队就要自己想办法了,而在长江沿岸的部队,一般都是把目光盯着广陵郡。

而且最夸张的是,这些抢来的粮食,居然还要上缴一部分。

这让陈登暗自摇了摇头。

然后问了他们严白虎部队分部的情况,得到的回答也十分另人意外,只有少数几支部队是常驻吴郡的,其他部队根本没有固定的防区,基本上都在为补全粮草而努力。

随后陈登又问了一些别的问题,不过得到的都是一些没用的消息,就挥手让人把这些俘虏带下去,自己在那想对策了。

几天后,关羽准备好了渡河船只,六万大军在甘宁的护送下登陆到吴郡的土地上,开启了吴郡战役。

而另一边,果然如二人所料,寿春袁术见关羽带大军远征吴郡,以为徐州兵力空虚,自己为主帅,纪灵为大将,张勋、桥蕤、陈纪、雷薄、陈兰、韩暹、杨奉、李丰、梁刚与乐就为手下战将,起大军二十万,诈称四十万,分兵三路攻击徐州,可以说袁术此次是顷其全部实力,就是想把徐州拿下。

接到这个消息,我一边暗叹荀、陈二人有先见之明,如果此次关羽真带走十万士兵,我想守住徐州就十分困难了;一边下令让手下在议事厅集合,共同商讨退敌之策。

在议事厅内,首先传来了张飞那超级大嗓门:袁术这斯,尽敢来打徐州,大哥,给我一万军马,我定在袁术大军内冲个三进三出。

翼德勿急,先分析下敌军的战术,到时候有你发威的时候。

我说到。

我手下的文官,在战略问题上,只有荀谌和陈登有发言权,其他人基本上是专精政事,对军务都不怎么了解。

现在陈登随关羽远征吴郡,身边只有荀谌了。

荀谌见众人把目光看向他,便轻咳了声道:主公,据前线战报,袁术大军有四十万,不过谌以为,最多不过二十万。

而徐州境内,除去二将军带走的六万大军,再把各地郡兵集结到前线,还有十余万人,再加上几位将军的武勇,退袁军并不难。

听到他这么分析,我点了下头,也没插嘴打乱,示意他继续分析下去,而我心里则长嘘了口气:荀谌会这么轻松地说,可见他能阻挡住袁术大军,这也让我安心不少。

看到我肯定的目光,荀谌也就继续说道:尽管此次袁术起二十万大军来犯徐州,却分兵三路。

此三路大军,在谌看来,皆可轻易破之。

哦?友若有何妙计可破袁术大军?我问道。

而其他人也在拉长着耳朵听着。

袁术兵分为左、中、右三路大军,左、右两路大军不过五万余人而中路大军不过十余万人。

中路大军欲取道下邳进攻彭城,而路上必然经过灵壁县,遣一将带兵死守灵壁,挡住中路军前进即可。

张勋领左路大军欲取道沛郡进攻彭城,可集中兵力优先破之。

而陈纪领右路大军直取广陵郡,可遣一将,在广陵郡外拖住敌军,再遣甘将军由水路上岸袭击敌军粮道,假以时日,不战自溃也。

如此,分而破之,中路大军必然胆寒,必然退却。

何况袁术乃尽起寿春兵马,如今张绣据宛城,而南边扬州牧刘繇因袁术才把治所搬往长江以南之曲阿,如今只需派两人前往说之,再在寿春散步谣言,袁术大军比不能长时间在徐州做战,到时必然退去。

如此甚好,就依友若之记。

谁可守灵壁?末将愿往。

李通同时说道。

见到李通要去,于是我下令道:李通听令,予你一万五千兵马,另下邳之兵我亦会调去,汝定要守住灵壁。

如若灵壁不可守,可退至下邳防守。

得令,请主公放心,通必保灵壁不失,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李通说道。

李将军不必这样,如若将军战死,中路将无人可守,这令备如何能安心,所以李将军必定要保重身体。

过了好久,李通才说道:得令。

而后,我又说道:右路大军谁可与我挡之?末将愿去。

另一边陈到说到。

嗯,陈到听令,予你一万五千兵马,另广陵郡兵也一并交予你,务必把袁术大军挡在广陵郡外,不能让他们破坏屯田进程。

得令。

两位将军切记,此次不求杀敌,抵挡便可,待袁术退兵,汝二人当居首功我又说到。

二将点了点头道:得令。

那么张锈与刘繇处谁愿前往说之?一旁的孙乾出列道乾愿往。

如此,便由公佑前往。

而徐州事物暂由长文主管,其余众人随我前往沛郡杀敌。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