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通灯更加完备,它不止有红绿指示,还增加了计时、动画、文字等功能,不但明确而且醒目。
目前,已经研制出了能识别车辆的交通信号灯,这种交通信号灯上装有一个信号识别系统,它能根据不同的车辆调节信号周期,根据车流量的大小改变放行的时间。
目前我国北京市的部分路口已经安装了这种识别信号灯,这种信号灯主要是为公共交通服务的,它能够识别公交车。
一般在公交车顶安装信号发射器,相应的灯控路口的信号主机上也配备了接收装置,当公交车行驶到达路口一定距离内,公交车来了的信号就会被迅速传到接收装置进行处理,及时改变路口信号灯或者延长公交车行驶方向的绿灯时间,保证公交车在路口优先通过。
而社会车辆即使走上了公交车道,由于没有发射装置,信号灯也不会识别。
这种信号灯经过试运行后,在不久的将来将装备到更多的路口和城市。
轮胎Tire人物简介约翰?伯德?邓洛普(Bird John Dunlop),英国人,是苏格兰的兽医。
因为看到自己的儿子骑自行车非常颠簸,因此发明了充气轮胎。
发明史话:车轮是人类最古老、最重要的发明之一,是产生古代畜力运输的基础,以至我们经常把它的发明和火的使用相提并论。
而轮胎的发明,则将车轮的性能与应用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促进了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早期的车轮都是实心的。
实心车轮有两个弊端,一是车轮磨损得非常快,特别是木制车轮;二是对路面的破坏比较大,还会使车辆产生剧烈的颠簸,这一点铁质车轮体现得尤为明显。
1846年,英国橡胶商汉考克用硬质橡胶做了一副实心轮胎,套在铁车轮上,使铁车轮的噪声得到了有效减小,车轮的抗震力也得到了提高。
到19世纪70年代,欧洲各地的脚踏车普遍开始使用这种实心轮胎。
但即使给车轮装上了实心轮胎,人们还是难以忍受颠簸之苦。
1887年,苏格兰一位名叫约翰?伯德?邓洛普的兽医给他9岁的儿子买了一辆安装了实心橡胶胎的三轮童车。
小男孩很喜欢这辆车,但老是抱怨骑起来颠得难受。
有一天,邓洛普用一根橡胶水管浇花。
他手握水管,一会儿握紧,一会儿放松,再握紧、再放松。
橡胶的弹性启发了他的思维。
他想:能不能把橡胶管安到自行车的轮子上,以减少车子在行进时的震动呢?他尝试着把橡胶管充上气,替换了原来的实心轮胎。
这下,孩子骑起来果然觉得舒服多了。
邓洛普发明的这种充气轮胎因其极好的平稳性很快便被人们广为使用。
到了1890年,又出现了外胎设计成在内胎充气时可紧紧固定在车轮轮缘内的轮胎式样,大大增强了充气轮胎的实用价值。
1895年,一辆普戈特车装上了这种气胎,并参加了巴黎到波尔多的汽车大赛。
当时别的赛车所装的都是传统铁轮胎和硬胶实心轮胎。
结果可想而知,装气胎的这辆汽车一举夺魁。
到20世纪初,差不多所有的车轮都改换成了充气轮胎。
1892年,英国人伯利密尔发明了帘布。
帘布的发明除改进了轮胎质量,扩大了轮胎品种外,还使外胎实现了模制。
1904年,美国人马特又发明了炭黑补强橡胶,极大地增强了轮胎的抗磨损强度。
帘布和炭黑补强橡胶的发明,为现代轮胎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轮胎外缘的标准化,制造工艺不断得到提高。
如今几乎所有的车辆,小到婴儿车、童车、自行车,大到汽车、战斗车辆,包括飞机的降落架都装上了充气轮胎,充气轮胎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发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