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兽医邓洛普对自行车的发明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把家中花园里用来浇水的橡胶管粘成圆形,打足了气,装在自行车轮子上,然后去参加自行车比赛,居然名列前茅,这一创举很快被效仿,最终橡胶车胎成为自行车最重要的部分。
充气轮胎是自行车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它增加了自行车的弹性,不会因路面不平而震动;同时大大地提高了行车速度,减少了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力。
自行车诞生不久就被人们用到了运动方面,至今已经创造了不少记录。
如今,人们不再单纯地把自行车当做一种交通工具,而是视为运动工具和健身器具,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自行车运动中来了。
邮票stamp作者简介英国邮政大臣罗兰?希尔(Rowland Hill),1795―1879 英国邮政改革家、邮票创始人。
逝世后,被集邮界誉为邮票之父。
发明史话邮票最初的作用是邮政通信。
随着电子邮件的出现,邮票的这种传统功能已有所减弱,但是收藏功能却有增无减。
而邮政当局为了迎合收藏者,特地发行一批批的纪念邮票,甚至一些小国家依靠出售纪念邮票来增加财政收入,比如梵蒂冈、列支敦士登、圣马力诺等。
不管怎么说,邮票,让通信进入寻常百姓家。
邮票的雏形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法国。
1653年,维拉叶奉命在巴黎地区开展邮政业务时,规定寄信人须将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固定在信封上,写明寄信日期,才可以将信件投入街道的信箱。
邮局工作人员收取信件后,撕毁标签,将信件送到收信人手中。
而在英国,也有类似邮票前身制品,如19世纪初的城市信封就是印刷邮票的前身。
19世纪早期,英国的邮资按邮件送递路程和信件纸张数量逐件计算,由收件人支付。
那时,如果一位爱尔兰人收到了来自伦敦的邮件,他需要支付的邮费相当于一位铁路工人月工资的20%。
如此昂贵的邮资,连国会议员都难以承受,百姓更不用说了。
为了逃避邮资,人们纷纷请人代送或者拒收邮件。
因此,英国虽然实行高邮费政策,国家的邮政收入却在逐年减少。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英国邮政大臣罗兰?希尔强烈建议:发行一种邮票,由发信人出钱购买,并将邮票贴在信封上,作为邮资已付的凭据。
于是,英国议会于1840年1月10日采纳了罗兰?希尔的不论远近,信函每盎司均收费一便士的建议,并于同年5月6日发行了首批邮票――印有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侧面像的面值为一便士黑便士和面值为两便士的蓝便士。
这批邮票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具有现代意义的邮票。
而罗兰?希尔被人们称为邮票之父,被英国女王赐予爵士称号。
十多年后,一位英国记者在伦敦的一家酒店准备将写好的新闻稿寄往编辑部,贴邮票时却找不到剪刀。
于是,聪明的记者用一枚别针在一枚邮票的四边扎了一圈小孔,然后将邮票从一大串邮票纸上撕下。
这个场面正好被坐在一旁的亚瑟?享利看到,之后,享利为邮票研制出了打孔机。
从此,邮票有了齿孔。
而我国的第一套邮票是在1878年1月发行的三枚大龙邮票:薄纸大龙、阔边大龙和厚纸大龙。
邮票以龙为主图,并配有祥云图案。
与英国的邮票不同的是,我国的邮票有文字――主图上方是英文的中国,下方是英文的分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