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二战结束后,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因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效用而共同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青霉素是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重要抗生素。
它的成功研制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带动了各类抗生素的发展。
它的出现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
通过数十年的完善,青霉素针剂和口服青霉素已能分别治疗肺炎、肺结核、脑膜炎、心内膜炎、白喉等疾病,大大增强了人类治疗传染性疾病的能力。
胃镜Gastroscope人物简介宇治达郎1919年生于日本,是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的外科医生,由于二战结束后,日本缺乏粮食,胃癌高发,检查难度大,驱使他发明了胃镜。
他一生淡泊名利,成名后离开所在单位去做乡村医生,于1980年去世。
发明史话人类早期医学不发达,食管疾病,胃病常常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主要是早期的检查手段落后,医生无法及早发现患者状况,直到胃镜发明后才真正解决了这一问题。
19世纪,很多医生就尝试发明一种能够照到病人体内的镜子,德国人库斯曼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868年的一天,他在观看杂技时看到吞剑表演者将一支长剑慢慢地从嘴里插了进去。
他的大脑里突然闪过一道灵光,既然吞剑表演者能够把一柄那么大的剑吞进去,是否可以发明一种管子插入食管,来观测患者的病变呢?这样第一台食管胃镜就发明了,这台仪器由一根金属管子和装在末端的透镜组成。
由于当时使用蜡烛照明,光线昏暗,管子虽然插进去了,但无法看清病变的情况,另外金属管还容易刺伤患者食道,因此很快就被弃用。
库斯曼胃镜虽然被弃,但是仍然有人希望有更好的胃镜发明,之后的发明者多数是改进末端镜片装置,有的使用棱镜,有的使用反光镜,但是使用时还是要把金属导管插入患者的食道,这对患者来说非常痛苦。
20世纪30年代,胃镜的研究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德国学者辛德勒和沃尔弗研制成功了一种由软管制作的半可曲式胃镜,它插入容易,影像清楚,尽管如此,用胃镜来给患者诊疗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战以后,日本东京大学的医生宇治达郎开始了胃镜研究。
由于战败,国内缺乏粮食,很多人得了胃癌,限于检查技术的落后,等到打开胃后多数已经到了晚期,只能等死。
为此,宇治达郎决定发明胃镜,他首先从光学镜头着眼,请求和奥林巴斯合作,但是他提出的方案并不受奥林巴斯高层重视。
无奈的宇治达郎只好和几个好友合作,终于在1950年,成功研制出了软式胃镜,人们把它叫做胃内照相机。
它借助一根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医生可以直接观察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的病变,尤其是微小的病变。
胃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真实情况,更可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及细胞学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是上消化道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1950年9月,宇治达郎用自己的发明首次为患者坂本进行了检查,拍摄下21张照片,坂本胃溃疡的病灶清晰可见,该发明大获成功。
宇治达郎发明胃内照相机后七年,美国科学家赫斯科维兹根据玻璃纤维可以导光、集束可导像的原理,研制成功了纤维胃十二指肠镜。
用玻璃光导纤维制成的内镜,柔软、弯曲度大,操作灵活,插入痛苦少;外接强冷光源,图像十分清晰;配合增加活检通道、端部弯曲机构、密封防水等技术,使内镜日臻完善,成为医生诊治疾病的有效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