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5-03-30 17:17:42

您下载的该电子书来自:TXT书库欢迎访问: www.txtsk.com.cn序·海军舰长(1)1298年夏,欧洲海军强国之一热那亚集结兵力准备对最尊贵的威尼斯共和国舰队进行埋伏袭击。

尽管此前双方正式签署了休战协定, 但为了争夺通往东方的海上商路,两国间的海上拉锯战已经持续了数十年之久。

素以足智多谋、骁勇善战而著称的热那亚人在旷日持久的对峙中一直处于上风。

1294年,热那亚人利用将所有战舰连在一起形成的战舰方阵不但粉碎了威尼斯军队发起的进攻,而且还迫使其狼狈逃窜。

第二年,热那亚人又将威尼斯海上商舰击沉,从而最终确立了自己海上霸主的地位。

海战得利之后,热那亚人继续围追堵截直至把威尼斯人逼退到陆地。

1296年,热那亚人在君士坦丁堡大肆屠杀威尼斯战俘,给世人留下了贪婪且凶残的印象。

但威尼斯人并没有因为遭到这一连串的打击而一蹶不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又重整旗鼓。

勇敢的威尼斯海军司令指挥着军队再次袭击热那亚舰队,挑起了两个不可一世的城邦共和国之间著名的库尔佐拉战役。

在新任海军司令兰巴·多里亚的指挥下,拥有88艘战舰的强大的热那亚海军很快便借着周围的有利地形,顺利停泊在靠近突尼斯的温暖水域,并企图通过守株待兔的方式来诱惑威尼斯舰队进入他们的埋伏圈。

但是精明的威尼斯人并不上当,无奈的热那亚人只能靠偷袭取得一些小小的胜利。

双方僵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多里亚司令终于失去了耐心,他指挥热那亚舰队北上进入了威尼斯湾。

由于北上途经城市实际上都在热那亚人的掌控中,所以热那亚舰队在沿途没有遭遇较大规模抵抗的情况下,在距离威尼斯城东南四百多英里的库尔佐拉海岸附近抛锚停靠。

不久,热那亚军队遭到一场暴风雨袭击,导致六艘战舰受损。

待天气稍稍好转,热那亚人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在岛上大肆烧杀抢掠,以此来羞辱躲藏起来不肯迎战的威尼斯军队。

1298年9月6日这天,天气异常闷热,威尼斯皇裔安德列亚·丹多洛亲自指挥的一支由96艘战船组成的舰队突然在浓雾中出现。

威尼斯战舰外形酷似巨大的贡多拉,整个舰体轻盈纤长,航行时灵活且速度快,靠居于舰身两侧身强力壮的水手来划行。

即便在波涛汹涌的海浪中航行,这种战船也能迅速调转方向驶向迎面而来的敌人。

但是由于船桨只有在海水较浅区域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所以威尼斯战船吃水很浅,仅不足三英尺。

此外,战船上的条件也很差:士兵们活动空间狭小,由于搭载能力有限,船上仅能装载一周的生活物资,所以士兵们的给养非常有限。

为了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威尼斯舰队通常只在夜间发动进攻,并设法在不超过三四天的时间内尽快完成战斗任务。

内心充满复仇怒火的威尼斯人将这些纤长的战船停靠在岸边,准备随时向热那亚舰队发动进攻。

这支舰队中就有三年前刚刚从中国归来的马可· 波罗的一艘战船。

44岁的马可是这次海战中最年长的参战者之一,他也是所有人中游历最广的一位。

拥有威尼斯贵族头衔的马可自己出资打造了他的战船,并请富有经验的水手掌舵。

在围攻过程中,这位从17岁起就周游世界的旅行家泰然自若,信心满怀,大展所长。

参加库尔佐拉战争,为马可赢得了很高的赞誉。

在此之前,他的威尼斯同乡曾一度怀疑过他的中国之行。

序·海军舰长(2)安德列亚·丹多洛率领威尼斯士兵绕到库尔佐拉岛背后,下令士兵在此登陆并迅速隐蔽起来。

双方停战期间,热那亚统帅多里亚在大致估算了威尼斯舰队的规模后,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威尼斯人之所以迟迟不肯迎战,是因为担心自己根本不是实力强大的热那亚舰队的对手。

但第二天早晨,也就是9月8日星期日清晨,威尼斯人突然穿过库尔佐拉岛直逼热那亚兵营。

此时,多里亚正迫不及待地想和威尼斯人进行正面交锋,于是他指挥部下从水上和陆地同时迎战:陆地上弓箭遮天蔽日,海上战船激烈碰撞引发了大火。

双方的战斗很快进入白热化。

有一天,就在多里亚带着儿子奥塔维奥巡视战场的过程中,突然威尼斯人射来的一支箭直中奥塔维奥,他跌倒在父亲的脚下,顿时丧命。

战舰上所有人都对多里亚深表同情,但遭到了他的回绝。

把我儿子的尸体抛入海中,他命令道,这将是他最好的归宿。

借着有利的风势,威尼斯人在丹多洛的指挥下很快占据了主动权,共俘获了十只热那亚战船,就在他们为这次胜利而欣喜若狂时,自己的战船却不幸搁浅了。

之后长达四十九小时的激战使威尼斯人精疲力竭,最终束手就擒。

在这场战斗中,热那亚人总共俘获八十四艘威尼斯战船,他们将其中一些击沉后,又在岸边焚毁了剩余船只。

曾经不可一世的威尼斯舰队此次伤亡惨重,最后仅有为数不多的战船侥幸逃脱。

热那亚军队在这场战斗中一共俘获八千名威尼斯战俘,这在当时是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因为威尼斯总共不过十万人口。

在与热那亚人长达数十年的战争中,这是威尼斯人所遭受的最惨重的一次打击。

这次失利让威尼斯统帅丹多洛感到羞愧难当,他命人将自己绑在旗舰的桅杆上,然后便不断地用头撞击桅杆,直至脑颅破裂而死。

热那亚人清点完俘获的威尼斯战船,不禁为这次的胜利和好运气而欣喜不已。

而数千名不幸的战俘中,就包括威尼斯贵族马可·波罗。

随后四周,热那亚舰队与俘获的船只一同朝南行驶一段时间后,又向西绕到意大利的东北部,最后向北行驶,于1298年10月6日抵达热那亚。

马可·波罗的战船最先被拖进了海港,船帆在风中飘舞,战旗歪歪斜斜地挂在桅杆上,而它的舰长此时已沦为身戴镣铐的战俘。

据有关记载,马可·波罗一上岸便被热那亚人关进了监狱。

羁押战俘的这座监狱气势宏大,建筑所用的石材都是热那亚人从位于君士坦丁堡的威尼斯领事馆里偷来的。

此外,作为建筑装饰用的石狮全部按威尼斯城的石狮样子雕刻。

狮子在威尼斯是权力的象征,所以热那亚人的这种做法似乎是在向世人宣告他们已经征服了威尼斯。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座监狱称得上是热那亚人强大军事力量的见证。

威尼斯人震惊的同时也被这种轻蔑的行为所刺痛,他们声称战俘在热那亚监狱吃不饱饭,而热那亚人却坚持说他们对战俘始终以礼相待。

外人谁也说不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也许真相介于两种说法之间。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威尼斯战俘在监狱里可以自由行动,甚至可以托人从家里取来奢侈品享用。

像马可·波罗这样的重要战俘,一般都被关押在条件较好的单人牢房,他们所使用的床帐是用非常华美的织物做成的,而且还有仆役侍奉左右。

牢狱生活并不像外人所想象的那么残酷,但的确是枯燥乏味。

序·海军舰长(3)威尼斯舰长的身份使马可·波罗在狱中一直受到优待,所以长期的牢狱生活并没有让他一蹶不振。

相反,他所讲述的亚洲之行的奇闻轶事很快使他在监狱上下,甚至整个热那亚都名声大振,其实早在被俘前,马可的亚洲之行在威尼斯就早已是妇孺皆知了。

马可特别善于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并以此来改变境遇。

他凭借着自己在蒙古帝国和印度生活期间培养的生存能力,想方设法去迎合周围人的猎奇心理,很快便引起了大家对他的关注,就连热那亚人也因此给了他很高的待遇。

最早撰写马可·波罗传记之一的中世纪学者赖麦锡在自己的书中提到:全热那亚城的人竞相来狱中探望马可,希望能有机会与他交谈。

没人把他当作战俘,相反却看作是一位值得尊重的绅士。

大家都非常喜欢他,所以每天都有人带着生活用品来监狱探访他。

牢狱生活使马可远离了世俗的约束以及生意上的烦恼,他很快成了一名传奇故事家。

他给大家讲述自己的历险故事,并津津乐道于中国元朝的创始皇帝忽必烈汗的传奇故事,他还声称自己曾亲眼见过忽必烈。

赖麦锡写道:看到大家对中国蒙古大汗的故事如此感兴趣,于是马可便每天一遍又一遍地讲给他们听。

就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提议马可把这些故事写下来。

就在日复一日的讲述使马可感到身心疲惫时,他遇到了鲁斯蒂谦。

鲁斯蒂谦是一位专门撰写亚瑟王传奇故事的作家,深得英王爱德华一世赏识。

他是在1284年8月6日,热那亚与比萨两国发动的梅洛里亚海战中被俘的,在这场战争中比萨遭到了严重打击。

鲁斯蒂谦一直想找到某种方式来打发无聊的牢狱生活,威尼斯人马可亚洲之行的奇闻轶事使他眼前一亮。

在当时大多数欧洲人心目中,忽必烈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统治的蒙古帝国是一个非常野蛮,险象环生的王国。

而现在鲁斯蒂谦面前的这个人,不仅见过和了解忽必烈本人,而且还曾在忽必烈汗朝中为官,并游遍了亚洲。

用鲁斯蒂谦的话:马可在忽必烈汗朝廷为官的十七年间,经常奉命外出执行公务。

而马可每次都会不辱使命,给忽必烈汗带回各国的信息,所以大汗非常赏识他。

忽必烈很欣赏马可的办事能力,对他恩宠有加,以至于朝中其他官员对马可心存嫉妒。

马可游历甚广且善于观察,所以他有着非常丰富的阅历。

在热那亚狱中,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战俘时常会编写一些故事作为消遣,所以监狱似乎是一个云集了贵族作家和准作家的文学领地。

在这些人当中,思维敏捷的鲁斯蒂谦更善于用历险、传奇和战争素材编写故事来迎合贵族读者的阅读兴趣。

鲁斯蒂谦意识到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将会是他一生中所能听到的最好的故事。

于是他立刻找到马可,怂恿马可与他共同创作一部伟大的游记。

因为牢狱生活的沉闷乏味,鲁斯蒂谦对自己这一举动的解释是:我不想成天无所事事,觉得应该把这些故事写下来以飨读者。

马可善于利用逆境,为自己传奇的一生增添色彩。

现在让自己的传奇经历被世人传颂的机会终于来到了,他托人从家中取回过去的笔记,立刻与拍档开始了游记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