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人间天堂(6)

2025-03-30 17:17:46

与其他被征服的城市一样,蒙古人的生活方式也影响到了京师人的生活,比如说,当地的货币就被蒙古纸币所取代。

马可曾亲眼见过制造纸币的全过程:把桑树皮的最里层取出来叠放在一起后,裁制成大小统一的钱币,不过,裁好的钱币上必须盖上大汗的玉玺和印章之后才可以正式流通,用来购买物品。

蒙古人占领京师城后,在城区中心地带修建了一条具有蒙古特色的道路,马可解释说:这是因为蒙古信差骑的马在铺过的路面上无法快跑,所以大汗特地让人在马路一侧,修建了一条专供信差通行的道路。

在街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骑着马的信差穿行在各种交通工具之间,有时在街上还能看到可供六人乘坐的挂着帐幔和丝质软垫的长马车。

被蒙古军占领后,京师城里一切照旧。

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军事技术远不如商业、文学、戏剧、诗歌、绘画、手工业和慈善事业重要。

蒙古人带着强烈的征服欲来到京师城后,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对此他们做出的反应非常矛盾,但也不难理解:一方面蒙古人想通过武力来压制这种文明,另一方面又极力想去仿效,以使自己达到同样的文明程度。

蒙古人的这种做法促进了被占领区社会文明与经济的繁荣发展。

对马可而言,行驶在西湖上的各种小船和驳船,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

这些平均长度为十到二十步长的船只,一般可以搭载十到二十甚至更多的人。

船面宽敞而又平坦,行驶起来非常平稳,很少左右颠簸摇晃。

西湖美丽的风景源自于数百年来精心的维护。

整个湖区面积约有九平方英里,湖水只有九英尺,不算很深。

但它是整个京师城的焦点,融汇了中原美景的精髓。

西湖的美景为艺术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创作出了无数的艺术精品,因此,人们将其奉为民族瑰宝,认为它代表着一种民族精神。

为了确保西湖的清洁和安全,官府严令禁止往湖中倾倒垃圾,也不允许在湖中种植任何像荷花或菱角之类的水生植物,而且湖上还有巡逻的士兵,以防因有人往湖中倾倒杂物而污染湖水。

马可和游客们乘坐西湖上的游船缓缓远离了岸上拥挤的城市,群山向他们徐徐逼近,眼前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游人的目光不时地被若隐若现的雷峰塔所吸引,这座高达170英尺的八角形佛塔似乎能将游人引向天堂。

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为京师城的老百姓和来到这里的游人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游玩之处。

马可说:游人带着家眷或邀三五好友,乘坐游船在西湖上游览。

游船上一般都配有漂亮舒适的座椅、桌几以及可供游人设宴款待宾客所需的一切物品。

从马可的描述来看,西湖上的游船类似于威尼斯运河上那些雅致的贡多拉,不过相比之下,前者则更为宽敞和奢华。

西湖上的游船都是带顶篷的,由站在宽敞而平坦的甲板上的船夫撑着划竿掌握前进方向,西湖水只有两步多深,所以划竿可以直接插入到水底。

游船上绘制着各种美丽的彩色图案,船上的游客从开着的窗户向外看,可以尽情饱览西湖两岸迷人的风景,西湖的美景令所有人陶醉。

对于马可和他的欧洲读者来说,普通百姓也可以寻欢作乐的这种观念让他们耳目一新。

马可笔下刻画出一副全城尽欢的场景:在西湖上,随时随地可以看到各种游船。

京师城的老百姓喜欢干完活或忙完生意后,带着家眷或心仪的女子在西湖上尽情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