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马可还了解到更多佛教和基督教之间相同的教规。
和基督教圣人一样,所有的佛也有自己的节日,佛教徒每年都会在这些特殊日子里举行仪式和庆典活动。
马可觉得似乎世界上所有宗教和世俗的东西彼此间都是融会贯通的,他对此感到既困惑又欣喜。
欧洲人始终无法相信马可对佛教寺庙规模的叙述。
马可说有些寺庙可以容纳两千名僧人,按照习俗,身穿僧袍的僧人们要在寺庙中供奉佛像。
僧人们和普通人不同,都是光头,而且不留胡须。
他们点燃香烛,集体颂经为佛举行隆重的法会。
但是,寺庙之外的世俗社会却是一片混乱。
马可说:当地男子可以娶三十房妻子,一般情况下,结发妻子的地位最高。
如果觉得哪个妻子人老珠黄或者不称心了,就可以把她休掉,迎娶她的姐妹或其他人为妻。
男人们还可以将自己的堂姐妹或表姐妹纳为妻室,除了自己的生母,甚至可以娶自己父亲的妻子,也可以娶兄弟或其他亲戚的妻子。
马可很反感这种奇异的婚俗,认为他们就像一群不讲理法的禽兽。
佛教徒清苦的生活与普通人的声色犬马形成了鲜明对比。
马可说,按照习俗,佛教徒必须禁欲。
他们禁绝任何享乐,而且只吃最简单的食物,平时就主要靠吃麸皮为生。
一年当中还要有很多次斋戒,斋戒期间除了水和麸皮什么都不吃。
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诵经,过着一种让人难以想象的清心寡欲的生活。
因为佛教徒不能娶妻生子,所以他们享受不到任何家庭的关爱和温暖。
他们平时穿的是用最普通、最粗糙的麻布做成的黑色和蓝色的衣服,而且就睡在非常坚硬粗劣的席子上。
佛教徒过着世界上最艰苦的日子,马可对他们没有表示钦佩,反而觉得有些无奈。
讲完佛教徒的事例后,马可又讲述了另外一种他认为极其矛盾的现象:火葬。
在马可看来,这个与欧洲截然不同的风俗是当地居民充满矛盾的人性的表现。
他发现当地人相信人有灵魂和来生,而且举行葬礼时必须要让占星师按照死者的生辰八字算出火葬和下葬的时间。
经过仔细推算后,占星师会告诉死者的亲属,死者属于哪个星座,可以在哪天的什么时辰下葬,但这样一来,下葬的时间很可能会被安排在一周,甚至几个月之后。
在此期间,家属必须妥善保存尸体,而且吉时到来之前,任何人都不能轻举妄动。
按照占星师的要求,死者家属要用很厚的木板做一口棺材并且刷上油漆,最后还要用沥青和石灰将其密封。
尸体则要用樟脑和其他香料熏过之后,再用丝绸包裹起来,这样一来,尸体就不容易腐烂了。
尸体停放期间,家属在家中要为死者准备馒头、酒和肉,就和死者活着的时候一样。
在送葬前,所有人都不得违背占星师的意图,否则会遭到报应。
当尸体从家中抬走送去火化的时候,家属要用藤条或竹竿做一个小房子,而且要视家中经济情况,用绸缎和金银包裹,放在路中间。
当送葬队伍经过这个精心装饰过的房子时,要把棺材停放在房子的亭台下面,并在棺材前摆上酒和肉,据说这样做是为了给死者的灵魂补充体力,因为灵魂还要看着尸体被焚烧。
当地的另外一个对死者的来生有利的风俗也引起了马可的关注。
死者家属要用树皮制成的纸剪出一些小人,有男有女,身上写上亲属的名字,而且还要剪一些马、骆驼、羊和其他牲畜以及拜占庭币一样大小的纸钱,这些东西要和尸体一起烧掉。
人们认为,这些物品可以保证自己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里有可供差使的男仆女婢,也有可使用的马和钱了,而且烧得越多,亲人在另一个世界就会生活得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