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秘史》中的有些场景仿佛为读者翻开了一部西部传奇:洪荒的背景中,时时上演着一些偷盗马匹、激烈的讨价还价以及充满了奸诈与英雄气概的故事。
因为这本书描述了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故事,所以不论是马还是猎鹰,每一个事件与话题似乎都能引起蒙古人的共鸣。
该书还简明扼要地讲述了成吉思汗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冲突:首先讲述了手足间的冲突,然后扩大到部落间的冲突,直到后来他征服所有的对手完成统一大业。
《蒙古秘史》还讲述了成吉思汗小时候与自己的同母异父兄弟为一条小鱼而引发的一次争斗。
他们高贵的母亲看到此景,怒斥道:住手!兄弟之间为何要如此相待?为什么你们不能团结一心?你们赶紧给我住手!铁木真和他的同伙弟弟哈萨尔给母亲抱怨说:昨天,我们用角箭射中的云雀就被他们抢走了。
今天他们又是这样,我们怎么可能与他们和睦相处呢?话一说完,兄弟俩便冲出蒙古包,骑上马去找盗贼兄弟寻仇,后来,他们用箭射伤了曾欺负过他俩的那帮兄弟。
回家后,他们的母亲非常生气,把他俩比作野兽,哭诉道:你们两个害人鬼,简直像没出娘胎就想咬人的野狗,山间袭人的猎豹,不能控制自己的狮子,扑咬自己影子的矛隼,撕咬自己孩子蹄子的母骆驼,这种坏事你们肯定也能干得出。
要知道在这个世上,除了自己的影子,我们没有其他朋友;除了那些羊尾巴,我们没有别的肉吃。
她的最后一句话一语双关,一方面是在指蒙古人赖以生存的大尾羊,另一方面也是暗指一种骨肉亲情。
在这位令人敬畏的母亲的严格管教之下,铁木真懂得了与人合作的道理,最终他统一了各部落,结束了蒙古历史上部落间不断自相残杀的局面。
他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为蒙古帝国带来了和平与稳定。
蒙古人深信成吉思汗是上天派来的,所以成吉思汗死后,他又重新回到了自己天上的家,但是他在地上的王朝却留了下来。
然而,他的孙子忽必烈出生时,却远没有他的祖父那般荣耀,也许这对忽必烈来说也是一种优势,可以使他免遭奸人暗算。
忽必烈之所以能称汗,并不是因为他是成吉思汗指定的皇位继承人,而是他的机智聪敏使他最终力克群雄,一举登上蒙古大汗的宝座。
有个叫海都的年轻可汗曾给忽必烈带来很大的威胁,马可提及此事的时候,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尽管他俩是堂兄弟,但海都一刻也没让我省心,原因很简单,海都一直奢望能得到忽必烈汗的半壁江山。
忽必烈汗给他的答复是:如果海都承诺,每次召见他的时候,都能如期而至,那么忽必烈汗就答应他的要求。
但海都担心忽必烈汗会把他杀死,所以严词拒绝了忽必烈汗的建议。
1266年,海都偷袭了忽必烈汗帐下的两位信奉基督教的亲信大臣,结果导致了一场先后有二十万骑兵参加的激烈战斗,最后海都获得了胜利。
马可说,这次胜利之后,海都变得更加有恃无恐了。
几年之后,海都的势力逐渐壮大,并对忽必烈构成了直接威胁,他率领数十万骑兵直逼蒙古首都哈拉和林,一场战争一触即发。
按照蒙古人的习俗,在战场上,交战双方都要擂响战鼓,等战鼓敲响之后,就开始弹奏两弦琴,唱歌取乐,等待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