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蒙古秘史(8)

2025-03-30 17:17:43

大量使用的溢美之词显然是出自马可之手,而不是鲁斯蒂谦的一贯风格,有钱人和贵族穿金戴银,袍子下面还穿着貂皮、狐皮和其他各种各样华贵的裘皮,他们身上的饰品和带有裘皮裹边的袍子非常华美,价值不菲。

马可还告诉读者,蒙古人喜欢随身携带各式武器,有弓箭、镶有饰物的宝剑、长矛和板斧,但武士们最喜欢带的还是弓箭,从小就与弓箭为伴的蒙古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弓箭手。

他们身上穿着经过特殊处理的水牛皮或其他皮革做成的皮甲,非常结实耐用;他们性格刚烈,作战时非常勇猛,完全将生死置之度外,这一点往往令欧洲人闻风丧胆。

马可近距离观察了这些蒙古武士:他看到了他们坚韧的目光,闻得了他们浑身散发的酸马奶的味道,他对他们崇拜得如痴如狂。

尽管蒙古族人口并不多,他们没有一个共同的宗教信仰,而且也没有使用一种通用语言,但是他们却征服了整个亚洲大陆。

从理论上讲,他们似乎根本无法完成这一宏伟大业,但事实是他们做到了,而且是在短短几年之内。

马可认为其根本原因早已明白地书写在蒙古人的日常行为中了:他们一心一意效忠于自己的君主,比起欧洲人,蒙古人的性格更为坚韧,适应能力也更强。

他们对于征战的态度简单而又直接:那就是永远打下去,并且每个人都会全力以赴。

历史学家大卫·摩根说: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种事情简直不可思议。

蒙古军由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组成,就如诸瓦尼所说的,蒙古军是一支由农民组成的军队,但是任何时候只要一声令下,不论身份地位,也不论年龄,所有人会迅速集结起来转瞬成为剑客、弓箭手和枪手。

蒙古人的这种高度的凝聚力给马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面对困难,蒙古军表现得比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都勇敢。

如果需要的话,他们一走就是一个月,除了带上必不可少的马奶和自己打来的猎物,其他任何多余的食物都不会带,有时候甚至会两天两夜都不下马。

马可毫不掩饰自己对蒙古英雄们的崇拜,他们是世界上最敢于担当的士兵,他们会设法克服一切困难,即便食不果腹也不会有任何怨言,他们似乎天生就是为了行军打仗。

年轻的威尼斯旅行家认为这种艰苦而充满活力的生活是一种权力和自由的体现,也正是他长期梦寐以求的。

正如马可反复提到的那样,蒙古军的规模令人震惊,参战的鞑靼贵族一般都会率领一支十万人的骑兵,这在欧洲绝对是一个闻所未闻的数字。

虽然蒙古骑兵人数众多,但他们始终遵循一种非常简单的管理原则:每十人,百人,千人,万人中设有一位首领,必要时统帅们只要和手下的十个人进行协商就可以了,而由此形成的指挥链中,每位首领也只需要向他的上司汇报自己手下的十个人的情况。

这样一来,一旦蒙古军准备发动袭击,他们完全可以不必大动干戈,而只是根据需要调用适度的兵力就行了。

此外,蒙古军还拥有一个复杂的间谍网络,其主要任务是在大军开拔前,侦察前方的道路,这样后面的大队人马就不会遭到敌人伏击了。

马可还透露了一些蒙古武士们的生存办法。

马可说,蒙古骑兵主要以马奶为食,大概每人有十八匹马,所以途中一旦有哪匹马累了,可以立刻替换。

士兵们不带什么别的食物,就带着一两个用来装马奶的皮囊。

另外,每人还带着一个专门用来煮肉的陶罐。

如果行军途中无法带肉的话,他们就去捕猎。

满载而归的士兵们会把猎物的肚子掏空灌上水,然后把要煮的肉切成块放进猎物肚子里,放到火上煮。

等肉煮熟后,他们可以把肉和‘煮肉的锅’一起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