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打仗时,蒙古武士们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有时候他们一连好多天不做饭甚至不生火。
遇到特别危急的情况,他们不得不刺破战马的静脉,靠喝马血保命。
他们还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食用马血的方法,就是将马血冷却凝固,觉得饿的时候,就把它放进水里溶化再饮用。
他们还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像糨糊一样坚硬的干马奶:将马奶煮沸后,把浮在上面的奶油撇掉,盛到另外的容器里做成黄油(之前,因为马奶里面含有油,所以是不会干的),然后再把撇除黄油的奶放到太阳下晒干。
每次出征的时候,武士们会在自己的皮囊里装上约10磅重的干奶,吃的时候掺点水,就是一顿早餐了。
实际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蒙古人的食物种类繁多,而且非常精致,其营养和数量远远超出了武士们的身体所需。
传统的蒙古饮食包括一些很有特色的汤类,如,羊骨架汤(将大约30个羊骨架放进一个大桶里煮,煮到水剩下原来四分之一的时候,撇掉表面的浮油,倒掉残渣,即可食用);沙枣汤(选用一只羊腿,加入五个豆蔻和一些去皮的雏豆。
加水煮沸过滤后,再加入沙枣、切成薄片的羊腿肉、大白菜还有荨麻叶);还有一种用黄油和羊肉做成的食物,具体做法是:选用上好的羊肉、羊油、羊尾、橘皮、生姜,加入盐、酱和香料,搅拌均匀。
在制作黄油皮的时候,需要加入菜油、米粉和小麦粉。
受土耳其人饮食的影响,面条也进入了蒙古人的食谱中,他们通常喜欢吃清汤面,里面配着羊肉、鸡蛋、羊肠、蘑菇,并以生姜、辣椒、盐和醋为佐料。
马可在蒙古帝国看到面条时,没有感到太意外,因为早在他开始东方之旅前,这种食物已经沿着丝绸之路,以土耳其为中心向周边地区传开了。
因此,马可·波罗没有把面条介绍到意大利,在他之前早已经有一位无名氏将其介绍到了意大利。
马可不得不承认,蒙古人是军事策略方面的大师(当然他是指在陆地上,而不是海上),他这么认为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残暴和冷酷,而是因为他们的确具有敏锐的战略眼光。
如果汉人和欧洲人获悉蒙古人在战场上取胜是采取追击和溃逃并用的方法时,一定会感到诧异,但蒙古人并不会因为自己临阵脱逃而感到耻辱。
他们常常会假装逃跑,将敌人诱到沟边或是悬崖边,然后将其包抄,再用箭把他们射死。
马可说,敌人看到蒙古军开始溃逃时,会误认为已经打了胜仗,草原勇士们便趁机重新集结起来,放出沾有致命毒药的箭射杀敌人的战马后,再杀个回马枪,把那些业已阵脚大乱、疲惫不堪的敌人赶尽杀绝。
马可在讲述这些故事的同时,他也不无遗憾地提到那种纳粹的蒙古武士式的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能是因为受到宗教信仰习惯的影响,现在的这些蒙古武士已经逊色了很多。
马可所指的宗教信仰主要是指正在迅速传播和发展的佛教及伊斯兰教。
蒙古人的法令相当严明,甚至有些野蛮,如果有人企图用利器攻击别人,无论是否击中,哪怕只是想恐吓一下对方,也会被施以砍手之刑。
马可说,凡是伤及他人的人,会被罚受同样的伤。
窃贼会受到杖责,而且至少七下,如果偷了两件东西,就要打十七下,三件则是二十七下,依此类推,每多偷一件东西增加十下,有很多人最后会死于棍下。
如果有人胆敢偷别人的马或者牛(蒙古人给自己的牲畜身上都会打上标记),那么最终肯定会死于棍杖之下,有时候甚至会被劈成两半。